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堂中的善导、善问与善学
2016-11-19翁丽芬
翁丽芬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深入研读之后可以发现,它对于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等的阐述,对于处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中职课改专业课堂引导提问教学2014年11月,浙江省正式启动了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选择性教育为理念,以多样化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取向”是此次深化中职课改的最大特色。在教学组织方式方面,《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出,在近年来中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加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践性教学,大胆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等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努力促进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训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对专业教师的数量,还是对专业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特定的途径。《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也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学记》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叙述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学记》虽然只有1229个字,但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它以言简意赅的文字,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不仅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在今天深化中职课改的背景下,《学记》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深入研读《学记》,可以发现,它所阐明的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处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导
新课程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在我看来,这里的“引导”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要尊重学生的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以现代教育思想指引教师的教学行为,其内容包含了学生智能发展与人格培养两个方面,我认为这也恰恰契合了《学记》所阐发的观点——“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应该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出现时启发学生思考,而不能把最终结果直接端给学生。这就明确提出,教师对人施教其实就是启发诱导的过程。可见,在《学记》的思想内涵中,已经把“是否善于引导”视为衡量教师是否善教的一个重要尺度。反观我们现在的专业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埋头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禁锢在教师特设的圈子里,而不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感知文本知识、操作技能的魅力。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到课堂的建构中呢?结合我个人的专业课教学体验,我认为,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而应多加鼓励,教师要引导其做出恰当的解释,甚至引导其进行实验探究,寻找问题之所在,让学生敢于质疑,形成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从而为今后的创新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中餐服务》课程中的“餐巾折花”技能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究餐巾折花的手法,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已有的常规的花型的折法,还可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设法创新花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而不是将教学设计的内容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二、“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着,后其节目”——善问
在深化中职课改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已经不能局限于是一名“传到授业解惑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启发诱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课堂提问。对此,《学记》同样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着,后其节目。”意思是,善于提问的人,就像伐木者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这就指出了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层次分明、逐级深入,即要遵循循循善诱的原则。
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是教师进行提问的最佳时机,这应该是最早提出的关于提问的艺术。由此看来,“善教”的教师一定也是“善问”的,不但要能掌握好提问的时机,而且更要知道要提什么样的问题。根据《学记》中关于提问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提问应该要有层次,要遵循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规律,这才能使得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思考问题。试想,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提出很难的问题,学生苦思冥想也不得其解,这种提问方式虽说显示了教师的学问深度,但从课堂的生成性来说,这样的课是失败的;相反,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气氛高涨,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任何益处,这样的提问同样缺乏意义,这样的课堂也注定是失败的。
不久前,我听过一堂旅游专业的口语交际课《提问》,其中的部分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以新闻视频“女司机暴打女记者”的案例为线索,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女记者为什么会挨打呢?”,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的回答也非常迅速,认为女记者提问时“缺少礼貌用语、时机场合选择不当、不该用‘丢脸二字”等;教师对提问技巧进行归纳之后,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记者,你该怎么提问?”,这个是开放式的提问,学生回答时有一定的难度,经过3分钟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三个问题,则是教师将情境延伸到专业学习中,设置了旅游专业人员求职的模拟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拟写提问提纲,并进行现场展示。这堂课以《提问》为课题,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也是由易入难、层层递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三、“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善学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提出“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这也正契合了《学记》中的有关论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传统意义中,人们眼里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甚至要是完美的,教师一定比学生知道的多,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在我看来,这是压力、更是动力,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我们不能苛求教师是万能的,对于犯了非原则性错误的教师不能过于苛责,但是教师一定要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这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从同学身上吸收他们的思想,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有利于自己针对性的教学。
事实上,教师在课堂教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麻烦,这时候不要感觉丢脸,不妨问一问学生,他们有什么想法,说不定正是他们的某句话启发了自己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本学期,我任教了航空专业的课程,航空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中要求具备良好的“普通话技能”,因此学生对于普通话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这样一来,老师在上课时,时不时地被学生抓住“发音错误”的小尾巴、并被纠正的场景也是每天都在上演。遇到这种情形,虽然有时候内心会烦恼于“好好的课堂,怎么突然就被打断了”,但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也非常欣喜于学生的对于老师的敢于纠错。当然,我更会虚心接受学生的纠错,立即向学生说明、道歉,并且进行改正,课后,我也会经常练习发音,避免下一次课堂中重复犯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也深深认识到了,学生可以说是教师身边最宝贵的资源。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学专著的《学记》,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教师教学组织方式转化的指导意义是非常科学有效的。除此之外,《学记》中还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论述,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示,尤其在今天深化中职课改的背景下,对于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周伟.新课改下中职教育初探[J].西北职教,2012,(3)
[2]韩丽萍.新课改下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47).
[3]李香.《学记》中的“启发诱导”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1-82.
[4]鲁允.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教学[J].华章,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