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探讨
2016-11-21胡峻
胡峻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完善,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行业之中。如今电子产品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与电力的联系也愈加紧密,为了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的电力资源,电气设计系统中也大量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文章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设计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设计系统;计算机;电子产品;电力资源;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05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9.024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资源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力需求量,怎样才能保证人们有电用、放心用是电气供应公司应该深思的问题,因此电气设计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只有不断突破创新,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才能达到标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计算机凭借其可以高速运算、精确程度高、有自动控制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特点可以为电气设计系统所用,帮助电气设计系统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本文将从线路设计系统、继电保护设计系统和计算机线路设计系统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这三个大部分来分析电气设计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目的在于能够让电气设计系统朝着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 线路设计系统概述
电气设计系统的线路设计比较复杂,它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线路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而线路设计系统是让线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并且线路设计系统是设计人员日常工作内容的主要部分之一,也是电气设计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电气设计系统工作中假如没有这一部分,那就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由于要确保电气设计系统正常有序的工作,这就要求在进行线路系统设计时,要周全地分析思考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努力使线路设计达到最高化的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将所需的有关信息资料,输入线路设计系统之后,就可以根据需要生成自己想要的完整的设计图纸,像要用什么工程材料进行设计、工程的建设环境、路况信息等都是进行线路设计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在设计人员生成设计图纸之后,计算机会主动把与它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整合,因为线路设计的因素具有可变性和不确定性,这时线路设计系统就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现阶段线路设计的真实情况,方便设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新规划调整线路设计方案,把误差减到最低,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线路设计系统主要有四大目标功能:一是生成和打印预览各种各样的报表的功能,在设计人员把资料存入系统之后,线路设计系统能够在没有人为操作的情况下,分析整合信息,总结结果,并生成设计人员所需的工作材料表;二是能够随时随心查询的功能,设计人员能够在工作环节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设计中使用了什么材料、用量多少等信息,這样可以确保设计系统上的表格数据及时更新,准确率提高,为整个电气系统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并且系统软件还具有自动筛选的能力,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多次或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所有材料中的某一部分材料时,软件就会用显著的呈现方法,把这些材料放在设计人员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把图形和表格密切的联系起来,大大地减少了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检查、核对和纠正时的工作量和难度;三是实时帮助功能,线路设计系统要设置服务平台,便于在用户使用软件遇到困难时为其答疑解惑;四是线路设计系统应该有电力通道实时查询功能,设计完成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了解各施工通道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趋利避害,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
2 继电保护设计系统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加入计算机的应用,可以给系统添加一些新的作用和功能。在计算机的辅助下,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将自己在变电二次设计中的功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提高整个电气设计系统的使用效率。计算机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在原理图绘制的过程中,从最初到最终一直存在着,在开始绘图设计之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情况挑选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的器件,避免了从原始的点绘图的复杂操作。同时在设计环节中,计算机系统可以把设计人员选定的器件自动加到图纸上,并且能够按照设计人员的操作在图纸上画出设计人员预设的原理图。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设计完成之后,系统能够在没有人员指示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数据的统计,设计人员还能够通过双向连编对设计中存在漏洞展开修补。继电保护系统留存不同器件的信息,而这些器件是它工作时的工具设备。如今在科学技术的推进下,器件信息不断推陈出新,对器件进行设备翻新升级是必然性事件,而计算机也会随着系统器件的更新换代来修改其原来的信息,增加新的内容。
原理设计、屏面图设计和屏后接线设计是变电二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些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并不简单,工作量大是其让相关工作人员头疼的问题。经过试验证明在按照原理进行设计时,屏面图和屏后接线图就会在设计图上自动生成。因此,变电二次设计不但要有控制管理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对原理图辅助设计的功能,让屏面图和屏后接线图不是同时产生,而是按照两者的先后顺序生成。信息库管理功能需要设计人员实时把握器件信息的最新动向,及时更新信息库里的信息。设计人员利用原理图进行辅助设计时,可以通过挑选自己操作中需要的部件和型号,让软件自动把相应的符号从信息库中提取出来加到图纸上并自动作画,这样可以避免一部分繁琐的画图程序,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除此以外,当原理图竣工后,软件能够对绘图过程中使用过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并生成相应的表格,以供设计人员检查。要想让原理图形成屏面图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事先计算好屏面的尺寸,再根据已有的程序进行安排,最终完成屏面图制作。而要想让原理图自动生成屏后接线功能,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对原理图的接线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再用表格的呈现方式把管脚结合起来放入设计图纸中。
3 计算机线路设计系统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3.1 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系统
计算机在线路设计中的辅助功能主要有四点,即制作并打印预览报表、随时查询信息、向有需求的人提供帮助、查看电力通道的实际情况等。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路线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力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计算机辅助二次设计系统
电气二次设计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帮助下,在生成原理图的基础上,可以按照设计人员的自动生成屏面图和屏后接线图进行设计,并可以根據计算机系统对信息库进行有效的管理,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得他们的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复杂,对电气设计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3 设计部门管理系统(MIS系统)
电气设计部门管理系统主要有四部分的内容,设计主管MIS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系统维护和对外接口查询四个部分,它们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电气设计系统越来越朝着科学、规范、合理的方向前进。设计部门管理系统巧妙地将系统设计与系统管理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便于让设计人员对系统设计环节的检测与管理以最优化的形式来完成。MIS系统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合理分配设计任务、专门负责备忘录工作和查看设计完成情况等功能。它的这些功能可以协助工作人员做好平时的管理工作,例如对档案文件的管理、收集整理信息、及时收发任务和关注工程进行情况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部门管理系统就是电气设计系统的管理中心。
3.4 设计人员管理系统
设计人员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设计人员的管理,基于设计人员的各项职责,它要求设计人员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计算机信息,当有任务发布时,计算机系统会以任务窗口的形式提醒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新建的文件夹来完成新工程的设计,把设计要用到的材料和已经设计出来作品放到新建的文件夹中,借助扫描打印机和辅助设计系统对图纸进行扫描与设计,然后再拿着输出的图纸和所用材料的清单,去上级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成果审核,待审核通过后确定工程蓝图。
3.5 系统维护措施
系统维护能够有效协助电气系统设计维护人员顺利开展平常生活中的维护工作,使维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尽可能地减少设计投入和维修成本。设计文档管理、代码管理和权限管理是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
对系统进行维护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四种:一是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杀毒,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以免带来更大的危害;二是保持外界环境的干净。温度、湿度要适宜;三是系统的线路布局要合理整齐,避免混乱;四是要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资源,对系统及时进行更新。
4 结语
计算机对电气设计系统的作用远远不止以上方面,还有很多潜在的能力等着人们去开发,在电力需求量巨大的今天,电气设计系统虽然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这提醒着所有的电气设计人员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不能被现在取得的一点小成绩所迷惑,要有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在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来临之前,准备防护和应对措施。电气设计系统的从业人员要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计算机在电气设计系统中的作用,推动电气行业的突破性进展,改善人民生活,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还有所有电气设计系统的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让自己成为专业、合格、优秀的工作人员。电气设计系统要切记一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但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计算机在电气设计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
[2] 付校昆.浅析计算机在电气设计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民营科技,2015,(4).
[3] 韩卫东.浅析计算机在电气设计系统中的重要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
[4] 张健,陈乐,李蓓.探究电气设计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6).
[5] 荣华.电气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分析[J].建筑知识,2016,(3).
(责任编辑: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