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情志治疗

2016-11-19田春燕闫骁春冯智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田春燕 闫骁春 冯智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长期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状态、社会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等产生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形神合一的中医理论体现出独到之处。本文将探讨中医情志治疗对溃疡性肠炎治疗的思路,以期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因素;中医情志治疗

1 西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腹泻、腹疼、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其轻重按病变的范围和病情轻重而不同,其病程长,反复发作,难根治,长期不愈者有癌变的可能[1]。该病病因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损伤、遗传、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

1.1一般治疗 目前各种UC治疗目的都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大都从阻断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肠粘膜水肿、抵制炎性介质的产生等方面着手,较多地依赖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炎性介质抑制剂等。在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内科久治无效时,则考虑手术治疗,临床没有突破性进展,该病的发病机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仍待我们进一步的努力探索。

1.2心理干预 作为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一个产物,情志失调成为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2]。不论疾病处于缓解期还是活动期,UC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受损,除腹痛、腹泻、便血及各种肠外表现等生理不适外,UC患者还面临了许多心理情感挑战。常由此引发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UC的发生发展。Uc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贯穿于症状的出现、诊断、早期阶段、复发、长期适应。最初的心理反应往往是担心、疑虑,对便血症状的恐惧,因腹泻而产生的尴尬;随着临床治疗的开始,治疗效果不一病程长,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和生理反应;在缓解期患者担心病情反复,表现为焦虑、抑郁、疑病等反应;病情复发时患者表现焦虑、痛苦、抑郁、恐惧、家庭紧张等反应。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可通过影响脑-肠轴功能、兴奋植物神经、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及改变细菌黏膜交互作用等途径参与肠道炎症发生发展[3]。

因此,重视精神因素在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或许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这些年来,各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运用抗抑郁类药物[4]及各种心理咨询)已运用于临床,帮助患者和他们的亲人面对的疾病的诊疗过程。

2 中医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之肠澼、痢疾、泄泻和脓血痢等范畴,主要由: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脾胃素虚,湿邪为患,但病机的根本为脾虚失运,由于其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症候每由实转虚,由虚致实,但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形成了本虚标实,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

2.1一般治疗 目前的中医药研究表明,UC是一虚实夹杂之病,虚在脾肾,实在湿、滞、瘀,治法则多见健脾补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主要以口服中药加直肠给药(保留灌肠)为主,对于难治性UC可获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复发低、副作用少的优点,其中口服加灌肠的内外兼治疗法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2.2情志治疗 情志失调也被历代医家认为是UC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烦恼郁怒、精神紧张、情志失和等使肝气不舒,横逆克犯脾胃,纳化失常,升降失调,大肠通降不利,气血郁滞,传导失常,日久为患;或忧思损伤脾气,土虚木乘,升降失职,均可致食滞肠腑,蕴湿生热,脂络腐败,壅塞肠道或混杂而下。

临床多有脾胃素虚或内蕴湿热之证,因内伤七情而诱发或加重。常可见本病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患者亦常有精神抑郁和焦虑表现,所以多认为精神因素可以是本病发作的诱因,也可以是本病反复发作的重要表现。中医学认为,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土虚木乘;怒则肝气横逆乘脾导致腹泻;忧则气郁,人体之气机,贵舒不贵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气舒则周身血脉畅利,郁则气滞血癖。可见情志失调最终会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然后导致脾气虚损,加重湿热蕴肠及血疲肠络,形成UC正虚邪实的基本病机[5]。

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分证型论治,除了广泛使用各种情志治疗方式治疗外,在其他治疗方法中也贯穿着情志治疗因素。情志疗法[6]始于内经,并经临床应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上千年的发展史,由于情志疗法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其与西医心理治疗有一定的区别,在《中医心理治疗研究》一文中将中医心理治疗的特色概括如下:治神重于治形,强调神机对疗效的作用;治神以安脏,治脏以调神,着眼整体调整,治神以安脏。即通过心理治疗,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解除消极情绪,然后达到调畅气机,协调脏腑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养神重于养形,养生必先养性。

在治疗中应以中医“形神合一”整体观为理论指导,在辨证使用疏肝理气等调理脏腑气血中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情志疗法进行心身同治。中药治疗和情志治疗两种措施对本病的治疗均有显著性意义。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人有五志分属五脏,五脏与五行相对,故情志之间也有五行制胜的规律,即“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因此,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制约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以情制情来治疗情志疾病[7]。而且患者治疗后的精神神经症状虽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平复,但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如遇到再次刺激,极易造成症状的反复,所以,应积极争取家属配合,以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起居、饮食调摄方式,以巩固治疗效果。

语言开导法作为最基本的一种情志疗法应贯穿于整个情志治疗过程。“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精辟概括了认知引导疗法的基本涵义,“告之--语之--导之--开之”正是其具体步骤及方法[8]。许多精神心理疾患的发生往往源自于内心的疑惑和迷惘,故在遣方用药前,强调必要的交流以将这些诱发因素化解,使其药未到,但觉病以除。对于UC患者,首先要帮助患者改变的错误观念,使其认识到UC病程长,易反复,治疗过程需有耐心,嘱其清淡易消化饮食,病情好转可适当添加少渣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支持,针对患者病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进行语言开导,帮助其解除心中的苦恼,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使其给予医者信任;同时也要提醒患者情绪异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疗,鼓励患者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告知其通过医患的共同努力,方可达到治疗效果。

3 结论

心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当全面认识疾病,了解影响疾病的各个因素,并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情志治疗。中医情志理论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情志,帮助其适应疾病,减少症状反复,促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永春.心理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0(9):55-56.

[2]张云云,王志荣.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19:1823-1827.

[3]王昊,吴万春,韩真,等.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01:86-90.

[4]崔萌,朱慧卿,刊成刚.百忧解治疗伴有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X)3:43:32-33.

[5]黄凤,鹿茸.谈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配合心理暗示的治疗[J].新疆中医药,2008,05:73.

[6]梅秀峰,高娜,薛一涛.中医情志学说的发展历史[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1:12-14.

[7]任蓉.传统中医的情志疗法刍议[J].现代康复,2001,13:77.

[8]赵春妮,罗永彬.浅谈中医情志疗法[J].国医论坛,2005,02:15-17.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三重免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
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