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
2016-11-21彭定玉
彭定玉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钦州 53500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
彭定玉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钦州 535000)
目的: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为免疫调节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及健康小儿各60例,分别检验两组的CD3+、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 CD4+/CD8+比值。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小儿,同时CD4+/CD8+比值也明显低于正常小儿,这说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机体的T淋巴细胞活动受到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机体有效防御反应下降,因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存在免疫低下的状况,治疗上除常规治疗外对其免疫功能进行适度的调节,能够对病情的改善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肠系膜淋巴结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也称为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为了解本病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我院对本病患儿及健康小儿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60例肠系膜淋巴结患儿均来自钦州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经腹部彩超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14岁,平均3.7岁;对照组60例健康小儿为排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器质性病变等疾病的正常查体儿童,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15岁,平均3.4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者在年龄和性别组成上没有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收集 观察组患儿采血前未采取任何临床治疗,两组均取外周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测定。
1.2.2 标本检测 选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各亚群细胞(CD3+、CD4+、CD8+)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CD4+/CD8+比值。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7.0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方差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细胞免疫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细胞免疫情况比较(±S)
组别nCD3+(%)CD4+(%)CD8+(%)CD4+/CD8+观察组6041.53±6.2127.78±3.3225.16±5.011.02±0.77对照组6055.98±7.3234.69±3.9527.02±4.871.61±0.24 P<0.01<0.05>0.05<0.01
如表1所示,两组CD3+与CD4+/CD8+比较,P均<0.01,说明两组CD3+(%)与CD4+/CD8+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D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痛处多在脐周或下腹部(右下腹多见),晨起及饭后腹痛多见,直接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院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小儿免疫功能低下与本病有重要关联。
人体抵御病源侵袭主要依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起作用。T淋巴细胞是免疫应答中起主导作用的免疫细胞,其中CD3+T细胞反映了T淋巴细胞活化的比例,CD4+T细胞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生长与分化、活化T细胞以增强免疫效应,而CD+8T细胞大多数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对非己抗原诱发的免疫应答具有抑制作用。通常,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保持在一定的比例,维持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平衡[1]。因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体免疫状态和与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小儿比较,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CD3+、CD4+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同时CD4+/ CD8+比值也明显低于正常小儿,CD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机体的T淋巴细胞活动受到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机体防御机制下降。
综上所述,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多存在免疫低下,治疗上除常规治疗外还应对其免疫功能进行适度的调节,从而快速有效的治愈本病。本研究于治疗前对本病患儿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但究竟是罹患本病影响免疫功能,还是本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易于感染本病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 胡海雷,钱泽全,周兴辉,等.12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液学检查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30-2132.
(2016-01-26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