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解析

2016-11-21周健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技工院校职业素养

周健

【摘要】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将来毕业后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部门,因此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德育课程的改革对于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德育课程的不断创新,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 德育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4-02

技工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的技工院校多是注重实践技术的教学,将重点完全放在学生技术的培养上。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技术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渐渐得到关注,通过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学十分重要。

一、德育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从业者的职业品德。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对技术的训练之外还体现在从业者的道德修养上,而对于从业者来说,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德育课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来讲,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进行教育,教材从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出发,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的教学对人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课程为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给学生传授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道德标准,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现阶段德育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德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德育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学校对德育课程不够重视

技工院校长期以来将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作为目标,对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考核都是以技术水平为标准,而对于德育课程的教学更多流于形式,不能给予重视。这就导致了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职业技能达到标准而素质却达不到标准,也使得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严重下降,导致德育课程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对技术类课程雄厚师资力量,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德育课程教学培训,在课程的教授中对于知识的讲解过于浅显,并不能教给学生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德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技工学校的德育教学普遍缺乏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教材上,教材的长期不更新使得德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已经跟不上当前社会的变革,与当下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不匹配,以至于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教育和帮助。二是课程中的理论并没有与实践良好的结合,内容上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没有很大的作用。三是没有针对性,对于不同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而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对于不同专业课程设计都是相同,并没有针对性,以此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四是德育课程的教学还长期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并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技术相结合,也没有带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无法与学生将来就业的职业相结合。

三、德育课程的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技工院校需要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以便于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下是针对德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些对策:

(一)重视德育教学,加强德育课程师资建设

对于德育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对学生技术的培养方面,对于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引起重视。重点建设学校德育课程的师资力量,招聘专业德育教师,教师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定期对教师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只有职业素养达标的教师,才能教育出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

(二)将教学内容与专业良好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就要求德育课程的内容能良好的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将德育课程的教学带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去,将不同职业的职业素养标准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分析,然后有方向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对德育课程的学习中渐渐培养出职业素养。

(三)将德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将来的就业中,因此仅仅有理论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工学院一般都与相关技术企业合作关系密切,可以在对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体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对于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

(四)创新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多还是停留在对于考试的分数评价上,这样的评价方式只能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并不能全面的考核到学生德育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在德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很重要。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德育课程的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帮助。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将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今后的职业相连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2]方居清,房卉. 行业特色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技工院校职业素养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