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在影视剧作中的配乐分析——以影片《红色小提琴》为例
2016-11-21莫颉
■莫颉
小提琴在影视剧作中的配乐分析——以影片《红色小提琴》为例
■莫颉
在人类艺术生活日益繁荣的今天,不同门类艺术间的互相交融成为了业界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自影视艺术诞生之日起,出于现实生活中人们视听结合的本能需求,音乐艺术便伴随其中。后随着奥斯卡等众多原创影视歌曲奖、作曲奖、配乐奖等音乐相关奖项的诞生,音乐也逐渐成为了相关影视剧作的代名词,在情境结合的背景之下,音乐会使影视画面的主题更为突出,而画面同样也会赋予音乐灵魂与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小提琴凭借其自身优美的音色与高雅的音质成为了众多影视剧作中配乐的首选,本文就小提琴在影视剧作中的配乐进行分析。
小提琴;影视剧作;配乐分析
在不少优秀的影视剧作中会出现小提琴的身影,用小提琴的语言来表达情感,述说故事。影视剧中的小提琴作品一般会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就是主题音乐的应用,在不同的情形下,情到深处时会反复出现,以求作品情感主题的深化;另外就是利用小提琴作品来反映不同地域间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也充分证明了小提琴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无需任何语言就能够使角色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宣泄,使当时的文化得到全面的展示,有时候甚至要远比用语言去解释更加感人至深、清晰可见。
《红色小提琴》是1998年由佛朗索瓦·吉拉德执导的剧情片,该影片以一把极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为主线而展开,记录了它所经历300年的风霜,伴随了几代人的沉浮,除故事外,影片对小提琴配乐的选择也十分精湛,由意大利作曲家约翰·克瑞里诺与美国小提琴演奏家约夏·贝尔合作完成,通过音乐艺术将影片中的不同国度、形态各异的文化气息紧密地串联起来,充分体现了作曲家与演奏家的精湛技法以及对不同时代下音乐艺术风格的准确掌控。由于该影片经典的小提琴配乐,1999年荣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成为了电影史上小提琴配乐与故事完美结合的永恒之作,为后世留下参考的典范。
(一)故事情感解析——世事流转,造化弄“琴”
流过岁月三百年的故事浓缩为一部经典的影片,故事源于一把寄托着爱的小提琴,一位父亲对妻儿的爱,临产的妻子带着未来母亲特有的不安为未来寻求占卜,一副扑克随机抽出的五张牌把此后的三百年渐渐揭开。
在影片第一部分就展现出了生死离别的悲剧,制琴师爱妻因难产而离开,但影片却没有给予他太多伤心的画面,却重点展现了他将鲜红的琴漆涂在琴胎的那一瞬间,同时配以主题音乐,小提琴所演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透着无尽的悲伤,在细节之处有琴弓如哽咽般的停顿,有揉弦唏嘘般的颤动,这一切仿佛都在述说着制琴师内心的无奈与伤痛。之后制琴师离去,画面定格在了挂在屋中的红色小提琴上,小提琴配乐并没有停止,而是越发高亢,预示着小提琴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一段真正抵抗命运的旅程也就此开启。
在之后的故事中,小提琴配乐始终贯穿其中,根据故事情感的不同,音乐风格各异,成为一种爱与生命的象征。如20世纪初,红色小提琴漂泊到中国被典当,配乐主题十分委婉,尽显孤单无依之感。当充满贪欲的当铺老板将镶在琴头上的红宝石钳掉时,小提琴配乐马上奏出了最强音,仿佛一种强烈的指责与抵抗。在社会动荡时期,小提琴演奏家项培为了保护小提琴,最后一次进行演奏时,配乐平实而真挚,表达出他对红色小提琴的爱与不舍。在故事的结尾,鉴琴师莫里兹最终揭开了红色小提琴弓漆之谜,也真是影片的主题所在,那就是爱的传承,最后他将红色小提琴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女儿,使它找到了真正的知音与归属,这时的小提琴配乐温暖而悠扬,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回归与爱的信仰。
音乐艺术的演奏最深层的意义就是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对于影视剧作的情感刻画来讲,仅仅依靠瞬息万变的画面来表达情感总显得单薄无力,而音乐却能时刻捕捉到人类情感的变化,有时这一特质甚至超越任何一种语言,配乐的加入使影视剧作的情感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极易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使得影视艺术不断完善,感人至深。
(二)人文精神解析——跨越时空,风格各异
《红色小提琴》影片故事先后整整贯穿三个世纪,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不同时代下的异域文化特点与人文精神面貌,包括服装、场景、建筑、光影色彩的拍摄等都用心考究,小提琴配乐的选择也充分配合文化特征,格外讲究,使影片表现力更加强烈,并且真实地还原了小提琴这一艺术曲折发展的历程,让人产生心声共鸣。
影片以白、黑、红为主要构图色彩的场景渐渐拉开帷幕,配乐由两组小提琴弱奏的不和谐和声逐渐转向零碎交错的旋律,让人感觉低沉而抑郁,后将镜头转向了一间挂满半成品提琴的作坊中,此刻小提琴神秘而朦胧的音质结合画面真实地展现了17世纪意大利制琴的缩影,条件有限,地方虽小,但仍阻挡不了人们对小提琴的热爱,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影片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奥地利,在一座修道院中,一群孤儿整齐地演奏着小提琴,节奏温暖而明快,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演奏中时而整齐划一,时而又特立独行,像在嬉戏,又像在应答与竞争,这也恰是器乐协奏曲早期的形式,是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再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将小提琴的抒情性与融合性发挥地淋漓尽致,对宣泄个性情感显得有意克制,技巧上也避免出现过分的揉弦与激烈的运弓。
在影片的第三阶段,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吉普赛多位演奏家的表演与生活场景进行快速剪切,吉普赛所特有的舞曲旋律通过小提琴的语言充分展示出来,表达出他们的热情奔放与自信豁达的性格特点与民俗风情。在这一阶段小提琴的精彩演绎进入高潮,而小提琴艺术也在同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即著名的浪漫主义时期,在这一黄金时期,出现了众多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们曾创作出了无数的优秀作品,每一位创作者都具备自身的风格特色,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推向了另一高度。
随后,红色小提琴跟随吉普赛人来到19世纪的英国,在这里遇到了它的新主人——小提琴艺术家波普,他为红色小提琴的完美音色深深着迷,在他手中,红色小提琴焕发出了无限的激情与旺盛的生命力,但由于过度的依赖与放纵,波普没有逃脱堕落的命运,在情感的背叛中失去了爱情,也与红色小提琴最终分离,这一故事也正是伟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原型,小提琴的配乐也正体现了浪漫主义后期的幻想风格,尤其突出个性与即兴演绎技巧。
在最后,红色小提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经历了变卖、典当等多舛的命运,配乐逐渐低沉,也预示着在经历了人间冷暖的沉淀后褪去色泽,回归平凡。
任何艺术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音乐艺术同样也不例外,有自身外在的华丽,也有内心丰富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小提琴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述说了自己的命运,更反映出了人类生活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好的艺术将会被永久传承,小提琴会为音乐艺术注入更多的灵魂与魅力。
[1]罗春柳.影视音乐的表意功能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
[2]黄鹏.影片《红色小提琴》中小提琴配乐的解读[J].歌海,2015(3):82-84.
[3]赵乐.琴系人生——电影《红色小提琴》音乐读解[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117-118.
[4]仇博.电影《红色小提琴》的音乐叙事[J].电影文学,2014(18):151-152.
[5]彭云霞、刘朝.内心的诉说——试析小提琴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23).
[6]曹凡.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J].戏剧之家,2010(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