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

2016-11-21黄宇维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接受美学

内容摘要:爱情自古乃人类美感之追求且恒古不老话题,中西之间爱情文学无论在表达方式、意义内涵还是情欲诉求都差别大而又互动缺乏。中西之间均将爱情视作美好,而探其美之差异不仅为比较文学研究有益并对中西爱情审美文化研究提供另一条视界。本文利用接受美学探析中西爱情文学中美的衬现,分析其差异以期促进比较文学研究、跨国交流。

关键词:情美 接受美学 比较文学

一.引言

中国“爱情文化”博大而深邃让众多欲了解中国文化的异域文化人深感头痛,尤其是中国女性深深在中国古典爱情文化中孕育,向往“美丽爱情”而乐此不疲。但爱情虽为两性共同参与之活动,在长久以来,女性一直没有话语权。中西之间虽然都经历男性为主导的时期,形成众多以男性为主的爱情文化,但女文人在她们诗歌文学中充斥着女性对爱情之美的书写,却又因中西之间审美文化之差异,让中西爱情美的交流受阻。

二.文学爱情美之接受分析  接受美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理论。由德国文艺学教授Hans Robert Jauss 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就是以人为主观能动的艺术经验为主的审美经验,它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接受美学指出,任何接受者在欣赏任何一部作品之前,在其认知视阈中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期待视野,满足之后才能迎合受众的审美情趣。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限制结构。作家对于文学爱情美的创作,往往需要先被读者理解才能进一步审美。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假设的期待结构,是因为接受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就或多或少的已经有了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在品爱情文学之美中,不同的时代﹑地区﹑经历﹑甚至是不同人之间,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就会理所当然的导致不同理解,领略美意或是无法理解。审美体验则是要求受众首先在满足期待视野的情况下,即在理解的情况下从事评、品、赏某作品的活动。在重点强调品美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情趣,使其得到审美体验。面对爱情文学之美,受众就会领略到文学爱情中寓情于景,直面抒怀等纷纷之美。

接受美学核心两个概念指出中西方理解方式、思维模式、审美不同造就文学家特别是心思细腻的女作家的写作技巧、作品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一代名媛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爱情文学代表语言明快含蓄,意境深幽剔透,音韵婉转可人使其艺术审美境界达到相当高水平,她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女作家,也是难得一见的将爱情之美用女性视角展现淋漓精致的人。而西方另外两颗璀璨之星---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和艾米莉·狄金森均有鲜明的艺术色彩,结构精美,格律严谨,语言富有张力。

三.文学情美之对比辨析

爱情虽是人类共有之物,然中西方文化地域差异大,理所导致文学中爱情美的同中存异。长久以来,中外文学史体现的大部分为男性话语权,而中外女性对美丽爱情之向往却从未停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及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艾米莉﹒狄金森中《我一直在爱》:

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 ..... /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论证...

直白大胆,抒情直述成为西方女性对爱情美丽向往的一大特征。“我一直在爱,”放弃女性相对男性的“被动”,将西方文化中,爱情无差别,追求不男女的“主动”之美体现淋漓精致,丝毫不逊于男性。据统计迪金森留下的上千首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多达300多首诗,与东方爱情文化中少有的女性对男性爱情主动权的“叛逆”意识。相比之下,李清照的词中:

《醉花阴》:《一剪梅》:.........                                    莫道不消魂,面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含蓄委婉,寓情于景一直是中国女性爱情文学的主旋律。作为中国爱情文学的女性代表人物----李清照在抒发对丈夫的爱恋时,多用“残风”、“愁雨”或与“黄花”进行类比等一系列意象来抒情。《醉花阴》中通过重阳佳节为夫妻离别的凄美的爱情美埋下伏笔,李清照为了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守相依,用“瘦”这个字深刻刻画了自己的凄切相思。

此外,《一剪梅》中“一相思,两闲愁”、“ 下眉头,上心头”对“情愁”进行细腻描述了一位闺楼“怨妇”打发孤单岁月,病用女性细腻手法标书了对爱情向往,将中国爱情美描述更加凄美,体现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情美体现方式的魅力。此时女性不再是一个没有独立思维、没有独立情欲的男性附属物,而是一个将自己的思念、爱欲用自己独立的女性意识为视角体现出来的独立个体。

勃朗宁夫人作为另一位代表人物,其《十四行诗》犹如色彩浓重的西洋油画,深情重意更加印证了“西方表现婚恋题材的手法是开放的,笔调直率,大胆铺陈”这句话。由44部诗歌组成的《十四行诗》构建成诗组,一步一步表达自己爱的信仰,一步一步从消沉到振作、从由于到舒畅、从自卑到自豪逐步走向了“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

……….听,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

………. 爱呀,让我只爱著你,就算数了吧!

清晰可见,在爱情美的诠释上,李在词中利用一个多愁善感、欲说还休的形象,正式她的婉转愁怨的方式渲染的东方美丽的爱情打动了一千年来的读者。而勃朗宁夫人步步深入的方法把西方女性对追求平等爱情的热情奔放跃然纸上,倾倒一个半世纪的男男女女。中西方爱情诗歌叙述情美得方式迥异,由于中西诗学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和发展的,二者对共同的情诗审美问题的回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差异。中国文化中模糊性随处可见,这也成就了中国文学中爱情之美的不确定性,让国人赏心悦目,却又捉摸不定更加吸引读者让其主动去猜、主动去想。很多时候,读者读下来除了一幅美丽且很有画面感的美景外,更多的是模糊,而这种模糊感除了用心领神会来描述读者的体验这种美(审美体验)以外,很难找到其他词,也从侧面证明中国读者早已被这种文化传统渲染而习惯(期待视野)。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作家,从她们独立于中国男性将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追求爱情的情感利用多项意境描绘成一幅美丽图画,而图画本身带有充分的模糊性,需要读者主动参与、互动并互相作用才能到达审美。与此相对的是,在西方世界中,女性為了更加体现要与男性等同的欲望,于是将诗歌中的话风锋利化,以谋求与男性等同的爱情文化美。与中国文学作品迥异处体现于,它更多是将具体地直接抒发强烈的爱情,将作者心中爱情美直观的表现给读者,让读者直接性感受到情美的强烈(审美体验),这与西方长久以来文化背景相关(期待视野)。勃朗宁、狄金森在自己的诗歌中,一贯将直率清晰地表达展现于读者,读者不需要过多思考,便能直观的体验到她们热烈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中国思维传统不太重视对对象进行条分缕析,而是更加重视主题独特的经验、主客观之间的互相作用、从整体上直接把握对象,同时看重整体的浑成和圆融(乐黛云 2014)。李清照在细腻描述爱情之凄美时,将“残风”、“愁雨”、“黄花”等一系列意象整合融成一幅完美的景象,一环扣一环使其任何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以免破坏整体的凄美爱情的品赏。与西方审美方式迥异,形式逻辑在西方思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上,强调逻辑因果从陈述到证明的过程,一步一步的进入最后主题。西方文学两大女性代表作家---勃朗宁、狄金森均在其作品中一步一步将爱情论题引向深刻,一步一步的论证自己作为女性主义代表对爱情追求。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同时也导致了各自代表女作家书写情美的方式方法不同。而中国学者大多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过于简单的认为中国女作家对爱情的美丽描绘不过只是延续了中国女作家长期以往的含蓄、内敛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方法,相对而言西方却大胆直率,企图彻底将内心最强大、最热烈的情感喷发出来以求打动读者。含蓄对直率、内敛对热烈是两者表述方式的文化差异(期待视野)的表层差异,更加深层的差异更加体现于中国文学将情美更加侧重于整体把握与读者互动相结合,从而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模糊却又完整的一幅美画(审美体验)。西方女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讲究一步一步的推向主题、逐步论证以期达到高潮,让作者心中激流通过作品以尽可能最强劲方式涌向读者从而打动读者(审美體验)。中外通婚联姻逐渐频繁,但是巨大文化差异,让众多中国女性时常将西方男人的率直当成无理,而西方男性也对中国女性之似水柔情不得其解。中西交流最大困难在于双方期待视野和审美体验差异大,因此在意义表达方式上为了做到互相理解,就需要通过一定程度上“归化”予以表述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米丽娜.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的女性意识比较[J].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2):34-36.

2.洪明. 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57-59

3.黄宇维,刘金明. 广告翻译的接受美学取向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版).2013(05):128-130.

4.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乐黛云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接受美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的可能与必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