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9张欢欢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性教学

张欢欢

摘要:苏霍姆林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为了启迪孩子的智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动手操作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关注与改善。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12-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由手的操作从而获得感知、形成表象,延伸到脑的思考,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1.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孩子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

1.1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作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数学课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枯燥,然而当孩子面对小棒、图形等学具可以动手操作时,兴趣马上被点燃了。

在一年级刚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字时,第一课时我就采用了ppt,通过出示图片让孩子们来数一数,可是10以内的数字在学前班就会了,对于已知的东西孩子兴趣不高,于是到了教学《快乐的午餐》一课,为了能让孩子们投入到比较数的大小的学习中来,我让同桌准备了不同的学具,一人准备10个苹果卡片,一人准备10个桃子卡片,让同桌"出果子"游戏,看看谁出的多,同学们兴趣极高。一生得意的对同桌说:"我出了6个,你才3个,我比你大。"同桌不甘示弱:"那我剩下的7比你的4大。"可见,动手操作给孩子带来了极大 的乐趣。

1.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操作这一实践活动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刚入学的孩子的抽屉总是一片混乱,今天作业本找不到了,明天同步练习又丢了,所以在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安排了《分类》,在教《一起来分类》一课时,除了对图形、物体进行分类,主要还对学习用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对自己的书本进行了分类,有的按照大小分,有的按照科目分、还有的按照书本与作业本来分类,分好后还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学习,经历了观察、给书本分类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获得的体会与同学交流,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因此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兴坡大增,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2.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的活動多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在这些动手操作中,却出现不少无效的操作现象,导致操作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

2.1 为操作而操作。我在《认识钟表》试教时,一开始从钟面入手,让孩子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并且通过拨一拨、数一数来感知12个数字与时针、分针。课后就有同学反应;"生活中早就接触过钟表, 12个数字钟面上都有的,不需要再数一遍。"一开始我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起点,没有认真思考问题是否适合通过操作而思考,导致操作流于形式,于是我又把设计做了如下修改: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钟面。(出示一个空钟面)假如这是一个钟面,你认为还缺少了什么?

生:缺少了数字、指针、数字对应的刻度。

师:那我们来把这个钟面补充完整。(课件演示)

在这里我不需要数一数、拨一拨,只需要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来补全钟面,不让这个环节过于形式化。

2.2 从动手操作的材料看 。动手操作是一种探究知识的手段,是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维等外在与内在活动。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时,学生往往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

在教学《动手做(一)》时,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用美术学具袋里的彩纸进行操作,颜色鲜艳的彩纸早已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导致我在指导折纸时不能很好的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慎重选用操作材料,弱化操作材料本身的色彩、形状对学生的吸引力,尽量选择间接地操作材料。操作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是否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以及年龄特征。

3.动手操作在课堂中有效开展的思考

3.1 操作目的的明确。"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手操作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学生要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手中的学具,有目的性的去进行操作。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在操作之前出示要操作的步骤与目的,好让学生明确自己接下去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

3.2 操作时间的有效保证。学生动手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一些探究性的操作需要学生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操作经验,还有很多操作需要一边操作一边思考,甚至需要做记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教学按步完成设计,经常会在学生做到一半就宣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停下手中的事情,课后可以继续去研究"等等,使得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没能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在教学预设时,一定要对课堂中的操作活动进行充分分析,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准确的预设操作时间,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并动脑。

总之,在教学中适时、适地、适当地设计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袁园,《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11期

[2] 卜朝辉,《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认识与思考》,《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2年10期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