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透视的日本文化
2016-11-21□周静
□周 静
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透视的日本文化
□周静
我们在日语学习和教学中,发现日语第一人称代词尽管数量众多,但在实际日本人的生活中却极少出现,受到种种限制,本文拟从日本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来阐述日语第一人称代词在实际生活中受限使用的原因。
二、下面我就从日本文化方面阐述一下日语第一人称使用受限的原因,日本文化里有一个独特而显著的特点,①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日本人会把自己自然而然的看成是属于某个集团的一份子,日本人喜欢合群的生活,更重视集团的共同一致的行动,这种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对于我国或大多数国家的人而言,直接清晰的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传递给听者,是说话者的基本素质,而日本人受传统集团意识的影响,说话时首先考虑的是听者的心情或是听者的立场,甚至要考虑话题人物和听者的关系。日本人认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或多或少都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意志,特别应该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和周边的状况,尽量隐现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感情,弱化自己的思想和淡化自己的情绪,这种抑制和放弃自我,无条件服从的集团意识在日本民众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其来源为日本人传统“家”的思想,这个“家”的范围不单单是血缘关系的意义了,变成了一个小团体,一个小社会,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这个单词的频繁使用就变得张扬而不和谐了,它就像一抹亮色突兀的出现在一件素色的衣服上。让人感觉到不和谐。周到体贴的顾及他人的每一丝情感,谨慎内敛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让听者感受到和说话者为同一阵营的人,对说话者产生好感,觉得说话者是一个优雅有品位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往而信任的人。②日本人人际交往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是“以心传心”,一千多年以来,日本社会一直以集团为中心,因此自然而然形成许多不用言传,仅仅需要某一肢体语言就能淋漓尽致的表达方法,因此日语里“沉默是金”的成语的含义比汉语里的含义就要广泛得很多,汉语里强调“少说为佳,言多必失”,日语里体现出的更多是“对听者的尊重和信任”。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靠喋喋不休的语言沟通,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心领神会,心心相印,日本人把自己腹中语言看作是人际交流的最优质最完美的形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背景台词就足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语言中采取委婉暧昧、迂回的表现形式,第一人称的省略就变得自然而然了,过多的使用反而变得画蛇添足。
三、因此,由于日本固有文化的关系,我们在日常交流时总是强调“我”这个单词,会给听话者一种过于强调自我的感觉让人不快,一定要根据说话的具体场景,说话者和听者的关系选择是否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不能乱用滥用,这样才会处理好与听者的关系,自然而地道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愿望、意志。说出更为地道的传神的日语。(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第一人称的使用特点:我们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初学日语的学生喜欢每个句子前面的主题部都喜欢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达,但事实上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在数量上虽然众多,有正规文献记录的就高达51个,包括普通类、亲友类、商务类和古风类。但在实际语言的运用中第一人称使用频率却非常低,这和我们现代汉语中“我”的使用频率是无法相比的。正是这一奇特的现象,让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对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理解和运用常感到迷惑不解“句子中向听者表达自己意志思想,为什么不添加第一人称代词,不添加第一人称代词会让听者能清晰判断自己的思想吗?会造成误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