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当诗读
2016-11-21李四维
文-李四维
把诗当诗读
文-李四维
诗像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
经常有人让我选一些“有名的”“经典的”古诗词,我往往会一脸茫然不知道从何选起。他们所谓的“经典”,意思大概是“很出名”或者“有出名的潜力”。出不出名,居然能成为诗的一个评判标准?
我们从一首诗的角度来看吧:他出生在盛唐的酒楼或者南宋的歌馆,他在上流社会众口传诵众手传抄,他被刻成木板印在宣纸上千金难求,他经历三灾五厄笑看沧海桑田,他只用担心流失、消亡,但绝不会担心被埋没。因为此道中人会到处搜罗诗文,求知若渴。还有专门的文论家,像给士人评定品级一样,给诗评个三六九等。读书人恨不得读遍天下书,知道越冷僻的东西越能显示出自己的博学,哪能给一首诗埋没的机会啊。
诗像人一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有的诗像终南隐士,躬耕垂钓,静静等待缘分,有的诗则像塞北豪雄,铁板铜琶,高调寻求共鸣。没有一首诗不盼望着被人欣赏,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
时光流转,春秋代序,最后到了现代。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时候,屈平辞赋真的还不一定能永远流传,李白自己的作品都流失了不少,剩下的那些也难保没有字句舛误、篇什淆乱之虞。而在今天,那些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诗词,真的能永垂不朽了。不再依赖脆弱的纸张和雕版,现代的信息保存技术可以做到一千年一万年也不会损耗。
然而,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诗词面前。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文化是流变的、可塑的。所以“永垂不朽”不是文化的最好结局,良好发展才是文化的理想状态。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以前,信息就像沙漠中的泉水,无数探险家会不辞千辛万苦寻找它们。如今,信息就像汪洋大海,需要自己找到渠道流入你家的庭院。诗词存在电子数据库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流进人脑中,跟人的经验和感情发生互动,他们才有了生命。
一首诗,怎样才能被大家接受
诗词就像世袭的贵族,从来都是高贵冷艳,关起门来坐等前来拜访的各路名流。如今世道变了,他们还没来及调整心态,就被逼着想办法走进市井之间。我们不得不来探讨一个斯文扫地的问题:一首诗,他要怎样才能被大家接受呢?
首先,最好的路径,是挤进语文教材中,分得一个巨大的流量窗口。但是想进入体制,当然就得出身清白,一红二专,其中种种,无需多言……再加上教材所选古诗词的量也实在太少。现行的初等教育,根本不能让人对中国传统诗有一个大体上的基本的认识。那些好不容易混进了课本的诗词,又面临着另一种危险:他变成了考试内容,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就失去了“情调”。(为什么好端端一首诗词,放在课本中就没情调了?因为读者的“情调”不在诗词本身上啊……)
还有一条路,靠着一个人物或者故事出名,这条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很奏效。“风萧萧兮易水寒”因为荆轲的故事而妇孺皆知,“人面桃花相映红”因为崔护的爱情故事而脍炙人口。至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这些就不用说了……不过这么搞的风险是,人们会更关注这件事情,而忽视诗。最惨的例子是《桃花源诗》,陶渊明为他的这首诗编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导致的结果是,现在谁都知道桃花源,而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还有《桃花源诗》这首诗——本来诗才是作者的重点啊。
再有一条路,靠着傍上大V出名——这位大V可能是古代的大人物,可能是现在的网红,也可能是古代的人物被现代人拉出来做网红(最典型的是纳兰性德)。比如“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被网红引用过一次就传遍网络;再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很普通的两句口号,但是因为跟林则徐这样的大人物挂钩,就非常出名。“我有一瓢酒”出自韦应物的一首五律,“苟利国家生死以”出自林则徐的一首七律,然而有几个人会去读全诗。
一首诗被当成诗来读,简直成为奢望
怎么就没有一首诗,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出名的呢?因为,大家读诗的场景,往往并不是真的在读诗。诗词在人们在看影视剧、新闻报道、段子的时候,被偶然看到。诗词成了酱油味精似的佐料,失去了被当做一道菜的资格。一首诗被当成诗来读,这么一点可怜的要求,如今简直成为奢望。
其实从一个诗人或者一首诗的角度来说,“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我们和我们的这个世代很快会过去,他们则会伴随着人类文明一直留存。社会的浮躁与低俗不是恒态,诗词终究会等来一个又一个知音。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呢?
只要是个识字的中国人,恐怕没有谁不曾读过古诗词。如果把凡是读过诗词的人都看作诗词的读者,那将会数以亿计。我觉得曾经发自内心的欣赏一首诗的,才能叫做诗词的读者。而会自发地去特意找诗词来读的,才能叫做诗词爱好者——不管这么比例是多么小,这个人数也还是很可观的吧。这么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该怎么读诗?
可悲的现状是,除去极少数真正窥得门径的,能被划分入“诗词爱好者”的这些人,他们读诗的途径和姿态,跟所有的诗词读者都是一样的。他们入门之初就深受环境影响,把诗不当诗读。从回答考卷上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到在地摊读物上孜孜不倦地探索诗词背后的故事……诗词阅读搞得活像电视选秀。
诗词入门,先别去关心有无名气
说到电视选秀,不得不提一下跟诗词有关的电视节目。我参加过两个电视节目,河北台的《中华好诗词》和中央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知道我的人,通常也都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这样的电视节目当然很好,给诗词包装,迎合大众的趣味,既能调动现有普通诗词爱好者,又能为诗词争取更多的爱好者。
但是,一切的包装,我希望最后能够落到诗词本身上。不要求人人都能通格律明训诂,但是能对诗词的基本形态有个简单认识这不难吧?有的读了诗词会有自己尝试创作的冲动,他们由于缺乏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往往让行家哭笑不得。画虎要画得虎虎生威这不容易,但是老虎有一条尾巴四条腿这种程度的常识咱们还是要讲究的吧……
诗词爱好者们真的太需要基础的入门引导了。具体怎么入门,本文无法详述,但是我可以在此指出咱们从哪里开始:入门,就从别去关心诗词有名不有名、经典不经典开始,从除非影响到内容否则别去关心什么诗词背后的故事开始。
对那些希望能享受诗词中美妙乐趣的朋友,我推荐大家选读两套丛书中的诗词集。首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这里面的诗词集大都是经过名家的选注,他们讲解的眼光和角度比地摊上的诗词鉴赏还是靠谱多了,是初学者非常合适的读本,我建议人人都买三五本放在家里;然后是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这套丛书中的诗词集,立足学术,校勘、注释比较详备,没什么多余的话,比“读本丛书”稍难一些,但是坚持读下几本,文学水平一定能有极大的提高。
写完上面的话,突然想起杂志的约稿本是要我讲讲自己,讲讲我爱好诗词的“高雅情怀”和学习诗词的“感人故事”……说实话,那些真的没什么可讲的啊。我既不是什么公众人物,又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我的事情哪有什么值得让大家花功夫来了解的。更何况我的原则是,能讲道理就不要讲情怀,能讲知识就不要讲故事。我钻研诗词多年,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点心得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倒是可能有一些裨益吧。
责任编辑:赵涛
E-mail:5437379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