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传承保护 谋划创新发展
——上海戏曲院团2015年非遗保护发展工作回顾

2016-11-20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沪剧院团剧目

上海从来就是戏曲演出繁荣兴旺的水陆码头,南北戏曲艺术在这里争艳斗妍、融汇交流,历史上一直被称为中国戏曲的半壁江山。2006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沪上多个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册。作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责任单位,本市戏曲艺术院团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2015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戏曲艺术院团非遗保护的工作进一步深化,在传承优秀经典剧目、综合艺术开拓创新、激活演出市场和加强艺术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重要突破,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高度评价。

优秀经典剧目学习传承重登戏曲舞台

剧目是戏曲艺术诸多表现元素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各个戏曲剧种都产生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优秀经典剧目。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剧目中相当一部分已绝响舞台多年,有的甚至频于失传湮没。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开展对各剧种优秀经典剧目的学习、传承和抢救。

上海京剧院重视传统戏的挖掘整理,去年推出经典传统剧目《大名府》。该剧是南派京剧中的重要剧目,剧本经潜心整理后获得文化部“三个一批”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他们强调“活态传承”,鼓励和支持老艺术家以“名家传戏”、“收徒传艺”等方式,进行系列展演,还组织“尚长荣三部曲”的青年版传承。《曹操与杨修》青春版由尚长荣任艺术指导,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授课排练。青春版推出后,获得各方好评,称赞该剧历久弥新。此后,剧院又启动了《贞观盛事》青春版的传承工作。同时将《廉吏于成龙》的版权出让给文化部“三个一批”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项目,让全国范围内的戏曲院团都可以无偿改编使用。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整理复排了沪剧现代戏经典剧目《芦荡火种》,推出了明星版主演程臻与青年版主演95后洪豆豆等两组人马分饰剧中角色,8月1日建军节在沙家浜部队诞生地江苏常熟举行了“铁流东进、鱼水深情”沪剧《芦荡火种》复排首演;随后又举行了由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市剧协、剧院共同主办的“扎根基层,传承经典——沪剧《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座谈会”。为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解洪元百年诞辰,11月又改编整理了由青年演员群体主演的解派名剧《借黄糠》,举办了“解派”艺术专场,召开了由上海剧协、剧院共同策划主办的“申曲传奇路·洪钟开新元”——沪剧“解派”艺术传承交流与学术研讨会。

上海越剧院重塑经典,殿堂版《红楼梦》升级归来。16年后,经过重新制作包装的《红楼梦》,升级为殿堂版强势回归大剧院,推出由越剧表演艺术家领衔主演的“名家版”以及优秀青年演员传承演出的“青春版”,去年还复排了越剧传统经典剧目《玉蜻蜓》和《双珠凤》。

上海昆剧团复排打磨《十五贯》、《宝钗》、《琵琶记》、《妙玉与宝玉》、《醉打蒋门神》,上海淮剧团改编推出了《忠烈门》、复排《文母梳发》等四折折子戏,上海滑稽剧团的《行善-缺德》都在经典传统剧目的学习传承上花了很大的力气。

戏曲非遗保护项目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当前对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艺术不同于博物馆陈列的历史文物,不能锁在紫檀木玻璃柜里静态保护。它的生命力在于和观众的紧密联系,在于不断进行的开拓和创新。对沪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项目的保护,只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拓和创新是对上海戏曲艺术最有力最有效的保护。正因为这样,上海去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把对戏曲艺术剧目建设的开拓和创新放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

素来以擅演古装才子佳人戏著称的越剧在反映现实生活、紧贴时代脉搏的现代剧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上海越剧院去年12月推出的新创大型当代越剧《燃灯者》取材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的先进事迹,多方位地勾勒刻画出一位深情善良、忠诚执着、坚定进取、不畏困难,具有精神信仰与人格修养的当代优秀法官艺术形象。《燃灯者》的创排除了为男女合演开拓题材,推动、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之外,也是一次弘扬正气、树立当代先进榜样的艺术实践,体现了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和邹碧华生前战友与父母妻子观看首演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沪剧一直擅长写家庭戏,写抗联艰苦斗争的《赵一曼》曾因此被认为不适宜沪剧表现。长宁沪剧团却认为,对剧种的题材不能故步自封,要敢于突破。但在艺术处理上又要发扬剧种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沪剧的特点,《赵一曼》的编导扬长避短,以写情为主,以很大篇幅刻画她的慈母心肠和爱子柔情,使赵一曼的舞台形象更富艺术感染力。这个新剧目于去年2月初首演,得到各方面好评,10月参加了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文化部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全国巡演,又作为上海地区仅有的两台优秀剧目之一入选,先后赴崇明、宜宾、宁波、杭州、太仓、常州等地,演出十分红火,年底又来到北京,在长安大戏院引发了当时十分感人的演出场面。中国剧协、上海剧协专门举办了“沪剧《赵一曼》晋京演出专家研讨会”。

越剧《燃灯者》和沪剧《赵一曼》这两个原创新剧目都被列为2015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得到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上海昆剧团青年人才创排、根据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改编的《夫的人》,定位“用中国最传统的戏曲语言去诠释世界通用性的符号,巧妙嫁接,为中西方文化跨界交流做贡献”。该剧参加首届小剧场戏曲节,开昆曲创新样式先河,为实验昆曲摸索新的道路,并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上海沪剧院反映甲午战争历史风云的大戏《邓世昌》,自前年首演以来修改数稿,经过反复打磨和论证,综合艺术不断取得突破。在2015年11月进京展演中获得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和北京专家、观众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以当代意识当代视角打开戏曲历史剧创作新格局的优秀剧目。这个戏还应邀走进京城军营,在解放军装备学院进行了演出交流。

上海戏曲院团抓住不放的近年来新创剧目还有京剧《春秋二胥》,昆剧《景阳钟》、《川上吟》,越剧《甄嬛》(上下本)、《双飞翼》、《铜雀台》、《风雪渔樵记》、由四折独立小戏串成一体的《唐明皇与杨贵妃》和淮剧《大洪流》等,这些作品在创作实践中打磨加工,艺术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在演出市场深受欢迎,常演常新,2015年共上演150余场。

增加演出普及推广提升上海戏曲影响力

当前戏曲非遗保护工作的另一个关键是挖掘潜力,增加演出,努力提升上海戏曲在观众中的影响力。2015年本市戏曲院团在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活跃演出形式、普及推广戏曲艺术,送戏到基层社区农村方面也作出了新的努力。2015年,戏曲中心所属院团共完成演出6519场,演出收入达4744.74万元(含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41个,其中国家级奖项5个。另有2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文化部的资助。

上海戏曲院团的一些重大演出活动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由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京剧院、上海剧协等承办,在京沪两地共推出9场演出,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周信芳全集》首发、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观摩、戏曲人物画展等重要活动。周信芳旅居海外的子女回沪全程参与。这一活动为麒派艺术及海派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戏曲中心于去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新剧目北京展演”,集中展演了近两年上海新创的6部戏曲剧目,其中包括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春秋二胥》、昆剧团的新编历史剧《景阳钟》、沪剧院的新编大型沪剧《邓世昌》、越剧院新编古装剧《铜雀台》、淮剧团的革命历史淮剧《八女投江》、评弹团的评弹音乐剧《芦苇青青》。向北京观众、专家、媒体展现出上海近年来在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在北京引发较大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晨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也刊登播送了展演相关的大篇幅重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等观看了演出。

戏曲中心还于12月1日至6日成功举办了“戏曲·呼吸”2015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来自上海、北京、泉州、台北等城市6台剧目的演出,在沪引发观众、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和省市级17个专业奖项、由宝山沪剧团创作演出的沪剧《挑山女人》于10月26日三度进京,第200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成功呈现。

各戏曲院团根据自身艺术样式特点,激活演出样式。一些优秀剧目演出的分为经典版、驻场版、巡演版,并确定各版本的年度基本演出量,以不同版本适应不同演出条件,满足观众的观演需求。上海越剧院敢为人先,戏曲驻场首次试水。2015年三、四月间,《双飞翼》、《玉簪记》与全本《甄嬛》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连续演出23场,尤其是19场全本《甄嬛》的演出,推出了“明星示范版”和“青年版”三组阵容。此举不仅创造了几十年来新创戏曲剧目的连演纪录,更是勇敢迈出了“戏曲驻场演出”的破冰第一步。据统计,戏曲中心所属各院团经典版剧目约110个,年演出量约为250场;驻场版剧目15个,年演出量约为120场;巡演版剧目约80个,年演出量约为400场。

各戏曲院团还进一步探索戏曲与高科技的融合,扩大戏曲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戏曲中心去年组织专家,完成了拍摄10部戏曲3D电影的论证。首次进行了电影拍摄的公开招标工作,完成了昆曲3D电影《景阳钟》、越剧3D电影《西厢记》的拍摄工作,两部影片将于2016年公开上映。

很多艺术院团把演出的基点放在基层、社区和农村。戏曲中心所属院团共完成校园社区公益普及推广演出及活动2032场。昆剧团新增“昆曲双百场进校园进社区”项目,其中“百场昆剧进校园”已作为“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的子项目,通过上海市市级财政项目预算重点评审。沪剧院的“沪语训练营”弥补上海话的语境缺失,让孩子们接受家乡戏的熏陶,期期爆满。京剧院加大公共文化配送力度,配送社区指导员3个,配送次数49次,在上海及外地开展京剧推广讲座17次。淮剧团历来重视与社区、学校的文化共建,多次送戏、选派辅导员进社区。评弹团完成社区演出逾800场。上海戏曲学校在开展京昆和越剧“通识教育”方面积极链接社会,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上海沪剧院、长宁沪剧团去年分别获得了上海三下乡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长宁、宝山沪剧团还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国家部委评为2015年度全国服务社区服务农村的双服务先进集体。

上海剧协作为专业协会,在戏曲的传承保护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初现成效。推出了“四季品剧”和“上海中青年戏剧家中华戏曲传承传播讲演”系列;与宝山文广局共同创意策划的“宝山大剧荟”,邀请上海京剧院、昆剧团、越剧院、宝山沪剧团等将传统及当代戏曲经典剧目首次亮相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与上海沪剧院共同策划推出首届沪剧艺术节,扩大“上海的声音”在民间的影响力;推出《上海戏曲传承与发展状态报告》,对上海近年戏曲传承保护状况系统梳理总结,提出对策建议。

以非遗保护工作促进院团艺术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对上海戏曲艺术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本市各戏曲院团越来越重视对艺术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和造就,去年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上海昆剧团率先落实推出“昆曲学馆制”,受到全国戏曲界高度关注和效仿。这一项目以“活态传承”为理念,以“宗脉延传、承戏育人”为目标,通过3年系统学习,实现传承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的教学目标。自2015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以来,在聘请上海现有一批国家级昆曲大师教学的同时,又邀请侯少奎、张继青等全国各地昆剧名师来上海教学,吸纳各家精华,传承昆曲经典。去年已启动传承《金雀记·乔醋》等30出经典折子戏及《邯郸梦》《长生殿》两台大戏,为青年人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完成昆曲的代际转换。

上海京剧院有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多平台培养人才,青春跑道五年培养工程于2015年圆满收官。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经过系统培养,傅希如、蓝天、高红梅等青年人才脱颖而出。8月举行了“青春跑道”系列展演,青年演员们挑梁主演《珠帘寨》《十三妹》《大名府》等戏,获得好评。剧院还在年度业务集训后举办“跟头、把子、荡子”武戏比赛,集中展示武戏演员们的集训成果。同时“青研班”、“麒研班”、“流派传薪”、“名家传戏”等也成为促进青年演员成长的重要平台。

上海越剧院着重未来,全面培养打造青年群体人才。2015年,剧院继续坚持“以戏带人”“以戏带功”,为一个剧目搭建两套甚至三套演员阵容,同时投入排演,以明星示范、青年学习、互相切磋、口传身授的方式,积极为青年演员提供实践平台。同时,剧院为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优秀青年演员杨婷娜制定了三年培养方案,通过传承流派经典剧目,为其度身定制原创剧目等,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上海越剧乃至全国青年越剧演员中的领军人才。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制定了《所属院团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15-2017年度实施方案》,为黎安、王珮瑜、蓝天等10名优秀青年人才度身定制发展计划,进行培养和孵化。昆曲演员吴双凭借新编历史昆剧《川上吟》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昆曲净行获得梅花奖第一人,通过戏曲基金资助定制吴双“双声慢·歌宋”词唱会。为京剧演员金喜全委约定制京剧历史剧《兰陵王》,委约王珮瑜自创自导新戏《水·月》。为史依弘量身定制京剧《吕后》。

2015年是上海戏曲院团的改革之年,“一团一策”、艺委会实施方案、艺术总监设置方案等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激活了院团各项工作,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目前各戏曲院团都努力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和剧团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十分可贵的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创新和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在戏曲院团获得了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又推动促进了院团艺术生产的创新和发展。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和落实,相信上海戏曲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将会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沪剧院团剧目
舞台剧目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戏曲现代戏基于剧种特色的艺术探索——以沪剧为例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优秀剧目进校园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