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舞台美术家研修班学员学习体会心得集萃
2016-11-20
刘传龙(中国歌剧舞剧院):阔别校园九载之后,正是人生中最需要沉淀的段落,再回到安静的校园,寻找初心,如同嗑睡遇到枕头,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对于课堂,由衷的是一种敬畏,特别是上课的地方,竟然是一方小舞台,静静的坐在新空间教室最后一排聆听大师们的讲座,一如往日在剧场最后排静静地看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回忆起这些年中无数次的在舞台上走过,在吊杆的起起落落间穿行,恍惚中,一些以前并未曾关注的话题猛烈地撞击过来,以前未曾细细品味的语言却更加触动了我,似乎也应该思考些什么……
“感悟时代,更新观念”每天抬起头看到背景墙上的这几句话,配合着每次不同的讲座,好像每次都有不同的理解,诸多老师和专家的讲座与点评或让人激动,或让人深思,或是打开一扇窗,或是推开一扇门,各种理念、方法的交织,各种创意、构思的呈现,每天都不断的有新的东西往脑子里面挤。这么多专家、老师无一不是创新出了很多新的作品、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或继承传统,发扬光大,或超越传统,打破规则,或另辟蹊径,自成一体,但是他们骨子里都流淌着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血液。
这是一个信息包容的时代,课上课下,同学之间,既有谈论要如何创作引领文化发展的新戏剧艺术的,也有思考如何把戏剧更好地送到田间地头的;有对高雅艺术的新认识,也有对传统戏曲发展的争论;有对设计专业的规划,也有对团队合作的建议;有对舞台美术的思考,也有对戏剧本体的认识;总结经验,也寻找不足;徜徉在戏剧的殿堂,让我在这一方舞台里去再次学习舞台,了解舞台,也更加尊重舞台。
一直在思考罗怀臻老师在第一天互相交流时说到的“感悟时代,更新观念”的解释:“新时代的生命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载体……”。随着课程渐进尾声,我的思想也才渐入主题。在老师的启示下,同学们的讨论中,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观念也在撞击中发生着变化,这个时代的责任和情怀也油然而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戏剧感染观众?生命力更长的戏剧该如何创作?我的灯光艺术创作如何在戏剧中浓墨重彩地画上一笔呢?并未曾忘记自己的生活和理想,也要更加努力,规划好自己下一个十年奋斗的方向。
克雷莫夫先生说,“舞台美术家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好的导演,就像找到人生伴侣一样。”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是大师;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专家;而我们,唯有把简单、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快乐的做。只愿有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团队,做一出惊艳而感动观众的戏剧,这也就是克雷莫夫先生说的“本能”吧……
许起杰(福建人民艺术剧院):踏上求学征程,来上戏参加青美班学习多日,见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阵容强大,各位同学都是来自院团的青年才俊,有的已经是剧院领导,有的已经是舞台美术界的知名人物,作品在业内享誉盛名,让我感触很深,能放下自我身段、放下自我成就与我们这群热爱舞台事业、奋斗一线的人一起学习、探讨,被这种求学欲望的精神所打动,为这种可贵、谦逊的精神点赞。
这次研修班的配套老师阵容相当豪华,8位讲座教授来自世界各国和5位国内顶尖艺术家组成,还有15位讲评教授都是国内一线资深专家,来给我们战斗一线舞美设计师进行教学、探索和交流。可以看出中国剧协、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对中国新一代舞美工作者的重视、培养和指引,为中国未来舞台艺术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在此由衷感谢。
通过这些天学习,让我深刻体会研修班的初衷和意义,懂得中国剧协、上戏、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的良苦用心,我要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仅让我充实更多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视野,拓宽艺术思维。从听课到课间交谈,让我感受班集体的温暖与和谐。每一堂课都是那么生动与活跃,授课老师一言一行都让人亲切、感动,我会倍感珍惜,珍惜这份师生情、珍惜这份同学情,祝愿青美班的同学未来走的更高更远。
史军亮(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国内外教授的讲座点评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是各位前辈老师们的艺德人品。自古品高格自贵。从艺之人,个人艺术的修养亦与艺术道路的长远息息相关。各位名师教授的讲座点评,艺术观点与见解,尤其是个人风范,都深深吸引着每位学员,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常常被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深深触动。
江霞(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美学理念决定舞台美术设计思路和行为,设计思路又决定舞台美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整体效果。当下,各种现代艺术形态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创新、叛逆、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理念、艺术思潮的更迭与舞台艺术设计相互融合、交织与碰撞,许多舞美设计师开拓了富有艺术性和创新性的舞台实践,涌现出了千姿百态的舞台艺术精品。青美班的学习,让我结识了朋友,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也丰富了自己的认识。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如何既发扬传统,挖掘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彰显艺术的新奇之美,同时还不乏思想积蕴的深度与厚度,我想,这理应是我们的不变追求。
刘鹏(北京城市剧团)与同学们聊得投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总感觉自己还是当年的那个我,梦想没有改变、心也没有改变,只是不明白这些年倏忽而过,改变的究竟是什么?这大概就是需要彻底地回归吧,只恨时间太短。
李威(河南豫剧院一团):上午为我们讲课的是书画家曾来德教授,他的讲题是《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与曾老师在白色宣纸上挥洒的黑色墨线相反,下午刘杏林老师则为我们在黑色的舞台空间里构建了白色的世界。曾来德教授带领我们从古典音乐出发体会中国书法的墨韵之美,而刘杏林老师则带领我们在古典园林中品味透窗似画的云窟之妙。一位讲黑的美,一位说白的雅,这一黑一白的两股艺术语汇相互融合,就好像代表中国伟大智慧的太极图一样,极端纯粹却又包含万象。两位大师一位是书法家,一位是舞台美术家,看似两个行业,却都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追求着相同的简约与纯粹,这也许就是大道至简,大道同归吧。总之能在一天之内听到两堂这么精彩又回味无穷的课,我感到十分幸运。
徐丹(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首先给我们讲座的是曾来德先生,先生一袭传统朱红袍,他在讲座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问题和与世界文化沟通的问题,讲到以书法作为通向世界文化交流的通道,并由这个通道将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联系在一起,曾先生还提出了“计黑当白、兵法用笔”的创作方式,提出了“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爱好,更是中华民族不竭创作源泉的法宝,曾先生的“墨乐”已经将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走向了世界,并有我们自己来制定“游戏法则”,这样的讲座对我们来说受益匪浅,虽然曾先生讲的内容不是有关舞台美术的内容,但是对于美的追求、对自我和时代的超越是所有艺术形式共同追求的目标。
陈彦博(河南豫剧院三团):我在想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自己还没有搞懂,硬去学习西方文化,这样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我不是说西方文化不好或者说不去学,而是说我们在读懂了中国传统文化后再去学习西方文化;这样我们才能有机地把两者的共同点、交汇点相融合、延伸。对于创作者来说:如果我们自己还停留在这片天地(舞台美术),结果将是艺术生命的枯竭;如果我们跳出这块栖居之地(舞台美术),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也许是滋养我们的雨露,让我们能更好地成长在(舞台美术)这片沃土上。
朱勇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张旭老师像是特别和蔼可亲的兄长,说话内容都很是接地气,他提醒我们在实际过程中要敢于使用想象力,勇于打破规则,但是要尊重规律。而设计元素的提炼是依靠自己的艺术修养,而修养是依靠平时的积累,例如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形成对艺术的认识和修养。他在工作中依靠实际经验总结出控制成本的方法,设计不可复制,而材质和工艺可以复制,如何降低成本,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复制。我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实用,因为成本对大多数舞台美术家和院团来说是头痛的大问题。
李威老师在讲台前既谦虚又闪耀学术光芒,我很敬佩,他很系统地为学员捋了一遍戏剧发展史,使人思维得到清晰的梳理,而他的高妙是通过发展史提醒大家对舞台美术的未来引发思考,老师提醒学员思考的同时要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深挖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类似是因为他们的原则,而不是作品。我们要解脱开束缚,因为进步的主要障碍不是无知,而是自以为知。让我们多关注内心,尊重内心的感受,因为,触动心灵的才是最准确的。
陶奕(长春话剧院):聆听了刘杏林老师给青美班的讲座《舞台与园林》,刘杏林老师所要向我们传达的是什么呢?是善于运用园林为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来告诉设计者们,要让观众沉浸在你所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遐想空间里,不要作更多地繁琐的表述,这才是舞台美术的魅力。
园林运用在舞美设计中所产生的效果也只是沧海一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中,有众多的人物景致,需要我们去发现它,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只是需要我们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去发现它并运用到舞美设计当中去,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来表现自己的态度。
刘杏林老师一直在讲民族文化的传承,老师们在向我们传递什么?我们需要承载什么?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产生碰撞和融合,才能永远矗立不衰的。
范丛博(上海戏剧学院):克雷莫夫导演多重的艺术身份,让他自身就是个传奇。看似冷静的外表遮不住内心追求“有趣”、“惊奇”的炙热情感和深邃思考。喜欢他作品非语言的舞台表达方式,虽然走的实验戏剧之路,但每部戏都给人一种无造作自然的感受,或者说他的作品“合乎情理,却又总在意料之外”。
高广健教授谈吐低调却有着深厚的积淀。苗培如教授给我了谦逊、细腻的第一印象。这两位先生作品的精彩绝不能用简单的称赞之词来概括,我更要赞美的是作品之外、课堂之上两位先生身上共有的魅力——是一种坦荡的处事风范、是让人折服的做人品质。所以他们的作品如此有“格调”。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少不了对“立意”的研究,优秀的舞美人更要为自己“立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蓝玲老师对戏剧的钟爱溢于言表。朴实的语言传授实在的经验,不大声却时常激动的话语中处处透出对舞台的尊敬、对专业的挚爱。这种爱让蓝老师永远有着年轻之心,有着永远探索的创作梦想。这种纯粹的追梦之情真的太宝贵,多么让人珍惜,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丢失了这种可贵的、单纯的情感。
董燕(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周正平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两个细小的地方,几乎都是不经意间带过的,一个是在为每一出戏做光的时候,他不仅会考虑现场观众直观的视觉效果,也会通过手机屏幕观察和调整光比,考虑电视拍摄的效果。这个让我觉得很棒,因为现在的很多剧目,都会面临实况录像,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发现,如果按照舞台实际效果来操作灯光,在镜头前就会显得比较“炸”,而如果按照电视导演的要求来布光,现场观看往往就会失去很多因为灯光而营造的氛围和感觉,这两者之间总是达不到一个很好的平衡,而周老师能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前做好这个平衡点,确实很细致!第二个是说到LED灯对服装的影响,LED光源的灯具,它的光效比较粗糙,而传统灯具色彩饱和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在面对质感厚重的偏传统的戏曲服装时,需要适当地运用常规灯,以凸显服装的质感和精美的纹样亦能更好地还原服装的色彩。大概是因为跟自己的专业有关,这几乎是一笔带过的几句话被我记在了心里,同时也想起了另一句话——“细节决定品质”。
骈洋(大连话剧团):德米特里·克雷莫夫先生做了一个比喻“艺术家好比造船的工程师”,而无论艺术家也好,工程师也罢,所有的人背后给予强大精神支柱的那就是——爱。是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共通的,这使我想起自己参与的话剧《给爱留口气》中的一段介绍,对于“爱”的定义,众说纷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一切取决于你的经历,他可以是苦的,甜的,亦或者是激烈的,清新的,深沉的…..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口空气,你把它给谁。爱,是伟大的;爱,会战胜一切。
林佳(上海京剧院) :蓝玲老师一直是我的偶像,圈内的品牌,当谈到她的作品和创作感受时,我始终被老师眉宇间流露出的那种真挚和动情的状态而共鸣和感动,她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造型都是从她心里,情感里走出来的,所以她的创作触动内心,无可替代,引领潮流。总结了蓝老师讲到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精华,与大家分享:
一,“学而思,思而化,化而创”,戏曲服装造型设计非常难,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补课,把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思考理解,从而化成自己的东西来创造。
二,“为演员创造角色”,人物服装化妆设计是最贴近演员的工作,需要帮助演员来寻找角色,要塑造“一人千面”,而不是模式化人物。当人物造型与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吻合,那便是植入演员内心的,一丝一毫都不能违背的,是真正的成功。
三,“每一次创作,都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从剧本,历史,各种资料中解读。抓住第一感觉,认真解决每一个关于表演和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多尝试,不放弃。
祝世明(杭州越剧传习院):聆听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技术总监史蒂芬·贝里克对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机械设计、机械运用,环境戏剧《火车男孩》演出空间的创造、及场地搭建的思考,《胆小鬼》的空间布置以及《战马》的动态机械制作的讲述,让我连想到国内舞台艺术整体呈现和现代科技的协调与运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情况不光存在于舞台装置机械上,在我们舞台美术、戏剧表演与视频的结合,灯光设计在LED新光源上的运用中也同样存在。而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LED新光源给我们灯光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便捷以后,也对我们的绘画性布景与服装颜色,化妆造型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怎么适当地运用LED新光源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视频动态画面可以给予舞台更多的灵动感,但怎么使视频制作出来的效果与我们的舞台美术、我们的戏剧表演完美结合也是值得我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庞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舞台美术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的准确、不准确,选择这个形象能不能让它自身成为一个系统把所有千变万化的东西都包容进去,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是高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跟大家讲得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正如他所创作的《天下归心》中的“一桌二椅”形象的选择。回过头来再想起自己的作品中选择的形象是否能称之为“典型”,仔细想过现在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现代”但不够“典型”让我再次选择的话我会用哪种形象、哪种形式更能体现天津的地方特色更值得我认真的选择。
正如罗怀臻老师最后的总结“选择是一种智慧;选择是一种功力;选择是一种锻炼;选择还是一种机会。记住老师对我们选择的评价,更记住广健老师在作品中展示的精彩!”
王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我是灯光专业的工作人员,始终在舞台一线工作,近来愈发感觉到创作方面的枯竭,一直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听了周正平老师的课,观摩了周老师的作品终于找到了症结。那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剧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设计相应的舞美和灯光。平时要多观看和聆听不同门类的艺术,用时要多揣摩和研究这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这部戏的时代背景、人物构成、规定情境等要素,并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称之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艺术。即便是一束光的出现,也要和表演紧密结合,做到“光”为“演”服务,“演”为“光”增色。
裘冰(浙江京剧团):当舞台上艺术与技术达到无缝链接的时候,魔法就产生了——这是听完来自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技术总监史蒂芬·贝里克教授和来自太阳马戏团舞美设计卡尔·菲永教授的讲座给我最大的感受。两位享誉国际的舞美设计大师从艺术上诠释自己作品的同时也从技术层面进一步让我们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
“作品的构思可行,够分量,那就从艺术和技术的层面发展”
“艺术的选择会对技术带来要求”
“简单的舞美运动,就能改变空间”
这些看似明白的道理,其实包涵了舞台美术家太多的思想与智慧和对舞台空间更深层的理解。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舞美设计艺术与制作技术兼具,以艺术结合技术,以技术支撑艺术,设计师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如果具备雄厚坚实的技术功底,心随所欲,无形即行。那么开放的头脑将不再受技术的约束和限制,一个好的作品也随之产生了。
《音乐之声》、《战马》、《尼伯龙根的指环》……特别是菲永教授诠释的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用24根立柱以不同角度组合,呈现出森林、岩石、宫殿、峭壁、地下世界等各种不同造型。呈现出多意的舞台画面并几乎无限制地扩大了演员出入舞台的途径,各个角度都成为上下场的通道。完全用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激发了观众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自我,完美的在艺术与技术之间找到了链接点 。
赵晶(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伊天夫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舞台美术(布景)到底是干什么的?它是“组织动作的空间”!它不是形式,更不是图解,而是以剧本创作为基础的一种再创造。
一个文本能造就出不同的舞台呈现,就好比一千个人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严文龙老师说过,一个好的设计者他的世界观、他的个性、情趣、修养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对于创作,对于舞台效果的呈现都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艺术实践过程中就会形成个人风格,以至于造就了舞台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没有定式。形式的创造是无穷无尽的。
苏生疆(新疆军区文工团)做为青美班副班主任的伊老师每堂课都如学员般认真听、仔细记!或思考、或欣喜!课后的总结更成了我们期待的更高境界的领悟分享。这些总结也常令授课老师会心一笑……高手间的互相欣赏、心灵相通使学员们开了眼界。
李雪松(上海戏剧学院):聆听德国设计师塞巴斯蒂安·迪普埃教授《舞台上的像素“立体化”的现场表演方法》的讲座,受益很多。他的作品是运用摄影机与演员一起合作的影院戏剧,类似游戏体验感觉。他设计的前区舞台实景空间非常简单实用,主要变化是在视频影像中表现,场景对视频干扰很小,空间上更接近装置展示风格。设计师强调通过视频把舞台时空拓展,场景转换变化非常便利,碎片式的画面拼接剪辑,关键是视频播放与演员表演的节奏点和位置对得很好,应该是反复演练的结果。
素描是基础绘画的朴素表现形式,迪普埃的视频运用如同素描般有颗粒感和肌理感,特别是战争或灾难题材的画面,如同纪录片一样,当黑白灰画面局部放大到夸大的比例,使剧场笼罩着如同地窖般幽闭氛围,观众既孤独又震撼。迪普埃经常选用很差的视频设备,加强颗粒有密度的画质,与国内一味强调的高清高流明的技术高于艺术的现象形成对比,对戏剧艺术本身的表达才是最好,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舞美布景对自然景色的表现有很大的局限性,迪普埃的视频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天空海洋等自然场景的视频播放,与前景实景及道具的呼应结合,合理运用光比,找到演员与视频媒介之间的戏剧共同表演,虚实结合。
聆听章抗美教授《傀儡的边界》的讲座,受益很多。章老师专注学术研究,他的傀儡概念广义化和宏观化,他把参与表演的舞美场景和道具都规划到傀儡的世界里面,让人感到傀儡和布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渐渐消失合并了。他归纳了十多条现当代傀儡的特点,比如成人化、崇高化、严肃化、高技术化、影像化、存储化、物象化、抽象化、巨型化等等。章抗美教授在这飞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在大量设计师都忙于实践和体现时,他潜心研究舞美理论,阅读大量书籍,他的学术研究探索精神让我尊敬。
金卅(中国歌剧舞剧院):转眼已十几日光景,每日起早贪黑,不敢错过半日时光。经典讲评注入脑海,思考之余,觉得让舞美设计应该再纯粹一些,是对自身艺术创作的纯粹些,让舞台空间纯粹些。
舞台美术无非就是空间的运用,当一个设计能够在舞台的有限空间中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设计便己经成功了一大半。
所谓极端,其实讲来讲去,还是在说舞台本身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繁与简的对比,精致与粗放的对比,远与近的对比,当把这种对比真正放大到力所能及的极限,这样的设计便有了设计感。
舞美设计不是闷着脑袋画图,也不是守着制景车间过日子,跨界和融合应该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与特色之一。正如刘杏林老师所谓的“取景”,也就是找到自身想要的,挖掘剧本本身的元素,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颗发现美的心,有一种剑走偏峰的勇气,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有一点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坚持。德米德克·克里莫夫所说的,艺术家的创作要超前于人民的,就像不懂得吃美味的孩子,我是要想法引导着让他吃进去。这就要求我们有耐力。
舞台设计这个行当,同样需要更加的专业性和更具规范性,从而才能使中国的舞台美术的整体素质有更大的提升。不能因投资少,而生出对付之心,更不能因投资大,而生出铺张之心,总之,舞台美术还是应该再纯粹一些。这种纯粹,便是回归到戏剧的本体,为戏服务,为人服务,并与之相适应。
让适合的人来做适合的事,就是正确的。舞美设计工作者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风格,或强于空间运用,或强于色彩的捕捉,或在制作中精益求精,或在风格上有强烈的冲击,但无论如何,戏本身是第一位的。为戏服务,不弱于戏,不强于戏,不能只让观众记住舞美,更多的要让观众留心于戏本身。
龚元(中国戏曲学院):《梁祝》是东方的爱情神话,外国人称它为“蝴蝶的故事”。《梁祝》在我的记忆中意味着美 ——情感的美、音乐的美和传统的美。它所创造的古典美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之前看过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版《梁祝》,非常精彩!“下山”和“化蝶”令我难忘!和京剧的浓墨重彩相比,越剧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觉得舒缓动人。这次观看上海越剧院的老版《梁祝》,不论是在唱腔上,还是在人物造型上,都让我感受到传统中的时尚性。
由于专业的原因,我看戏尤其关注人物造型。最喜欢“哭灵”一场祝英台的服装,传统的纯白色的丧葬之服的基础上,在裙和云肩上都绣有宝蓝色的花样图案,这样的色彩搭配使得祝英台的几套女装有了系列感。服装色彩随着情节的发展从暖到冷,从有彩色系到无彩色系,这样的变化如同祝英台的美好人生随着爱情的破灭而变得苍白。服装在款式上依然遵循“越扮”传统程式。祝英台来到白色绸幔悬挂的肃穆灵堂上,为她平添了格外动人的凄美。这时的整个舞台画面,“冷”得如同冰窖一般,冷冷的颜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温度,伴着祝英台的唱,让人不禁落泪。将人物造型融入到舞台的整体中,将白色运用到极致,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在造型中体现出简约的现代设计观念,使得形象的塑造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时尚性是传统发展、传播的需要。传统总是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因为传统不是凝固不变的山,而是向前流淌的水。开放地借鉴时尚、慎重运用时尚,传统的魅力才会被更好地激活。我以为艺术甚至人生都是积累、受挫、前行的过程。戏曲的美一定需要注入现代设计师的艺术品味来扩散。戏曲从来都是不断跟随时代前行的。我也认为阻碍戏曲进步的重要一点是观察事物的角度。
姚俊(江苏省靖江市锡剧团):我们的戏曲艺术创作出现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创作现象,即忽视了对一般性演出剧目(即“吃饭戏”)创作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在舞台美术的创作上更是分化严重。于是就出现了新创剧目的舞美在表象上辉煌一片,而往往这些花了大价钱、大力气、大心思去创作的“重点”剧目,其中不乏面对一些评委领导演出几场就马放南山、束之高阁的剧目。相对照的是那些经常在基层演出的一般性剧目的舞美,在体现上却是寒酸至极、令人揪心!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正常的!是畸形的!当代舞台美术的发展和进步绝不能是仅仅反映在少数所谓的重点剧目上,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兴盛也绝非是仅靠重点剧目就能实现!我们的戏曲艺术发源于民间、成长和滋润于民间,因此,我们的艺术创作更应该向心于民间!回馈和回归于民间!在推出重点剧目的同时,更需要在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一般性演出剧目上花心思、下力气、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