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也能变聪明
2016-11-21华薇薇
华薇薇
今年是刘双书参与的第三个双11促销节。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他,接下来的一周,他的工作强度将会是平时的四五倍。特卖电商唯品会位于肇庆物流园的配送仓库,足足有45个足球场那么大。仓库经理刘双书负责的工作是拣货和补货,双11过后的3天才是真正的业务高峰期,他每天要处理三四千份订单,走上四五十公里,然后加班到凌晨三点走出仓库。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临近双11的前两三周,刘双书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要求增派临时员工支援,在他负责的5000平方米智能仓库中,现在最忙碌的不是工作人员,而是在巨大的货架中来回穿梭的仓储机器人。
在这里,鲜为人知的仓储机器人开始充当实实在在的劳动力。它们的外形看上去很像大了一倍的方形扫地机器人,被放置在货架底部。仓储机器人的顶部有一个升降圆盘,能够举起重达1吨的货物,在仓库内移动时不仅可以根据指令选择最优路线,而且能够自动避让障碍物或同伴,灵巧地转弯。
这项技术减少了员工在仓储中心来回走动搬运和从货架中挑选商品的时间,当机器人将装满各种商品的货架送至分拣中心后,像刘双书这样的工作人员现在只需要站在原地分拣,每小时可挑选扫描300件商品,效率是之前的3倍。
不仅仅是硬件机器人,快仓创始人杨威更愿意将这形容为一种新型的物流解决方案—仓储机器人改变的不止是劳动力结构,还有整个生产流程系统。“除了机器人,整套系统包括软件、业务流程优化和场景,组成一套解决方案才能产生战斗力,”杨威说,“比如一个工人取货的时候是基于手上的20个订单,但是仓储机器人取货时可以基于今天、昨天甚至是明天的几十万个订单,综合所有的信息来做出决策。”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用机器衍生出的信息去做决策,仓储机器人系统则代表了人工智能在仓库管理的一种应用情景。除了大数据决策,机器人之间的路径规划,实际上也是一种基于图片处理的增强算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处理超过1万台机器人在仓库中工作。
快仓称,目前在唯品会的智能仓库内,30台仓储机器人每天可以处理15万订单,建立一个5000平方米的智能仓需要2.5个月的实施和调试期。在快仓的付费用户名单中,包括了京东、邮政、联合利华、百世汇通等8家大型企业,其服务的仓库面积已经超过了3万平方米,今年预计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
和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有所不同,快仓的成立并不是源自“解决一个问题”,用杨威的话来讲,对智能仓储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Kiva效应”的结果。Kiva Systems是美国一家仓库机器人公司,在2012年3月被电商巨头亚马逊以现金7.75亿美元收购。自此之后,亚马逊逐步扩大了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的比重,在其13大配货仓库中部署了3万台Kiva机器人。
这笔巨额收购案让国内很多物流公司开始留意到仓储机器人公司的价值。杨威原本在港口物流设备供应商“振华重工”负责自动化码头系统研发。当时一家物流公司去找他帮忙评估国内类似Kiva的项目是否可行,但到了最后,他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团队将这一想法落地。这一结果促使杨威决定组建一个团队,他意识到仓储自动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但当时在国内还是一块空白市场。
从头开发一套本土化仓储机器人系统,在这一点上,快仓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最初大半年时间内,他们成立了一个20人团队的样机实验室,试图将Kiva系统复制到中国市场,但之后遇到的实际问题接连不断。
首先是供应链上出了麻烦。一台Kiva的售价在3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同样的价格定位,这几乎无法在中国市场卖得动。团队决定采购国内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组装了第一批样机,并且成功将一台机器人的定价控制在10万元内,但之后暴露出来的不稳定让开发进度断断续续,“比如减速机,夏天用的时候还好好的,在上海冬天的仓库里,零度左右的温度,就发现减速机的油脂凝结了,整个硬件系统完全不能工作。”杨威回忆 道。
硬件开发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一套完整的仓储机器人系统事实上还包括了后台算法和移动通信网络,后两者都需要在实际业务中不断迭代更新。
在此之前,快仓团队观看了Kiva机器人的视频,以此设计了一套“大型垂直电商业务流程”的后台系统。但在实际业务中,国内客户都在使用混合业务的公用仓库,比如大嘴猴服饰的天猫旗舰店,它从仓库发货给网购用户,也会配送至华东地区的所有门店。
紧接着问题就出现了。“很少会有一件产品,每一个用户订单都买了。但是门店发货的话,你会经常遇到一个SKU或是几十个SKU命中率都是百分之百,100个门店都需要,只是每天的数量有所不同。”杨威解释 道。
团队开始重新梳理流程工作,为B2B的门店业务抓取特征。他们优化每一个门店的常用SKU类别以及日常数量等细节,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团队才将仓库人员的人数从最初的6个人降低到3个人,同时让工作时长可以缩短至半天完成分拣发送。
但繁琐的业务流程优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快仓来说,实际情况在于每一个客户都很难用一套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让其立即使用,它们的业务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比如一个快消综合仓,按照分拣逻辑的不同,分为电商、小渠道商和组合SKU的促销业务等形态。
到了2015年上半年,杨威认为对客户和物流业务的理解或许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阻碍。要让客户接受智能仓储的根本还是在于是不是真的解决了痛点。“我们需要运营更多的业务,这样客户的痛点才能第一时间传达给我们。”杨威说。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除了资金,投资机构背后的一张人脉网络事实上是杨威最为看中的资源。2015年下半年,快仓拿到了中兴合创领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在此之前他向中兴合创合伙人李明峰提出能不能介绍更多的物流公司认识,以此进入到这些电商和物流企业的领域。
对于快仓的商业模式,杨威认为如果只按照Kiva的卖机器人模式,其居高不下的成本并不会让大客户轻易尝试这类新技术,无论是电商还是物流公司,要想接触到这些企业,按需服务似乎是一个好办法。
比如面对京东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它的物流体系相对封闭,对仓库管理的大小细节都要求内部掌控。为了得到京东的合作,杨威将快仓变为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京东在一个半月内建立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自动化仓库。但在仓储自动化市场,像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客户并不多,对于中小型的电商公司,快仓换成服务外包形式,帮助它们运营仓库,从中收取运营费用。此外,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快仓还在积极尝试和运营商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在智能仓库中每发一件货品,快仓收取一个小比例分成。
从现阶段来看,快仓的服务和技术仍处于个位数的大客户测试阶段,杨威认为快仓的目标用户仍是90%的小微企业,但他也承认在现阶段这一群体的接受度并不高,对于习惯于传统人工劳作的小企业,重新再造一个工作流程,它们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这种巨大的变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