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016-11-21周莉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周莉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新课标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历史现象,分析、评价历史客体,阐述、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对提高他们历史知识的判断力、反思力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课堂效果 形象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7-01

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就是历史思维能力,时下新课程改革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就是做好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历史学科价值得以体现的关键。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历史学科教学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求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在教学中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寻找历史规律。

历史教学要达到一定的深度,除了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知识体系外,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的事实、历史现象和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要想做好这些,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准确把握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能够让学生积极持久地在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的有效手段就是利用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选择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通过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典故,又如,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

三、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体方法是,教师列出阅读提纲,指出阅读内容的重点词句、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能力的问题。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敢于开拓思路,有自己的见解。当学生思路受阻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比如在讲到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的时候,让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辩论,教师适时进行总结点拨。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再建历史形象,培养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在历史活动发生的时候,历史形象可以直接感知,但是经历时间的洗礼,时过境迁、物毁人亡,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些文字的记录和遗迹遗物。历史是不可以再现的,也不能直接感知。所以,历史课堂教学就有再建历史形象的艰巨任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这项任务:

(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文物、模型、地图、图画以及幻灯、电影录音等直观教具组织教学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和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达到直接感知的效果。

(2)设计形象化的板书,让历史事物相对直观化、简明化。

(3)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历史,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

2.通过内化与迁移,培养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1)要内化思考轨迹

历史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揭示历史本质,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的思维形式。在思维训练中,通过把明显的历史知识转化成为隐蔽的思维轨迹,并且深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实现历史知识的内化。

(2)要发展迁移的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通过已经掌握了的原有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是知识的迁移。一般来说,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内容越多,就越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概括水平越高,也就越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

3.通过肢体语言,培养历史情感思维能力

(1)用情境来烘托

教师在历史课堂讲授时,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人物感情。特殊的情境可以影响历史人物的行为。

(2)用声调来渲染

传递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声音来进行。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的变化都和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关。喜悦时的声调高昂,语速较快,声音连续;悲哀时声调低沉,语速缓慢、声音不连贯等等。

(3)用表情来强化

表情分为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段表情,也叫做“体态语言”。比如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悲哀时双目垂泪、捶胸顿足。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能够强化讲话内容和情感。

4.通过激发创新,培养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

第一,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善于发现教材和课外读物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

第二,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能够对历史资料拓宽解释,对历史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三,重新组合材料,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第四,有准确的辨析能力,能够在不同的观点中做出选择和判断,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思维成果。

(2)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求异的原则: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求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考虑问题,寻找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迁移原则:知识的迁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成为正迁移;反之,旧知识对新知识问题的解决有着阻碍作用就是负迁移。在创造思维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集中思想,控制自我,力求发展正迁移,抑制负迁移。

宽容原则: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发表独特创新见解。特别是学生对教师的见解存在异议时,教师要具有宽容的态度进行解答。让学生从心里上不再惧怕发言,发言后能够获得成绩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