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与追求
——记为《十二木卡姆》付出辛勤劳动的三位艺术家

2016-11-21张永春

新疆艺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木卡姆维吾尔族新疆

□ 张永春

木卡姆是诞生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和中亚地区的一种集音乐、文学、舞蹈和戏剧等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套曲通过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理想追求,承载着维吾尔族的历史和文化。

“木卡姆”系阿拉伯语,意为“大曲”、“十二木卡姆”即十二套大曲。这部风格独特的维吾尔族古典乐曲,旋律优美动听,形式别具一格,结构宏伟庞大。它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多样,集中了很多流传在民间的优秀的古典诗词。它的音乐包括叙诵歌调、叙事组歌、舞蹈组歌和器乐曲等。每套大曲由大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组成,前后连贯,又相对独立。十二木卡姆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音乐史上的艺术瑰宝”。但是十二木卡姆多少年来口授心传,没有乐谱,艺术瑰宝几近失传。为了挖掘、收集、整理这部音乐,无数各民族人士付出了心血。十二木卡姆就是民族团结的结晶。吐尔迪·阿洪、万桐书、艾尔米亚大毛拉等老一代各民族艺术家为“十二木卡姆”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桐书先生 (张永春摄)

十二木卡姆音乐艺术大师吐尔迪·阿洪

十二木卡姆歌词翻译家阿尔米亚 大毛拉

万桐书1923年出生在武汉一个医生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在努力求学的同时,就积极参加冼星海组织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41年他先后进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广州艺专、长沙音专任教。1949年9月初,在中共南京市委文艺处音乐团工作,11月调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研究部工作。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时任莎车行署专员卡生木坎木白尔同志,向当时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汇报了《十二木卡姆》的有关情况,说有位年近70岁的吐尔迪阿洪艺人,能够比较完整地演唱《十二木卡姆》,在南疆地区影响极大,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逢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请吐尔迪阿洪到场演唱助兴。建议对十二木卡姆加以抢救保护。

其实早在1946年9月,赛福鼎·艾则孜同志就在喀什欣赏过吐尔迪阿洪的精湛表演,在公务繁忙之余,他的脑海中也经常浮现出吐尔迪阿洪的身影,牵挂着对“十二木卡姆”抢救保护。

因此,1951年的一天,赛福鼎·艾则孜副主席趁着赴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新疆工作之机,向周总理简单介绍了维吾尔民间音乐艺术瑰宝“十二木卡姆”濒临消失,令人忧心的现状。提出了请国家在人才物力方面给予支持,以从速拯救木卡姆的建议。经周总理协调,国家文化部选派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28岁的青年学者万桐书和《人民音乐》杂志社的编辑连筱梅这对夫妇到新疆。文化部还给新疆下拨了专款,用于抢救濒于失传的“十二木卡姆”。

离开北京前,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找万桐书谈话,征求万桐书的意见,万桐书没有豪言壮语,只说我同意去新疆。

那晚万桐书对妻子说咱们到新疆去吧,妻子问新疆在哪儿?万说反正挺远的。妻子没含糊:“行啊,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就这样,小两口为了一个民族的嘱托,抱上刚满周岁的女儿踏上西去的路程。

行前,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吕骥亲切叮嘱:一定要好好收集整理“十二木卡姆”,千万不能失传。吕骥妻子关立人大姐还给小两口送了两样东西,一件背后有拉锁的婴儿斗篷,一包可作药用的鹧鸪菜。途中孩子出麻疹发烧,两样东西都派上用场。当时火车只通到西安,剩下的路要坐汽车。星星峡一带还有土匪袭扰。夫妻俩几经波折,于1951年5月抵达边城乌鲁木齐。

1951年8月,吐尔迪·阿洪父子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十二木卡姆》

1957年9月,十二木卡姆普查组在和田录制苏来曼·阿洪等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左一为万桐书)

7月即投入到"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工作中。由音乐家吕骥、刘炽、刘锋等人和新疆的有关人员参加,成立了以万桐书为组长的“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在新疆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协助下,他在负担教学创作任务的同时,率领木卡姆工作组,先后多次深入到南北疆广大地区,在交通、录音器材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边搜集边研究,从音阶调式、结构组织到复杂多变的节奏、鼓点以及《十二木卡姆》的历史沿革,地区分布、风格流派和为适应民族音乐特点而设计的新的记谱方法,歌词的收集、翻译等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首先,工作组通过多方寻找,找到了吐尔迪·阿洪、吾买尔·阿洪父子、肉孜弹拨尔等优秀的民间木卡姆艺人,并将他们接到乌鲁木齐居住,给予较好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

吐尔迪·阿洪出身音乐世家,从小耳濡目染,70多岁仍能毫无遗漏地演唱“十二木卡姆”全曲。全曲演唱长达19小时,吐尔迪·阿洪要顺着节奏一气唱完,无法反复听唱记谱。因此完整录音至关紧要。当时新疆没有录音机,是邓力群和马寒冰托人在上海买回一台钢丝录音机,据说这是美军留下的处理物资。同时万桐书又给吕骥写信,托他买音叉和节拍器。

万桐书等人用老式钢丝录音机开始艰难的录音、记谱工作,他们一边听老艺人弹唱,一边记录。

其间,吐尔迪阿洪老人曾经两次返回喀什,工作亦为之停顿。赛福鼎同志了解了其中的原委后,即派人将其全家接来,给他们妥善安排了住房和生活,使老艺人深受感动,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那时城里只有一家小发电厂,电压不稳,还常断电。连筱梅要守在录音机旁调整变压器,还要给吐尔迪·阿洪做清真伙食,还要照看小孩。新华社记者阿不列孜动情地说:“每天晚上万桐书在忙碌记谱,而连筱梅一手抱着女儿,另一只手在调试变压器,这是一种怎样的动人场面,不都是为了整理木卡姆嘛!就连我们本民族的人也没有这样干过。”

万桐书为了抢救木卡姆,集中了所有的时间,这样断断续续用了几年的时间。由于左胸抵桌,用左手不断调录音带,又腾出右手记谱,他的左胸都有些变形,眼睛高度近视,他说为了木卡姆事业,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录音结束时,年逾古稀的吐尔迪·阿洪听到自己完整的录音,他哭了。他说:“我死也放心了。”1956年,当记谱、收集等工作初告完成,这位木卡姆传人含笑离开了人世。

录音仅仅是第一步,记谱和翻译更难。万桐书夫妇在文工团工作,白天忙活一天,夜晚才能着手记谱和翻译。从晚上8点到凌晨3点供电,撂下饭碗小两口便埋头工作,直至停电,天天如此。

记谱不易,需要敏锐的听力,更需耐心。为弄清一句曲谱,往往反复放听几十遍。钢丝与发丝一般易断。稍有不慎,就乱成一团。这就要一点一点从头清理。有时把一团散乱的钢丝理好,要费两三天工夫。过后又对照录音反复补充修订,并深入南疆普查核对。《十二木卡姆》旋律有不少特殊的装饰音,要原汁原味记下来,靠现有五线谱记谱符号不够用。万桐书苦思冥想自创了一些新符号,如“顺滑音”、“吟音”、“手鼓二线谱”等等,这些符号后来被广泛应用。

译词尤其不易。木卡姆歌词大都为察合台文古典诗歌。懂这种语言的人很少。老艺人吐尔迪·阿洪只会唱却不解其意,不唱就念不出词来。只能靠老艺人仔细回忆,力求忠实祖传的原始面貌。同时请精通察合台语的艾尔米亚大毛拉和作家阿尔西丁帮忙,边唱边录,边录边放,边放边念,边念边记。

1956年,《十二木卡姆》的磁带和曲谱被送到北京。根据审查歌词需要再作加工。于是万桐书夫妇与作曲家邵光琛、精通察合台语的维吾尔族诗人尼米谢依提一道,重新走出乌鲁木齐,深入南疆广大乡村,走访了上百位有名望的民间歌手,其中不乏年过百岁的老者。围绕塔克拉玛干转了一圈,万桐书一行或骑马,或徒步,所到之处,备受爱戴。途中他胃病发作,吐过血,曾昏倒在大漠边上。转了一圈儿,万桐书更有底了。还是吐尔迪·阿洪的演唱最为完整,他的演唱声情并茂,酣畅淋漓,或低沉细腻,或高亢粗犷,韵味十足,美不胜收。

万桐书夫妇进疆后一直住在一栋破旧的土房里。在这儿他们记下一套辉煌的古曲,也失去了一个幼小的孩子。他们三个月的男孩,因患肺病未能及时医治而夭折。在这里,他们自己挑水吃,自己生炉子,不计衣食,潜心做事。

他们的劳动受到尊敬。1960年2月16开本的《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由中国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由此拉开了《十二木卡姆》由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

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和资料唱片模版出版。这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万桐书为拯救这部东方文化历史遗产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部被称之为维吾尔族音乐之父的《十二木卡姆》,得以基本按原样保留了下来,为后来进一步对《十二木卡姆》进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字音响、乐谱资料。

曾有维吾尔人这样评价:没有万桐书,《十二木卡姆》就保存不下来。

1957年11月,万桐书(左一)在库车采访著名音乐家司马义·舵卡等

1951年11月,木卡姆普查组在阿克苏采访106岁老民间艺人,了解19世纪民间音乐的情况。(左一为万桐书)

《十二木卡姆》乐谱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也为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1957年以后,万桐书在紧张地整理《十二木卡姆》的同时,还经常深入各地区民间艺术的活动现场,对维吾尔族的各种乐器进行深入地了解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乐器的文史资料、图片,广泛地从历史和现实的考证中,对各种乐器的发展变革,流行区域、演奏形式、演奏技法以及它们与维吾尔族的社会历史关系都作了详细阐述。由于“十年动乱”,这一工作被迫中断,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又着手进一步考证和编撰。从乐器学的观点,论述了维吾尔族乐器从古至今发现、传承、吸收、创新的发展简史,介绍了当代维吾尔族乐器的分类、形制、性能、演奏方法及主要曲目等。这本《维吾尔族乐器》于1986年正式出版。这是继《十二木卡姆》之后的又一珍贵成果,是万桐书对研究民族器乐学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1962-1963年,万桐书还带领中国民歌集成(新疆卷)工作组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与当地文艺工作者共同采集、记谱、歌词译配,完成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民歌集初稿本。

万桐书先生长期在新疆民间采集各地的木卡姆和大量的民间歌曲、乐曲,其中整理了200多首,分别发表在《中国民歌》《中国民歌集成·新疆卷》等书刊杂志,并在北京、新疆等地的广播电台播放。

1982年万桐书先生在哈密采集的《哈密木卡姆》,收入当地文艺家记谱、译词资料,于1994年出版。

四十多年来,万桐书潜心研究民族音乐艺术,在这两部优秀著作问世的同时,还撰写了《一部优秀的民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彩色缤纷的小宝石》等30余篇论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了有关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18个民族的音乐条目和"木卡姆"条目。

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系列活动的“木卡姆研讨会”上,万桐书宣读了论文《搜集整理“十二木卡姆”纪实》,被大会组委会授予“木卡姆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他的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1999年1月又被收入《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并被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2008年3月,笔者在厦门采访了万老,他思维敏捷,言语果断,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新疆成立“中亚音乐学院”,以吸引中亚国家的天才学生,共同把中亚音乐推广到世界,为世界培养音乐人才。

1957年9月南疆《十二木卡姆》普查组在和田录制“十二木卡姆”(左一为万桐书)

1957年10月木卡姆普查组在英吉莎县访问宗教进步人士

1957年9月,万桐书(左二)在去墨玉县夏合勒克乡封建庄园调查途中

1957年9月普查组在墨玉县听艾山·阿洪演唱和田十二木卡姆

如今,90岁的万桐书先生,虽已离开了新疆到厦门和女儿一起生活,但仍然心系"丝路腹地民族音乐"的研究。

吐尔迪·阿洪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的一个贫苦民间艺人世家。年轻时从其父台维库勒阿洪学习南疆喀什、莎车地区的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和维吾尔民间音乐。后来在喀什、莎车、和田等地颠沛流离,以卖艺为生。自1901年始,他在喀什、莎车、和田等地从事木卡姆演唱活动,是能按照木卡姆音乐的三大部分进行演唱的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之一。他演唱的木卡姆,以结构完整、风格古朴、内容丰富而著称。其中融合着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劝善格言。他从事木卡姆音乐演奏达50年之久,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爱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吐尔迪·阿洪从1952年开始,先后在莎车、喀什文工团传授木卡姆音乐艺术。与此同时,他还配合在新疆的民主改革,创作了《天下农民是一家》《友谊》等歌曲,并将其父亲遗留下来的《我的春天、我的花坛》等30多首歌曲奉献给人民。

1951年录制的《十二木卡姆》,是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而1954年是用磁带录音机录制的,两次录制都是吐尔迪·阿洪用沙塔尔弹奏演唱,他的大儿子吾守尔·阿洪用手鼓伴奏为主而录制的。

在1954年第二次录制《十二木卡姆》时,吐尔迪·阿洪不顾年世已高,他以极大的热情无比的自豪,将《十二木卡姆》连续分段演唱了近24个小时,这位如愿以偿的艺术大师、人民的音乐家,在录制工作完成后,仅仅两个月,就与世长辞了。艺术大师吐尔迪·阿洪的小儿子卡吾勒是幸福的,他再也不会像父辈那样为生活而奔波,他后来在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工作,是乐队的卡龙琴演奏员,曾去过西欧各国及美洲澳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做友好访问演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将木卡姆传遍世界。

《十二木卡姆》是人民的艺术,也是漫长历史发展的产物,新中国建立前《十二木卡姆》处于破碎和面临失传的境地。

在“文革”中,《十二木卡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然而人民的艺术坚不可摧,《十二木卡姆》是人民的木卡姆,维吾尔族人民的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是在几千年劳动人民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精华。

现如今,《十二木卡姆》受到党和政府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众多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及广大群众,投入到了对《十二木卡姆》的探索和研究中。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的音乐成果,是中华音乐宝库里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绝大多数曲调差不多都要进行伴舞,尤其是地方性的木卡姆的序曲之后几乎所有曲调都要进行伴舞。麦西热甫是木卡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能够保存下来的一种主要的舞蹈形式。在男女都参加劳动的广大维吾尔农村,成为麦西热甫的主要发展流传地区,在这些农村地区,说唱文学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麦西热甫活动场所是民间艺术家们活跃的技巧表现场所。训练木卡姆人才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老一辈木卡姆演唱家,采用传帮带的形式训练自己的弟子和徒弟。而那些招来的新弟子,需要经过好几年的训练,练习打手鼓和每天背诵古典诗词及歌曲。

为弟子们准备的沙塔尔就挂在墙上,练习达不到要求不准换乐器的,这样可以使弟子们对操起沙塔尔正式学习木卡姆产生浓厚的兴趣。弟子们学习手鼓和歌唱期满之后,经过洗礼才能操起沙塔尔正式开始学习神圣的木卡姆。以后演唱木卡姆就成了他们的终生职业。

乐器的成长与发展,对木卡姆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人民推动了历史巨轮的前进,人民用民谣记录了历史,而木卡姆的原词就是民谣,民谣来源于生活,生活产生了民谣,有了民谣才产生了木卡姆。

广大人民群众是《十二木卡姆》的真正创作者和保存者,而将歌舞乐汇聚在一起的民间麦西热甫,就是培育《十二木卡姆》的温暖土壤。《十二木卡姆》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各种巨大的社会变革,期间,凡是与人民的艺术生活紧密相关的,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精华都被保存了下来。

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是有歌词的大型音乐套曲,丰富而内涵深刻的歌词是木卡姆音乐的主要特征。

木卡姆是在通俗民乐、说唱文学以及有歌舞的麦西热甫的基础上产生的。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造成木卡姆歌词也有所变化。根据时代的不同,人民需要的不同,木卡姆的歌词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多少年来,木卡姆的歌词总是处在变换的状态下,但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都被保留了下来。

在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歌词里面,有民歌也有民间长诗,也有诗人创作的诗歌,在木卡姆中,歌词是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化的,特别是各个时代的诗人,他们的创作直接影响着木卡姆的歌词内容,把人民的呼声反映到木卡姆歌词中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木卡姆艺术的重要特征,木卡姆是人民的艺术结晶。

如今,通过改革发展的木卡姆,不断与现代崭新的维吾尔音乐文化相结合,不断得到繁荣和发展。

为吐尔迪·阿洪父子记录、翻译察合台语唱词的诗人尼米谢依提原名艾尔米亚·伊里·赛依拉姆,爱国宗教人士,故又称艾尔米亚大毛拉。1933年因参加反对反动统治的斗争遭枪击未死,遂改名尼米谢依提,意为半个牺牲者。

艾尔米亚(尼米谢依提)1906年早春的一个黎明,降生在拜城县赛拉木乡特扎克喀嗄村的一个开明的农民家庭。

艾尔米亚(尼米谢依提)的父亲叫伊拉洪,其祖父沙木沙克毛拉,虽然是个农民,但为人真诚,并有强烈的求新意识,使他在众乡亲们中很有威望,在当地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伊拉洪一家生活贫困,他有四个儿子。在其五个子女当中,伊拉洪只能供得起儿子艾尔米亚和阿不都哈德尔接受教育,做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讲,这十分不易。

1930年尼米谢依提开始诗歌创作,起初以民歌体,后来多用严谨的古典格律诗体写作。早期在喀什所写的揭露旧社会贫富悬殊、黑暗统治的《巨大的妥协》,向往自由解放的爱情长诗《智慧的光辉》,均被国民党反动派没收查禁。1942年前后,反动派对新疆的统治变本加厉,诗人采用民间文学题材创作的《帕尔哈德与希琳》、剧本《莱丽与麦吉侬》等作品,借助于蔑视一切权势、追求理想、幸福、爱情和不自由毋宁死的爱情故事,教育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坚持斗争。1942年,诗人写出了激昂高亢、气势雄浑的《伟大的中国》。尼米希依提于1945年参加民族军来到伊犁,投身“三区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写了许多歌颂祖国、歌颂党的诗篇。如《在时代的讲坛上》《无尽的想念》《开放吧,我的花朵》等。他是维吾尔族古典诗歌向现代诗歌过渡的承先启后的诗人。其诗集有:《祖国之恋》《诗选》(维吾尔文)《尼米谢依提诗选》。

尼米谢依提曾先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会委员及新疆作家协会理事。

1955年,尼米谢依提(艾尔米亚大毛拉)参加了新疆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歌词的翻译工作。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优美地全部翻译了《十二木卡姆》的歌词,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宝贵文化遗产。

(本文图片由张永春提供)

猜你喜欢

木卡姆维吾尔族新疆
维吾尔族手艺人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新疆多怪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