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与审美: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

2016-11-21郭艳红马会会

剑南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作家文学

□郭艳红 马会会



空间与审美: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

□郭艳红马会会

研究地域环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就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作家的成长、生活以及创作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总会反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为作家的创作活动提供了物质生活环境和审美关照对象,同时也影响了作家的文化性格和环境感知,作家的文学创作又将外在的地理文化系统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心理空间,而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态也影响了文学创作的区域性差异。

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不同的时代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秩序、民风民俗的演变状况等都对文学创作的视角和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不同层面构成了作品人物生存环境和创作的时代背景。从空间维度上来说,作家的成长、生活以及创作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作品总会反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也会制约、影响着作家的关照视角和创作取向。作家的个体创作反过来又会彰显特定地域文化环境的性质和特征,并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研究地域环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就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建立研究的背景和框架,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中国文学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

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作家提供了物质生活环境与审美观照对象。

从原始初民开始,人类和地理就形成了互动衍生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类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既通常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决定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奠定了地域文化类型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提供了物质生活环境和审美观照对象。

中国领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类型众多,气候气象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圈。山水相隔造成了各地文化交流的阻隔的同时,也强化了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差异所形成的文化地域特色乃至文学创作的地域性,如江西诗派、桐城派、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等等。因此,我们可以从观照不同地域文化对象的角度折射出自然地理系统对文学产生、发展、形成的影响的存在。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地理意象的存在,作家通常会以自然景物作为情感激发物,同时也成为了作品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了文本明显的地域色彩。如李白、杜甫等人的巴蜀诗篇,高适、岑参等人的塞外诗篇等。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地理景观在直观层面上构成了作家创作的地理空间背景。

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作家的文化品格和环境感知。

人类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外在的生存环境,更是铸造人性人情乃至民风民俗等的重要因素,它通过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影响和缔造人类本身的性格气质。就如《晏子春秋》所说“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认为地理空间的相隔,使各地域的民族性格与群体审美心理结构各不相同。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就曾提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木,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学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中国,地理环境与居民的性格气质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我们都有明显而深刻的认识。生活在中原地带的民众,因为长期受农业生产文明的影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喜静而不喜动,性格内向沉稳,安土重迁,平和稳健,好常恶变,知足常乐。所以,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思乡、怀古、叹别、惜旧成为了很重要的思想主题。“乡土”也成为了作家作品的常见的情结。这些同时也折射出了作家或者民众向往平和、安稳、团圆的人生态度。地处边地的游牧民族表现出来的是喜动而不喜静,他们豪放粗犷,勇猛好斗,面海而居的民众又表现出喜欢冒险的个性。

三、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态也影响了文学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区域经济因素会影响作家的写作活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家群体的产生和分布状况以及作品的数量和内容。而这些也是该地区文学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志。从历史发展现实来看,气候适宜居住、土壤肥沃适耕、物产丰富、水资源充足的区域,人口就密集,经济也相对繁荣,作家和作品的产生数量就较多,可见经济的繁荣富庶会促进文化的发达。我们观察中国古代文学的空间分布状态,较长时期关中、齐鲁、中原、东南地区的作家分布密集,作品占的比重也较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农业经济发达是其重要原因。再如现代文学时期,文学发达的地域性也非常明显。“五四”以后的作家大多出身于江浙、福建一带,如鲁迅、周作人、冰心、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茅盾、徐志摩、夏衍、艾青、戴望舒、钱钟书、穆旦、路翎、张爱玲等,是当地的经济富庶和文教发达造就了文学的繁荣。

另外,“政治是影响和制约文学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了作家作品的数量,也直接影响了作家流动的方向和作品创作的内容。”如现代文学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变动,也引发了文学方向出现了重大转折,如二十世纪初的“文学革命运动”。在当代文学的四五十年代之交,由于中国社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家、作家群体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更迭,“解放区”作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体,表现在区域上的特点就是大都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也就是40年代的晋察冀、晋冀鲁豫地区。当然,当时作家的主要构成在地理上的转移与当时提倡的文学方向的选择有关。文学观念也从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向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倾斜。文学创作服务于革命事业,作家及其文学活动与社会政治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在政治地理视阈中考察文学活动、文学的政治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经济意义,也是作家选择创作活动空间的主导力量。

四、作家的文学创作将外在的地理文化系统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心理空间。

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生长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力,不仅仅体现在动植物的生成与分布形态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起着重大的制约作用。自然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间接地也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形成。

德国作家歌德曾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也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即目的),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描写生活环境、展现生活背景,是文学常见的内容和手段,作家创作一旦涉及到环境描写,其所在的自然地理背景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对于意象的选择和场景的构思,从而赋予文本相应的地域色彩。反过来,自然景物及其物理属性触动了作家的心灵之弦,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于是有了作家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有了作品的情景交融,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学文本中的地理形象,经过作家的心灵过滤和情感内化,达到以心感物、物会我心,它就不仅仅是纯客观的外部世界的描写了,他成了作家主体的关照对象和情感的载体,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心灵世界,探寻作家人生体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他们讲目光投向身边的自然山水,从中获取审美感受,同时建构自己的文学形象世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原始的自然形态转化为凝聚着作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精神产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区域文化视阈下的冀东当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HB15WX021。
book=21,ebook=23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