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

2016-11-19张军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认知水平手术室护理

张军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方法 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以及预防术中压疮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以及防范措施培训,主要方法为行为演示、理论培训、发放宣传册等。对比实施培训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关于术中压疮知识的了解得分、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改善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从而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中压疮;认知水平;防范行为

压疮指的是皮肤与皮下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或复合剪切力的作用导致骨隆突处出现局限性损伤[1],是医疗活动中常见的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之一。压疮的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重症卧床患者以及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发生率在10%~25%之间,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在25%~85%之间[2],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同时还会造成卫生资源消耗。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程度、科学的应用预防压疮防范护理技能,本院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培训,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3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②在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③进行调查期间均在岗;④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活动。此外,分别选择实施培训活动前后500例患者作为调查样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进行培训活动前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的变化情况。

1.2 方法 调查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对象的年龄、协力、工作时间、具体职务和职称等;②术中压疮知识的获取方式,包括上学期间学校授课所得、进入科室之前的培训、经验、讲座或者其他方式;③术中压疮知识问卷,包含压疮分级与诊断、术中压疮的概念、外部危险因素、患者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等,最高分为25分,护士得分越高表示对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④预防压疮的护理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包含有术前行为:风险评估、术前防范用具的准备、与患者的沟通;术中行为:观察、处理危险因素、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行为:交接与访视。最高得分为90分,护士分值越高表示对患者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越好。

培训方法:①理论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术中压疮知识和防范措施的讲解,每2w开展1次,持续30min/次,培训教师由研究人员承担;②护理行为干预:在压疮知识培训完毕之后由专业人员向护理人员展示术中压疮的防范措施与安全护理行为,督促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技能,分组开展活动,开展2次/w,持续至少1h/次;③培训活动结束之后向护理人员发放与培训活动中知识对应的宣传手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阅读,督促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来。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①基础知识:术中压疮的具体概念。分期情况等;②影响术中压疮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压力、缺氧、缺血、手术时间过长、受压部位的温度急剧变化、麻醉因素以及按摩等;③急诊、神经科手术等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掌握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量表的特点;④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患者正确的体位摆放方式,体位垫、约束带、褥疮垫以及保护贴膜等物品的正确使用方式、正确搬运患者的方法、手术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时脱碘的应用,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等。

1.3效果评价 ①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行评价;②对护理人员术中压疮防范行为水平进行评价;③对开展培训活动前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护理人员的培训得分采用(x±s)形式表现,比较采用t值检验;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代表培训前后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显著提高,对比活动之前的得分得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行为的得分 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行为的掌握情况也得到显著提高,与开展活动之前的行为得分对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活动前后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对比 活动实施之前,抽取受培训护理人员护理的50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有53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0.6%;而开展培训活动之后,随机抽取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措施的500例患者调查,其中仅有21例出现压疮,压疮发生率为4.2%。对比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中压疮是常见的对手术并发症之一,发生压疮之后治疗的难度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护士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防范行为是做好压疮预防的基础,但是当前很多护士的认知水平不够、防范行为难以落实,通过培训活动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是解决压疮发生率高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组研究中,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培训,为期3个月的活动完成之后,护士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行为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静,段丽丽,冯新玮,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86-89.

[2]杨玉连.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压疮认知调查与培训[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5):2290-2291.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认知水平手术室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浅论中学化学科学风险认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