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如古蕃锦的花间集

2016-11-21俞益萍

火花 2016年12期
关键词:温氏李波花间

俞益萍

美如古蕃锦的花间集

俞益萍

《花间集》是一本词选,编者是后蜀的赵崇祚。作者十八人,其中两人是中土晚唐的温飞卿、韦庄,其他十六人都是五代时期的人了。《花间集》共选了五百首词,如果平均言之,十八个作者每人可获选二十几首,但编者独厚温庭筠,他很大动作,一口气选了六十六首,并且把他放在卷首。也幸亏他有此行动才保住了温氏的词作。温非蜀人,又非五代人,却是词坛的“精神领袖”。温氏作品散佚得厉害,如果不靠边远地区的收录,那些婉媚沁人的词都不知到哪里去了!

编者赵崇祚可谓心胸宽大,他也选了李珣的作品,李珣其实是波斯血统。

“花间”可谓“小资”,虽云十分浪漫,却不失其天真质朴。后来仿效的《尊前集》就有些做作了。《花间集》历来有其历史定位──虽然,敦煌资料出现后,《云谣集》取代了它原先“文学史上第一本词选”的老大地位,但《云谣集》的质和量远不及《花间集》。《花间集》仍有其不可撼动的崇高。

《花间集》之所以享誉一千年,当然其优点并不只在“第一本”,而在它是边远的、乱世的、小确幸的、不怎么家国的、只顾一己之私的男欢女爱的小小面貌,自来论者常说“诗庄词媚”,“媚”的好处常是在“庄”得太多的时候,开凿了那么一点小出路。

即使现在,一千年后,蜀中,乃至于整个西南方,如果要论“快乐指数”的话,显然也比中原地区来得高。

一千年来,赞美《花间集》的文人很多,例如陆游,便推其“简古”,我却独钟某位大学者的一个比喻,说花间词“如古蕃锦”。奇怪的是,我从来也没看过古蕃锦。古蕃锦像壮锦吗?或是像某些少数民族的刺绣?但这三个字却字字清楚。“古”指“雅拙”,“蕃”指“生鲜活泼不守规矩,但富于强大的生命力”,“锦”指“华美富丽”。

唐人韩偓有首赞美李波小妹的诗──其实是多事,人家北朝时代已经有人写过诗了。李波小妹没名(却有字),是李波大哥的小辣妹子,也是个左右开弓的神射手。韩偓忍不住刻意要多描绘她几句,虽然她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美丽坏女孩”──其中有句:

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蕃锦红。

麻烦的是,这句诗的另一个版本则作“蛮锦”。我想“蛮”“蕃”音相近,容易互混。要是说“蛮锦”,另有一位唐代诗人也用过,此人叫张碧,不出名,只留下十六首诗,但极为孟郊所推崇。他有一首记游春少年的诗:

五陵年少轻薄客,蛮锦花多春袖窄。

从两位诗人的诗句看来,蕃锦或蛮锦应是色泽艳丽、堆花砌朵、繁复夺目、设计大胆的艺术品,适合俊男美女在游春时剪裁来穿,也可制为女战士的马上戎装,跟中原地区的锦绣端庄矜贵,适合穿在庙堂之上大大不相同。

《花间集》中显示的“山的那一边”,一千年前的西南地方的“远域美学”,是亦正亦俗、亦艳亦雅的。花间诸词之美,美如逸出中原美学之外的一匹古代蕃锦,对于我而言,也颇有“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相识相稔之感呢!

猜你喜欢

温氏李波花间
风从哪里来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花间炫舞
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
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 适合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
篮球赛
马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