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和商业流通互动的相关性探析
2016-11-21任秋娟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太原030031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
■ 任秋娟(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太原 030031)◆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消费金融和商业流通互动的相关性探析
■ 任秋娟(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太原 030031)
◆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商业流通的发展。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消费情况看,仍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对商业流通的负面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着重对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良性互动策略,为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消费金融 商业流通 互动 相关性 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流通的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产业,商业流通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性关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刺激消费增长,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发展概述
新时期,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出口与消费,这三个因素共同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经济长期依赖于出口经济与投资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内需、外需的严重失衡,经济结构不合理,致使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日趋尖锐。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地区的消费需求出现了大幅的下滑,不仅使国内投资减少,而且还造成了我国出口额的大幅度下降(郑春艳,201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内投资在短时期内并不会大幅度增加。外部需求不足,投资增长受限,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必须注重商业流通的发展,开辟多种路径推动消费增长,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1990年后,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对商业流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消费金融作为商业流通的助推剂,能够有效刺激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有关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关系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张庆,2014)。首先,消费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流动性约束,刺激居民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其次,在商业流通过程中,消费金融思想得到了宣传,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消费金融对商业流通的影响
(一)消费金融对商业流通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及多年的实践认证,社会消费需求对商业流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交换、分配以及消费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谓商业交换,实际上是生产与消费实现连接的重要桥梁,商业流通一方面受消费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着社会消费。而消费则是商业流通实现发展的基本前提,若消费规模增大,商业流通的规模也会随之增大,反之则减小,其对商业流通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鲁陈豪,2015)。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经济陷入消费不足的困境,消费率与往年相比大大降低,且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消费率达到64.4%,截至2013年,消费率已降至43.2%,与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严重阻碍了商业流通的顺利发展。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激发社会消费内在动力。
(二)消费金融对商业流通的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消费力不足对商业流通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的消费不足原因复杂多样,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都会影响到商业流通的发展。通过对社会居民消费情况调查可以发现,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收入、资产、流动性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居民收入及资产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在短时期内很难有所改变,而流动性约束作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一大因素,可以通过消费金融对其进行有效改善(窦鹏娟,2014)。所谓流动性约束,就是居民在向金融或非金融性机构进行个人贷款来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一旦缺乏有效的社会资金支持,居民的消费行为将会大大降低,因此消费金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这种流动性约束。例如,将居民未来收入转化为即时收入,这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且有利于维持社会消费的稳定性。通过金融市场化的作用,消费需求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矛盾将会大大削弱,保障消费跨期平滑的实现。消费金融对流动性约束的环节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调查计算,平均1元的消费信贷能够拉动1.8元的商品消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孙文章等,2014)。
图1 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性关系
图2 消费金融对商业流通的脉冲响应曲线
图3 商业流通对消费金融的脉冲响应曲线
(三)消费金融促进商业流通的途径
激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金融对商业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多个途径实现。首先,消费金融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保障消费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为居民提供了多个消费途径,尤其是借贷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降低银行储蓄,而且能够鼓励居民通过借贷满足消费需求,进而增加社会商业流通。此外,消费金融能够帮助居民有效应对未预期消费或增加消费的情况,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带动商品消费市场发展。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金融积极开辟供给渠道,对目标群体进行有效划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水平居民的消费需求,共涉及到装修、旅游、家电、耐用品等多个领域,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各个层次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形成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推动了商品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尹丽,2013)。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消费金融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居民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点到面,活跃了商品消费市场,增强了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在商品消费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消费金融在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文化素养,而且将先进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传达给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得到转变,增强消费动力,为商品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障居民便利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支付业务在社会商品消费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计划外消费,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消费途径,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电子商务、网购等消费市场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满足消费需求,并通过信用卡的付款方式提前消费,极大地促进了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常兵兵,2014)。
商业流通对消费金融的影响
表1 指标相关数据(单位:亿元)
商业流通作为我国居民实现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人们的金融意识,而且对居民的消费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壮大提供广阔的途径。
(一)商业流通对消费金融的直接影响
首先在商业流通过程中,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消费活动,增强对金融知识、金融服务以及各项金融产品的认识,进而转变消费观念,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应用,激发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商业流通能够为消费金融开辟更多的应用渠道,将消费金融的服务理念、业务内容进行有效的推广,使人们认识到消费金融带来的便利,增加消费金融业务(卞咏梅等,2015)。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发展,商业流通对消费金融的促进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如某金融公司联手包括苏宁电器、迪信通手机连锁等在内的多个服务商,充分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使人们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扩大了消费金融的业务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金融的有效发展。
(二)商业流通对消费金融的间接影响
拓展商业业态,激发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呈现出多样化、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社会商品流通以新型零售业以及连锁经营为主,或以专营店的消费形式出现,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消费的品牌需求,而折扣店则主要是满足人们对商品低廉价格的需求(郑良芳,2014)。这些商业业态尽管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与发展特征,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却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创新经营模式,增长消费需求。商业流通的经营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做出相适应的调整,体现出鲜明的优越性。当前的商业流通经营模式更倾向于促销、展示等营销方式,这一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消费信息与商品详情;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产生了主动消费动机,成为消费需求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推动了消费金融的业务扩展(郑春艳等,2013)。
开拓新兴服务功能,增加服务性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向享受型、发展型以及服务型转变,这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当前的商业发展更加注重商品与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增添了多项新型服务功能,为人们的娱乐、文化、医疗等需求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也使消费金融的服务内容得到了有效扩充。
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当前,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这对人们的消费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消费更富于文化性,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强大,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商品流通新型消费模式的具体体现。当前,网上消费、网上购物越来越普遍,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新颖性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消费渠道,而且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带动了消费量的增长,成为消费金融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
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互动性的实证研究
(一)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互动关系构建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流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5.3万亿元,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消费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必须对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关系进行准确把握,为社会经济增长服务。在消费金融业务中,短期贷款对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短期贷款作为消费金融的一个因素,探究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性关系。本文选取了2013-2015年共12个季度的数据,如表1所示。
(二)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互动关系分析
通过对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互动性因果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其InCIR与InSCL互为因果(见表2),当消费金融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流动性约束,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带动国内消费率的增长,同时也为商业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商业流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消费金融,在商业流通过程中宣传了先进的消费理念,带动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维护了社会金融市场秩序。此外,本文对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相关性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其脉冲响应曲线如图2、图3所示。消费金融水平提升,商业流通水平也随之提升,且通过该曲线可以发现,在未来时间内,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正向趋势凸显(游春等,2013)。当商业流通水平得到提升时,消费金融也呈现出渐进增长的趋势,且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这种正向影响将会呈现出波动下降态势。这些分析结果都体现了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性关系。
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协调发展策略
(一)积极推动惠民消费
当前,我国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策略,积极促进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带动商业流通,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各项惠民消费政策的实施,更是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首先,要注重提升城市便民服务,与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搬迁、租金等日常消费贷款服务,这不仅能够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能够增加消费金融(罗自琛等,2014)。其次,可适当增加教育培训方面的消费金融业务,为经济困难家庭学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人文素养。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真正的便利与实惠,另一方面对消费金融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高社会消费率,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表2 InCIR与InSCL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创新消费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渗透于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为消费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消费金融将各项业务拓展到网络电子平台,不仅促进了网上交易与网络消费,而且带动了商业流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三)引导绿色消费
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绿色消费的理念,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消费金融业必须充分贯彻落实绿色消费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节能、环保等绿色消费模式的实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应该引导大众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消费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升级。
(四)拓宽农村消费市场
我国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具有强大的消费潜力,为了有效扩大内需,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必须从农村消费市场入手,积极推行惠民政策,刺激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对家具、家电以及农业机械的消费需求逐年增长,然而受消费金融供给影响,这些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农村地区的消费信贷比较繁琐且种类少,限制了农村地区消费增长(周中明,2013)。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调整金融政策,向农村倾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结论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关系,从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进而为商业流通提供广阔的发展途径,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1.郑春艳.关于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互动关系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3)
2.张庆.试析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的互动关系[J].现代商业,2014,17(21)
3.鲁陈豪.我国商贸流通业与消费性金融的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12)
4.窦鹏娟.消费金融公平发展的法律突破路径—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4,9(4)
5.孙文章,李延喜,陈克兢等.消费金融公司与地区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中国软科学,2014,12(7)
6.尹丽.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协调发展的逻辑路径—基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3,36(6)
7.常兵兵.如何实现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互补[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4,4(8)
8.卞咏梅,王品之.小额消费信贷领域中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电商的双赢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8)
9.郑良芳.充分发挥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金融业促进建立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46(8)
10.郑春艳,王阳,张海云等.消费金融与商业流通关系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9(5)
11.游春,李新洁.关于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3,18(5)
12.罗自琛,耿明斋.消费金融需求激活路径及风险服务安全边际分析[J].商业时代,2014,16(20)
13.周中明.对当前我国住房消费金融模式发展的思考和探讨[J].环渤海经济望,2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