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综述

2016-11-21钱苏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探索

钱苏宁

内容摘要: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同伴反馈指学生以书面批改、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同伴写作初稿进行评价和修改,从而更直接地观察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学习他人长于自己的优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同伴反馈的相关研究,尝试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英语写作课堂同伴反馈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同伴反馈 国内外研究 探索

同伴反馈指学习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尝试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以书面批改、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同伴写作初稿进行评价和修改。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他人长于自己的优势,逐步建立读者意识,并努力完善最终稿。若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增强其写作信心,培养其交际意识,促进积极和谐的写作氛围。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回顾同伴反馈在国内外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总结专家学者在此领域取得的已有成果,为今后的同伴反馈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探索和展望,为更好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一、同伴反馈在国外的相关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写作中的同伴反馈逐渐在英语作为二语教学(ESL)领域中被人所重视。学者们对同伴反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分析学习者对同伴反馈的态度;(2)同伴反馈的类型分布;(3)如何培训学习者进行同伴反馈;(4)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有机结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Jo McDonough和Chistopher Shaw认为在反馈过程中,除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还可以挖掘其他人的参与能力。鼓励班级其他学生参与进来,创造一个共同合作的学习环境。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同伴反馈是无法发挥它们的功效的。所以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监控十分必要。Lynn M. Goldstein也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要通过沟通,才能加强教师反馈,保证同伴反馈的有效性。

Nelson和Murphy发现学生的确会在修订稿中使用同伴反馈,但是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群体的合作环境。学生会选择性地使用同伴反馈,并且认为本身就是语言学习中的同学没有足够的资格去评判他们的文章,对同伴反馈产生的不信任现象十分明显,同伴反馈采纳率低也不足为奇了。

为了解决同伴反馈采纳率低的问题,Hui-Tzu Min训练学生在进行同伴反馈的时候给出更加具体的评改建议,同时总结出四点能够促进同伴反馈的指导方向:认清作者写作意图,指明问题所在,详细解释问题,做出具体建议。另外还指出,师生个别会议也有所帮助。这种培训不仅使同伴反馈更加具体、更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同伴反馈的给予者也能从中提高写作技巧,建立自信,深化语言习得程度和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写作者也逐渐学会多角度地处理写作题目,并且扩大词汇储备。

对于同伴反馈给出的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Gayle L. Nelson和Joan G. Carson通过观察汉语使用学习者和西班牙语使用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课上的表现,发现学习者更倾向于直接指出作文中错误的负面反馈,而且认为简单地对语法和句子层面的评改是无效的。学习者不满足于停留在句法表层的修改和反馈。Trena M. Paulus也发现学生对作文的自我修改大多停留在表层形式,教师和同伴反馈之后的修改则可以深入到意义层面。并且,多稿修改可以提高作文整体质量。

E. Gathrine Berg为了研究经过培训的同伴反馈是否可以调整学生修改作文的类型,提高写作质量,将46个学生分成2组,对其中的一组进行同伴反馈的相关培训,另外一组作为控制组没有进行培训。修改作文类型分为修改作文的内容意义和修改作文的形式两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培训的同伴反馈会对学生修改类型和作文质量有积极影响作用,从原来只注重表层修改逐步过渡到注重意义层面上的修改反馈,能较好地学习者改进作文修改的深度。

二、关于同伴反饋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的研究起步虽晚,但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而深刻的研究。从英语学习的纵向延伸性来看,Tsui,Ng,2000着眼于中学教育,杨敬清、王翔等学者立足大学本科教育,景晓平则对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大学英语学习情况的横向分布研究来看,刘永厚观察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同伴反馈,和孟晓等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展开调研,这些研究成果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认知行为角度,有学者认为,同伴反馈机制有别于“终端反馈”,完善了反馈机制体系,即时或是提前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偏差,灵活调整师生双方的认知过程。这一机制符合当前呼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龚晓斌认为,在同伴反馈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协商逐步完成并优化了写作任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和自助的交际法写作模式。

莫俊华通过研究证实,同伴反馈可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但也同时发现大部分的同伴修改都属于表面变化。王翔发现通过相关训练后,学生完全可以掌握互改的技巧,反馈时不再只限于语言问题,可更多的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方面发现问题,提出比较具体的建议,增强学生对同伴反馈的信任。

孟晓指出,同伴反馈可以促进学生对同伴作文提出修改的内容结构方面的错误和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的比例差别明显缩小。学生们对同伴反馈持积极态度,这说明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积极的实际操作意义。

至于同伴反馈的采纳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是一种有益的交流方式,但对其可靠性表示怀疑,所以对于同伴反馈,学生有时接受,有时不予采纳。Amy B.M. Tsui在香港的研究发现,有的学生对教师和同伴反馈的采用率都很高,有的对教师反馈的采用率明显高于对同伴反馈的采用率,有的对同伴反馈的采用率非常低。所有的学生都偏爱教师反馈,认为教师反馈更具有权威性;对同伴反馈采用率十分低的那部分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是无用的。戚焱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学生更加重视教师反馈,教师反馈比同级反馈更加有效。虽然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数量相差不大,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学生写作能力不同,对作文的修改方式也不同。

Yang Miao,Richard Badger 和Yu Zhen意识到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课程设置学校文化以及班级人数限制的影响下,对于写作反馈的提供也是有限的。在中国某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更傾向于采纳教师反馈,并且只接受教师反馈的实验组得到的提高要比只接受同伴反馈的实验组更大。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同伴反馈意味着学生有更高程度的学习自主权。胡越竹从性别、性格、学习水平等多角度研究学习者对同伴反馈的接受程度和同伴反馈的有效性,建议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同伴反馈的合作对象,尤其要照顾到低水平学生和内向学生,才能到达减轻紧张情绪,促进教学提高的目的。

三、探索和结语

笔者在一所普通工科类院校执教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写作是教学大纲规定讲授的重点部分,也是学生强烈要求重点训练的环节。写作对期末考查、四六级考试以及将来从业工作意义重大,实用性强。所以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必然任务和挑战。笔者尝试采用Hui-Tzu Min的培训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同伴反馈训练。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试用同伴反馈教学法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讨论修改过程。在期末前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同伴反馈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认同并愿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采用同伴反馈这种形式,他们认为同伴反馈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通过阅读评改和讨论同伴的作文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拓宽写作思路、改善写作手段。并且通过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写作成绩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大量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探索可以发现,同伴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积极贡献的确不容忽视:可强化学生阅读作文时的读者身份感,增强学习者对自己优势劣势的认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文本体裁交际应用意识。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特别是在经过培训后,在同伴反馈的过程中会对写作修改类型和作文质量有积极影响作用:从原来只注重表层修改逐步过渡到注重意义层面上的修改反馈,逐步建立读者意识,强化交际能力。另外,为提高同伴反馈质量和采纳率,有必要对学习者进行清晰的同伴反馈培训:认清作者写作意图,指明文章问题所在,详细解释问题缘由,提供具体修改建议。学习者不但要修正错误,更要对可取之处进行正面反馈,进而鼓励同伴,增加写作自信,促进建立良好健康的写作教学氛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效应的实证研究”(批准编号:YGJ15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