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儿童的“未成年状态”

2016-11-19韩郁香

关键词:尊重儿童

韩郁香

摘要: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待,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未成年状态”。不应将儿童当作“成人的预备”,用成人化的标准对待和要求儿童。

关键词:尊重;儿童;未成年状态

中图分类号:G6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24-1

这节语文课的后10分钟,我安排的是课堂写字时间。全班学生纷纷打开《习字册》安静地写起来。一个小男生不安地摆弄着钢笔,一会儿拧开笔套挤压笔管,一会儿又套上笔套用力地在纸上画着,反反复复好几遍,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来。看来是钢笔出“故障”了。

我不动声色悄悄从后排绕着走近他。小家伙捣鼓得满头大汗,小手小脸墨迹斑斑。见我凑近,脸一下子胀得通红,埋下头,嗫嚅着不说话,似乎等待即将到来的严厉批评。他小眼睛偷偷瞟着我,又无奈地用钢笔在纸页上使劲地画着,试图画出钢笔印痕来。然而注定是徒劳,小家伙无助地耷拉着脑门,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同学已经书写两行字了。他紧皱的眉头,局促的眼神告诉我此刻的他正“山穷水尽”“摊上大事了”!

我俯下身子,拍拍他的肩,凑近他的耳朵,压低声音问:“需要我帮你吗?”见我语气温和,一脸诚意,小家伙立刻“柳暗花明”,侧过身子,贴在我的耳朵边连声说“老师,要的,要的。”其实我早就发现离他较远的北面小组的那位同学课桌上摆放着一小瓶墨水,颜色是和他一样的蓝黑。

同学们继续安静地写字。谁也不知道南面第一组这个小家伙“遭遇”着没墨水的尴尬事儿呢。我快步“巡视”到北面,凑近有墨水的同学,轻轻耳语,简短告诉他同学的遭遇,请他“助人为乐”。这位同学很大方,二话不说把墨水瓶递到我手上。我抄近路“巡视”到小家伙身边,帮他吸足墨水,嘱咐他待会下课一定要对那位帮他的同学说“谢谢”!

小家伙舒了一口气,皱紧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我转身继续往前“巡视”,身后,小家伙“情真意切”地补了一句“校长,谢谢,我以后不会忘记吸墨水了!”我微笑着朝他点点头。

“我以后不会忘记吸墨水了!”我想这不只是一个三年级小孩儿改正“错误”的表态。孩子是用儿童的方式感谢老师在他遭遇“巨大困难”时给予的帮助,是用儿童的方式表达这次“墨水事件”带给他的“深刻教训”。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为老师的我的这次“举手之劳”的帮助过程便是一次很有效很积极的“儿童教育”过程。

是啊!似乎于情于理这个小家伙都该接受批评。昨天放学时我特意一再叮嘱要带好钢笔,吸好墨水,生怕这帮小家伙“丢三落四”。上课前再次提醒检查钢笔是否“正常”(三年级开始学习用钢笔书写,钢笔出状况是常有的事情)。他们“信誓旦旦”告诉我“没问题”,可是课上这个小家伙的钢笔还是出了“问题”。

如果批评,脱口而出可能是“我都提醒几遍了,你怎么还出问题啊!”“大家都记住了,怎么就你记不住啊?”“你怎么还出问题啊?”“怎么就你记不住啊?”按照常理是该记住的,但是这个“常理”是我们的常理,我们提醒的对象是9岁的未成年儿童。这个小家伙昨天回去记下了老师的“提醒”,他带了钢笔,也许他也检查了墨水,他觉得“没有问题”。可是提笔写字时却意外发现没有墨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成人身上当然匪夷所思,但是发生在这个9岁的孩子身上,就不足为怪了。

类似的“未成年状态”事件其实每天都在发生,比如冷不丁对着走廊里的女同学打一下然后哧溜溜跑了没影儿啦,忘记带课本作业本提心吊胆啦,牵挂滚落在邻座下面的小橡皮坐立不安啦,把小红花贴在额头上“炫”东“炫”西啦,宝贝卡片被调皮同伴抢去气愤地要求校长开除同学啦……是些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一旦你认真严肃地站到孩子的那边,这些便是他“今天”遇见的、发生的需要解决的要紧而急迫的“大事”!

教师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视角”,尊重儿童的这种“未成年”状态,解决儿童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教育未成年人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上述故事中的“小家伙”第一时间发现“墨水问题”已经知道“大事不好”,既害怕老师数落又担心完不成写字作业。孩子的不安鲜明地写在脸上,老师的首要任务即是解孩子的燃眉之需,消除小家伙的忐忑,让他按时完成课堂写字任务。当老师亲切而主动地提出帮助并轻轻悄悄将墨水递到他手上时,此时老师的“雪中送炭”,送给孩子的更多更重要的是超乎墨水之外的设身处地的理解,为人着想对他人困难的热诚帮助以及对待小小孩子的小小疏漏所持的宽容态度,孩子报以的感谢、激动和信赖,无疑是在表达老师于他心里是更加可敬可亲可爱。不丢三落四,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的好习惯教育就在孩子经历这件事情的全部过程体验中发生发力。

尊重儿童的“未成年状态”,把儿童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我们在和儿童们相处相长中便越发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意义!

猜你喜欢

尊重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