河西路的“商业”往事(续)
2016-11-21高宁
高宁
形形色色的个体手工商业
如果把河西路看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那么,就它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自身的“商业”实力,它的“招商”能力还是很强的,引来的“外商”也五花八门。
糖老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阳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糖老者的。把糖熬化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小玩意:鸡狗牛羊、小人、孙悟空、猪八戒……既可玩也可吃,只要糖老者“云游”到河西路,糖摊子一摆,周围顿时聚满了小孩。糖老者不光带来了让小孩们爱不释手的糖八戒、糖悟空,更将他那插科打诨的神态和诙谐风趣的语言,让河西路充满了阵阵笑声。
与其说是在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在说笑逗唱,表演单口相声的糖老者,对孩子们来说,就像一个快乐的使者。
叮叮糖:这是一种用麦芽加糖熬制,经过反复拉伸而制成的十分粘牙的糖,它制作简单,不需要包装,弄成颗粒后随便用个容器一装,就可上街了。卖糖的人一声不吆喝,两块钢板敲出近似于“丁——丁——糖”的音调,于是,河西路的小孩就知道卖丁丁糖的来了。糖是小孩天性中的最爱,对于连几毛钱一斤的普通水果糖都买不起的家庭来说,买便宜的丁丁糖,就是满足孩子吃糖愿望的最佳选择了。
“丁——丁——糖”,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音乐,却是囊中羞涩的妈妈们最不愿听到的声音。
补碗匠:补碗匠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副木挑担,补碗的工具摆放在挑担两头的抽屉里:巴掌大的小弓,针尖大的钻头,大小不同的铜钉,小锤、镊子、夹钳、挫刀、钻子……一应俱全。现在打碎一个碗,扔了。过去不同,得补好继续用——没有更多的钱再买一个添上,于是就有了补碗这个行当。经常在白志祥家门前看见补碗匠在做活,只见他将碎片拼成一只整碗,用草绳固定,接着在接缝处钻一排眼,把铜钉嵌进去敲实,最后在裂缝处抹上釉泥给粘起来。一只碗就这样补好了。
没有金刚站,却敢揽瓷器活,至今我都不知道,补碗匠是用什么在瓷器上钻眼的?
收破烂的:只要一听到“破—铜烂铁—收来卖—噢”的吆喝声,家家都会翻箱倒柜,牙膏皮、橘子皮、破布头、烂铁锅、空酒瓶、鸡毛鸭毛、旧书旧报……凡是能搜出来的废旧物品,一股脑地抱给收破烂的,卖几个钱补贴家用,哪怕是几毛钱,也算是家庭预算外的收入。所以,那时候的家庭主妇最欢迎的就是收破烂的了。
卖小豆汤的:如果说收破烂的吆喝声仅仅是语言的一种简单艺术化,那么,“卖——小豆汤、豆豉颗、四季豆——米”的吆喝声基本上旋律化了,它完全就是一段曲谱,而且还很好听。听听:
· · · · · · · ︵ ·
3 - 2 1 2 1 6 1 4 5 4 2 2
卖这种小菜的都是女的,天天这么唱,不优美都不行;听着这么动听的歌,不买都不行。这真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实际上,她卖的小豆汤、豆豉颗、四季豆米还真好吃。
磨刀的:“磨——剪刀嘞——戗——菜刀!”这是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吆喝声,来自那个年代看了又看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不同的是,贵阳人说“剪刀”而从不说“剪子”,那是北方人的说法;另一个不同的是,舞台上的吆喝抑扬顿挫、雄壮有力、气吞山河,而生活中的这种吆喝平淡无奇,了无个性可言,如果是个没吃饱饭的老头,那就更沙哑而气短了。
那时候的菜刀,除了切菜,砍柴、削铅笔、做木工活……能用尽用,故经常都要磨。磨刀的街边一坐,主妇们提着菜刀就来了。有的人家一把菜刀一用就十几年,舍不得买新的,旧菜刀都差不多磨成了“匕首”。
理发匠:一把剃头剪子一把梳子一块围布。谁要理发,家里抬张凳子出来,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交费一毛,然后自己回家洗头。这种方式大人小孩都喜欢,大人图便宜,可以节约几分钱;小孩图快捷,几分钟就了事。
除了这些“外商”,还有诸如补锅的、爆米花的、炸洋芋粑的、卖高粑稀饭的……都在河西路留下过他们经商的身影。
走街串巷、摆摊设点的“外商”们,成了河西路“商业”的一个补充,让河西路的生活更便捷实惠、丰富多彩,他们与这条街的“商业”组成了一幅河西路的“清明上河图”。但他们姓甚名谁,却无人知晓,他们的职业,他们的生意挑子,甚至他们卖的东西就是他们的识别代号;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最底层,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居无定所,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然而,在那样的年代,即使像糖老者这样优秀的民间艺人,也只能是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中寂寞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更何况那些默默无闻的叮叮糖、补碗匠、理发匠、收破烂的、磨刀的……他们既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群体,又是被这个城市遗弃的“边缘人”。
住在河西路,就像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活便利,什么都不缺;四通八达,走哪儿都方便。一到晌午,街面静悄悄的,老太婆在家门口做针线活,老头子在躺椅上纳凉,邻家女孩欢快地跳着橡皮筋,鸡儿在路边啄食,猫儿趴在窗台上晒太阳……市井生活,懒散悠闲,犹如一幅气息浓郁的风俗画:躺在床上睡午觉,窗外叮叮糖清脆的敲击声,磨剪刀的、收破烂的、卖小菜的吆喝声,鸡鸣狗吠、鸽哨悠扬……市井“交响”悦耳动听,声声催眠,惬意无比。
河西路的时光,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进入新世纪,占据最佳商业区位的河西路,自然免不了被日益强大的商业潮所席卷。不知什么时候,这些市井“商业”从河西路消失了;走街串巷的“边缘人”从贵阳人的生活中消失了。昔日居家过日子的味莼园、勇力饭店、河西路粮店、烟酒店、小吃店、夫妻理发店、劳保用品店、连环画书摊、白志祥以及糖老者、叮叮糖、补碗匠、理发匠、收破烂、磨刀的已成追忆……;曾经沁人心脾的淳朴的街风、恬淡的气息连同对这条街的追忆,飘散到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
现在的河西路已面目全非,也差不多要从这个城市的记忆中消失了。
如今,只能在沉淀的记忆中去找寻河西路的往事了。别了,河西路;别了,河西路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