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21王雨丝
王雨丝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王雨丝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持有的态度,以及影响该态度的相关因素是复杂的。根据对某大学研究生的抽样调查结果,对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试图揭示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持有的态度,探究影响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研究生论文抄袭的普遍程度和自身学术兴趣是影响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态度的关键因素,并据此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生;论文抄袭态度;相关因素
自科学研究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就时有发生。目前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很多,归纳为不尊重他人智力成果,有意阻碍研究进展或破坏科学记录诚实性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三种,即伪造、篡改、剽窃(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缩写为FFP)[1]。中国科学学术学会总结出七种学术不端行为,即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侵占他人成果、重复发表、学术项目申报突出个人利益、过度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2]。这些不端行为中,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十分普遍,危害极大,损害社会公平。研究生的培养处于科研工作者培养的初级阶段,对影响研究生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遏制其抄袭论文的侥幸心理,净化学术环境。
一、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学术不端行为已进行较多的分析和研究。总体上看,理论研究很多,实证研究较少。
陆爱华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毕业分配制度等方面探讨研究生科研道德滑坡的原因,提出加强宣传、重视德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建议[3]。
郑重、郑忠梅研究指出,社会的客观原因和学生个人的主观原因都会造成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要想帮助研究生构建学术诚信,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外在方面要不断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并建立相应评价制度;内在方面要提高研究生的自律能力,严抓养成教育[4]。
赵延东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博士生对学术不端的宽容程度与周围导师和同学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程度有正相关,而学习过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能宽容不端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5]。
马玉超、刘睿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个人压力、个人素质、组织制止和环境支持四个维度对成果内容型不端和社会关系型不端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两类不端行为的影响因子及其力度有所不同。个人素质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负向影响力,个人压力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力,环境支持对社会关系型不端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力,组织制止对成果内容型不端行为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力,据此应注重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素质,制定可操作的学术规范,建立适度的组织惩戒和社会惩戒制度,并努力创建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6]。
李建国等指出,造成研究生学术诚信危机的原因包含两点:1.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疏漏和学术评价制度不健全;2.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7]。
诸位学者的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对学术诚信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不强等。所以,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是进一步深化学术不端研究的方向。本文根据对某大学研究生的抽样调查,结合收集的有关数据,就影响研究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调查研究生的人口学变量、个人特征、所处环境特征和对论文抄袭的态度。将人口学变量、个人特征、环境特征作为自变量,对论文抄袭的态度作为因变量,并对变量进行赋值。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因素。
自变量的第一部分是人口学变量,调查被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对变量进行赋值,其中性别为男赋值为1,性别为女赋值为0;理工类专业赋值为1,文史类专业赋值为2;年龄值为被访者实际填写的年龄。
自变量的第二部分是个人特征变量,调查被访者工作经历、工作预期、学术能力、科研项目和学术兴趣。在调查工作经历时,询问被访者是否有工作经历,变量命名为“工作经历”,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在调查工作预期时,询问被访者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怎样的预期,设置“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业务骨干”“在某领域有影响”“成为某领域领军人物”四个选项,表示对工作的预期由低到高,变量命名为“工作预期”,分别赋值为1、2、3、4。在调查学术能力时,询问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如何,设置“很弱”“较弱”“较强”“很强”四个选项,表示学术能力由低到高,变量命名为“学术能力”,分别赋值为1、2、3、4。在调查科研项目时,询问被访者是否参加过科研项目,变量命名为“科研项目”,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在调查学术兴趣时,询问被访者是否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选择读研究生,变量命名为“学术兴趣”,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
自变量的第三部分是环境变量,调查被访者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上课情况和对周围论文抄袭现象的感知。在调查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上课情况时,询问被访者上过几次学校开设的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设置“没上过”“一次”“两次”“三次及以上”四个选项,变量命名为“上课情况”,分别赋值0、1、2、3。在调查对周围论文抄袭现象的感知时,询问被访者周围同学论文抄袭现象是否普遍,设置“不普遍”“比较不普遍”“比较普遍”“普遍”四个选项,表示普遍程度由低到高,变量命名为“周围现象”,分别赋值1、2、3、4。
研究中设置三个因变量:1.被访者自身是否有论文抄袭行为;2.对论文抄袭受到处罚是否同情;3.对论文抄袭行为是否原谅。在调查被访者自身是否有论文抄袭行为时,询问被访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是否有引用他人作品中的资料(包括句子、段落、图表、数据等),而没有注明来源的经历,变量命名为“自身抄袭”,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在调查被访者对论文抄袭受到处罚是否同情时,询问被访者是否同情因论文抄袭而受到处罚的人,变量命名为“同情”,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在调查被访者对论文抄袭行为是否原谅时,询问被访者是否认为论文抄袭可以原谅,变量命名为“原谅”,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用“自身抄袭”“同情”“原谅”三个变量测定对论文抄袭的态度。
编制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每道题都为单选,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大学的研究生,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1份,问卷回收率为84.17%,问卷回收率较高。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男生占63.4%,女生占36.6%,理工类专业占61.6%,文史类专业占38.4%,符合该大学的男女比例和专业比例。被调查的研究生年龄,22岁至24岁占90%以上。
表1 被访者情况
三、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中,63.4%的被访者无工作经历,36.6%有工作经历。在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中,26%的被访者选择做好本职工作,39%的被访者选择成为业务骨干,25%的被访者选择在某领域有影响,10%的被访者选择成为某领域领军人物。在对学术能力的自我评估中,11.9%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很弱,62.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较弱,24.8%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较强,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很强,73.4%的被访者都认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处在比较弱的状态。53.5%的被访者参加过科研项目,46.5%的被访者没有参加过科研项目。49.5%的被访者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而选择读研,50.5%的被访者不是因为兴趣。
被访者对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的上课次数,5.9%的被访者没上过,6.9%的被访者上过一次,47.5%的被访者上过两次,39.6%的被访者上过三次及以上,平均上课次数为2.21次。总体上看学生这门课的出勤率较好。被访者对于周围论文抄袭现象的感知,14.9%的被访者认为不普遍,35.6%的被访者认为比较不普遍,43.6%的被访者认为比较普遍,5.9%的被访者认为很普遍,认为比较普遍的占比最高,可见周围的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
在调查被访者自身是否有过论文抄袭时,64.4%的被访者回答没有,35.6%的被访者回答有,总体看来,有过论文抄袭经历的学生比例较低。27.7%的被访者认为因论文抄袭而受到处罚是值得同情的,72.3%的被访者回答是不同情的。31.7%的被访者认为论文抄袭可以原谅,68.3%的被访者回答不能原谅。目前看来,认为论文抄袭不能同情与不能原谅的学生占比很大。
(二)相关性分析
使用SPS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Pearson相关系数,采用双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表。研究生自身是否会有论文抄袭经历与年龄(P值为0.028)和周围现象(P值为0.032)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相关,其他自变量与其无关。自身抄袭与年龄二者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学生自身论文抄袭的可能性越低。自身抄袭与周围现象二者呈正相关,周围论文抄袭现象越普遍,学生自身论文抄袭的可能性越大。
对论文抄袭是否原谅与学术兴趣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P值为0.001),其他自变量与其无关。对论文抄袭是否原谅与学术兴趣二者呈负相关,对学术研究越感兴趣,原谅论文抄袭的可能性越低,对论文抄袭是否同情这个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都不相关。
(三)回归分析
本研究设置的因变量都是[0,1]变量,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于自身论文抄袭现象,建立第一个回归模型。
自身抄袭=a+b*年龄+c*周围现象(a为常量,b为年龄的系数,c为周围现象的系数)
使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方程整体显著性为0.013<0.05,回归方程整体显著。Cox&Snell R2为0.086,表明回归方程的8.6%可以被解释。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分析结果1
由表2可以看出,年龄这一变量的P值为0.054>0.05,对自身抄袭的影响不显著,所以剔除该因素。周围现象的P值为0.043<0.05,对自身抄袭影响显著且系数为正,所以周围现象是自身抄袭的影响因素,且为正向影响,周围论文抄袭的现象越普遍,自身抄袭论文的可能性越大。
关于对论文抄袭的原谅,建立第二个回归模型。
原谅=d+e*学术兴趣(d为常量,e为学术兴趣的系数)
使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方程整体显著性为0.001<0.05,回归方程整体显著。Cox&Snell R2为0.109,表明回归方程的10.9%可以被解释。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回归分析结果2
从表3可以看出,学术兴趣的P值为0.001<0.05,对原谅影响显著,学术兴趣是原谅的影响因素,其系数为负,呈负向影响,研究生对学术越感兴趣,对论文抄袭持原谅态度的可能性越低。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抽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研究生论文抄袭态度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关于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1.周围论文抄袭普遍程度和自身学术兴趣是影响研究生论文抄袭态度的关键因素。
2.周围论文抄袭现象的普遍性和研究生自身抄袭论文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3.研究生对学术越感兴趣,对论文抄袭持原谅态度的可能性越低。
(二)建议
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合理化建议。
1.要筛选出有学术兴趣的研究生。学生只有热爱学术研究,才不会为了某种目的去抄袭论文,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探索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录取时,对学生的学术兴趣进行测评。导师应不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使得学生热爱学术研究。
2.要加大对论文抄袭的检查力度。如今对论文抄袭的检查都在使用查重软件,这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抄袭效果,但应看到,查重软件存在漏洞。因此,在对论文的审查中,除了要使用查重软件外,更要组织专家对论文抄袭进行人工检查,在论文人工检查的环节中及时发现论文抄袭行为。
3.要及时惩治论文抄袭行为。研究生对论文抄袭情况普遍性的感知情况,影响其自身是否抄袭论文,如果学生感觉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并且抄袭论文的人不会受到惩罚,学生自身也会去抄袭论文。因此,如果发现学生、教师、有关研究者等有论文抄袭的行为,相关单位应予以必要的处罚措施,不应姑息。
[1]吴寿乾.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及其防范[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29-31.
[2]邓琮琮.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存在7种不端行为[N/OL].中国青年报(2004-02-10)[2015-10-11].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4-02/10/content_8158 09.htm
[3]陆爱华.高校研究生科研道德问题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62-64.
[4]郑重,郑忠梅.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5-117.
[5]赵延东.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J].科技与社会,2008(5):45-51.
[6]马玉超,刘睿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四维度影响机理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4):494-501.
[7]李建国,贾玉,管丽兵.近十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4(1):33-38.
A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duate Students'Attitude to Plagiarism
Wang Yus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0081)
Graduate students'attitude towards plagiarism is complicated,so 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attitude.By conducting a survey of some graduate students in an university,this study applies the sample data to do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It analyzed the attitude to plagiarism and explore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ttitude to plagiar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eading of plagiarism around students and their own academic interests are two key factor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attitude to plagiarism. Finally,proper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re given.
graduate students;attitude to plagiarism;relevant factors
G O
A
1674-5450(2016)03-0140-04
2015-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73)
王雨丝,女,辽宁沈阳人,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王凤娥责任校对: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