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捉奸”,其实是吃瓜群众的意淫
2016-11-21石欣
石欣
“9·11乘坐CA17xx北京飞杭州,座位号为xx和xx的女家属请注意,你的老公和你的女朋友借出差之由一起来杭州嗨皮。两人除了肉麻调情外,一路都在讲离婚分配财产的事,你女朋友撒娇让你老公给她买手表和包,你老公趁机把手伸你女朋友衣服里了。请大家转发帮助这位女士!”
2016年9月11日,微博爆料的一起“飞机捉奸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位北京乘客火眼金睛地发现了邻座两名乘客的不伦恋情,于是义愤填膺地抖出了当事人的飞机座位号及大致情况,并在微博中发布。“随手转发除渣男!”“随手转发拯救发妻!”……这场“微博捉奸”风波俨如台风过境,很快便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不少人更在网络上打起了伸张正义的大旗,忙个不亦乐乎。
为何“捉奸门”屡火?是性与人性在作怪
不管主角是名人还是平民百姓,似乎桃色新闻总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观众们的热情,这其实总归离不开人类的本性。
从字面来看,“捉奸”一词含有潜在的性意味,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性是人类的本能,但在文明社会里,性本能却一直被压抑。虽然谈性色变的年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性这一字眼还是被蒙上了一块遮羞布。当人们压抑于心底的欲望以新闻的形式被放大的时候,他们的眼球难免会被吸引过去。而有了虚拟名字的掩护,平日里不敢对性发出一言的压抑者们,也开始滔滔不绝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见解,讨论别人的性话题显然更安全,尤其是所有人都在讨论时。
然而,人类生来就是寻求爱与联系的。如果说“捉奸门”吸引我们的仅仅是性,未免不够深入。“捉奸”的背后必然会存在一个背叛的故事,也少不了当事人伴侣的悲愤难过。而这样的感觉,一方面触发了人们的危机感,一方面也让曾经受过情伤的人念起了往事。因此,情感纠葛比性本身更值得关注。
你是哪一类“公众道德家”?
对于这样一桩新闻,随手转发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积极人肉者有之。为什么人们会对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激愤难平?恐怕是外界的风吹草动触动了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女人害怕被抛弃,男人痛恨戴绿帽。对出轨的当事人义愤填膺、激愤难平,这往往折射出我们自身的问题。
1.原生家庭培养出严苛的“道德判官”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作“超我”,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判断通常在早年由父母的教育形成。经常会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家教森严,规行矩步,从不犯错。但他们实际上活得特别累,并且也让周围的人感觉特别累,因此人们往往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因为他们认同和遵从父母的教育方式,并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坚信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别人就不该做。
2.安全感匮乏的情伤者
总有人一见到所谓的“奸夫淫妇”就红了眼,天天叫嚷着“替天行道”。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类人往往遭受过情感的创伤。他们对旧爱的恨还没有完全消失,冷不丁看到了相似的经历,就会又气又恼又伤心。这不,“捉奸门”中的男女主角,则被移情成了替罪羔羊。
3.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看客
男人喜欢漂亮年轻的女人,因为有活力的基因得以孕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女人钟情有权有钱的男人,因为物质的保障可以为母子双方提供有效的庇护。眼见恶人坐享齐人之福,而富贵生活却永远轮不到自己头上,这潜意识里怎会不存在一丝妒忌呢?
越是求而不得的东西,踩得越是厉害,仿佛要以这种形式提醒自己断了念想。有时候,与其说我们接受不了别人怎么做,不如说我们无法面对自己压抑的欲望。
人类具有两大本能:一是性,二是攻击。这听来好像有些令人不快,但纵观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屠杀和戕害,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动物性的一面。《增广贤文》有云:“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而当我们咒骂、挖苦、讽刺一个人时,便是用语言完成了攻击。不管是网友间的口水批斗还是亲人间的家常拌嘴,因语言暴力而引发灾难的可能性及严重后果实在不可小觑。
从古至今,“捉奸”似乎是一个大家永远都谈不腻的话题,只是从“亲身捉”更新为“微博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我们习惯性地八卦他人的生活,榨取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虚无缥缈的乐趣。也许,我们应该学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照顾好自己的内心,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成为下一个在聚光灯下无处可逃的狼狈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