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一个范式与安徽实证

2016-11-21朱道才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业化安徽省效益

朱道才,赵 靖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一个范式与安徽实证

朱道才,赵 靖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业工作重点,本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角度构建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等三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产业化效益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评价年间农业产业化效益水平总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皖中地区较高,皖北则偏弱。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效益,安徽省应规范土地流转,实施精准扶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农业产业化;组合评价;效益分析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链条式的一体化经营体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其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革,是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市场理论来发展农业[1]。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制度经济角度,主要由于小农经济的弊端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2];从产业经济角度,其核心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存在一般性发展规律,根本上有利于农业产业水平的提高。中外农业产业化评价研究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方面扩展到产业化效益、产业一体化、产业化规模、产业经济实力、产业化基础、产业科技化、产业化配套等多个方面,评价的对象涵盖从国家、省域大尺度到农业龙头企业具体对象,评价的方法包括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多个方面[3-4]。总之,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化研究的丰富成果,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加速推进,安徽省农业人口出现大量转移,转移人口总数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3,分散式农业经营未能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农业产业内利益联结机制和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本文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04-2014年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数据,采用基于综合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的组合评价法计算分析具有典型代表的产业化发展效益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2 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一个范式体系

农业产业化过程是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各影响因素都对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产生影响,故有必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的多角度考量产业化发展效益,形成较为科学的考核标准[5]。

2.1 指标体系设置

表1 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体系

2.2 组合评价法的选择和具体思路

由于农业产业化效益包涵的内容广泛,有多项效益指标需要衡量,各种指标之间表现出多目标和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多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方法,使效益评价较为准确而全面。从客观赋权角度选取的单一评价方法分别为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组合评价模型为平均值法。具体的组合评价思路如下:首先从各单一方法对农业产业化效益进行得分分析,运用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法检验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如通过检验,再用平均值法将三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最终得到组合评价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效益水平得分。

3 安徽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一个实证案例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道路由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模式开始,21世纪后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渐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要点,并且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2003年安徽省政府制定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规划,基本涵盖全省农业生产的各大产业,其中:种植业占据了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比例,是安徽省农业的主导产业。依据表1各项指标,采用相应方法衡量农业产业化过程所带来的各项效益。

3.1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时序分布

依据《安徽统计年鉴》和调研的相应数据,分别采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计算安徽省考察期内农业产业化效益得分,再采用组合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得分(表2)。

表2 安徽省2004-2014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

经实证检测,各方法通过一致性检验。由组合评价法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且上升幅度较为显著,近10多年来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其中,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分析总体效益构成,可以看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加速上升,农业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深化,对提升总体效益贡献较大。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实现较大幅度上升,专业化和规模化成果显现,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农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比重下降并不明显,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在社会化效益方面,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农民产业化意愿增强,有助于提高农民社会化组织水平。生态效益方面,由于化肥等农业新技术的实施,土地生产能力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助于农业可持续,而同时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土地及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如何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农业产业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阶段来看,2004年至2006年间,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增幅不明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间有略微放缓现象。主要由于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未实现大规模推广,拟培育的龙头企业尚未突破发展瓶颈,力量集聚和带动效应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至2010年,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增幅较快,暂处于加速阶段。主要由于安徽省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规划,从财税、金融、资金、技术和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此外,在全面、超额完成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安徽省政府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政策效果明显,农业产业化效益提升明显。2010年至2014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高速化发展时期。主要得益于安徽省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工程,伴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农业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着有成效,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了协调发展。

3.2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空间分异

依据2014年安徽省16个省辖市的相关数据,采用上文中的评价方法,得出全省各市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值(表3)。

表3 安徽省16市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

从各市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结果可知,农业产业化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省内各地区之间产业化效益差距较大,总体上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其中,皖中地区农业产业化效益明显,皖北地区偏弱。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等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虽高,但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土地集约规模化程度不高,土地生产率优势不明显。该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较高,林牧副渔产业增加值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较低,其农业产业化仍停留在初期简单农业生产和规模集聚阶段,尚未摆脱农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农业产业效益低,农业投入低的恶性循环。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皖中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该地区传统农业人口相对较少,产业化经营参与度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土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皖中地区提高了经济作物种植比率,促进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的优化,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了耕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宣城、安庆等皖南地区农业产业化效益排名处于中等水平,各项效益指标比较适中,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机制分析,可以知道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市场基础服务基础上,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手段,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效益。农业产业化效益受专业化和规模化等因素影响,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效益还深受到城镇化制度安排影响[6]。利用组合评价方法评价安徽省10多年来农业产业化效益,可以看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效益水平差距较大,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异,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提升,促进各地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4.1 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丰富农业农村发展内涵,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深入研究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农业需求的影响,引导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接一链三”,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和产业新业态,拓展粮食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城乡协同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

4.2 制定实施精准扶持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科学编制现代发展规划,优化现代农业和龙头企业空间布局,促进跨产业、产品和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农业项目支持力度,创新应用“自建自管”模式,优先安排联合体各类经营主体来实施;整合涉农专项资金,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集中扶持联合体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细化土地流转设计,通过土地平整和互换并地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农业设备的适用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建设规模生产、规模服务亟须的农田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和集中育秧、仓储烘干、场库棚等配套服务设施,允许平整田埂后新增的农地作为新型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解决用地指标不足问题;鼓励中储粮、各级粮食部门烘干设备、晒场和仓储设施对新型经营主体开放,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不足难题。

4.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突出农业品牌建设引导和服务,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制定企业产品品牌培育规划,突出“有机”、“生态”、“原产地”等特色,鼓励企业申报“三品”认证及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建立涵盖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农村金融、教育培训等粮食产业全过程和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农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快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安全储备与应急体系建设和食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检验技术手段,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发展倒逼机制。

4.4 规范土地流转

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团结;搭建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确保新型经营主体所流转的土地成片,便于进行规模化生产;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和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制度,完善土地流转纠纷仲裁、调解机制,及时、公正地解决各类土地流转纠纷,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7]。

[1]林志达.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及实现形式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9):24-25,53.

[2]袁蓓,傅国华.农业产业化制度形成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3):47-50.

[3]生秀东.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内生性风险与金融支持的困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66-69.

[4]孔涛,闫迎迎,张海珍.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56,360.

[5]蒋永穆,高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路径及动因分析[J].探索,2012(3):105-109.

[6]蒋智华,朱翠萍.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思想战线,2011(4):145-146.

[7]孙正东.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联合机制[J].学术界,2015(7):157-164

[8]夏飞友.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317-318.

[9]宋磊.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性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5):18-21.

[10]黄红球.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3(7):110-117.

[责任编辑:雷红霞]

Bebefit Evaluation of Agri-Industrialisation:A Norm Formand Empirical Study of Anhui

Zhu Daocai,Zhao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 Anhui 233030)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Agricultural Policy.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from the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and evaluat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effeciency with the model of combination evaluation with en⁃tropy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Topsis method.The overall level of efficiency of Anhui Prov⁃ince is accelerated upward trend over the years.The middle region of Anhui is in the higher level and the north is low.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nhui province should standardize the land circu⁃lation,implement precise support,improve public services and promote the merging of industries.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Combination Evaluation;Benefit Analysis

F321

A

1674-1102(2016)04-0042-04

10.13420/j.cnki.jczu.2016.04.013

2016-02-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JL043)。

朱道才(1966—),男,安徽和县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赵靖(1992—),男,安徽和县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产业化安徽省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成长相册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