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
2016-11-19陈眉肖
陈眉肖
【摘 要】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是教师将已经归纳好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却忘了学科知识最初的发展,是从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的加强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本文旨在探讨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更好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思维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概念理解就逐渐成为了教育心理学中的一门主要研究课题,Duffin和Simpson(1994)写过对概念理解的一段话:“当我理解了,我就感到愉快;我就有自信;我可以忘掉所有细节,而在需要的时候重新建构;我觉得它已经属于我;我可以把它解释给别人听。”这段论述虽然看似简单,却传递了理解的意涵。如果我们学习一个概念,但对于该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熟悉、或是不了解形成原因,只着重在结果的运用,就会落入工具性理解(Skemp,1986),不会对其感到愉悦,成了一部算数机器而已。
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大部份是教师将已经归纳好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却忘了学科知识最初的发展,是从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的加强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文献综述
1.思维理论
概念是个抽象名词,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张春兴(2001)依照概念的性质,将概念分成两类,一类是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指具体的事物,例如:杯子、车子等。另一类为定义概念(definedconcept),指抽象的事物,例如:热、力等。
Novak(1979)将概念定义为存在事件或物体的共同性,而以一些符号或象征来命名。Tennyson和Park(1980)则将概念定义为一系列具有共同特质的物体、象征或事件,并通过特定的名称或符号来表示。Mervis和Rosch(1981)则认为,把个人的经验加以归纳整理,通过归纳整理建立出范畴或类别,就称为概念。而Lawson(1986)则把概念定义为“概念=心智模式+语词”。
综合上述,概念是人类不断将事物或经验给予简化,并归纳出规则,而且用符号来表示其共同特性。因此,利用概念可帮助人类认知外在的现象世界,亦可作为了解新知识的基础。
2.学习动机相关理论研究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王冠一(2001)的研究发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将有可能提升其认知功能、坚持、情感,也会对该任务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使学习任务更容易达成。他的研究阐述了兴趣发展与变化于学习历程中的方向与重要性,学习者通过兴趣的培养而有了自主性的学习行为,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乐趣、达成目标。也诚如当下教改的各大议题所欲彰显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教育的洗礼,让学习者适应迅速发展的多元社会。而需要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则需要从学习动机着眼,通过探讨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而能够为了学习而学习,最终发展成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在学习动机的讨论议题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对任务的价值、以及自我效能中都发现,对学习的表现、学习任务的努力程度与学习任务的参与度,有积极正向的关系(Wigfield & Eccles,2002;Zimmerman,2000)。在这些研究中却很少探索在学习者的情绪、动机、认知历程中,学习者的兴趣所扮演的角色。不少研究提及学习兴趣是动机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思考与表现,且构筑了学习个体与学习环境间的关系(Krapp,2002; Pekrun,2000)。
因此学习兴趣是一个待被探讨的重要变项,站在教育现场来看,了解学习个体为何对某些领域或主题有兴趣对某些主题则不然,兴趣对学习者而言并非有、无之分,而是方向的不同使然。近来,有关学习兴趣的研究已成为探讨学习个体行为背后原因的新领域,以下将对学习兴趣此主题作一探讨。本节分为两部份,首先介绍学习兴趣的理论基础,接着说明学习兴趣的内涵。
二、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分析
一方面,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由于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与初中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初中生更易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问题能深入的思考,理解更加的深刻,考虑问题更加周到,进而能够系统化、一般化的解决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数学思维活动变得更加灵活。随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加深,初中生与初中生相比,更容易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能深刻的认识事物的变化,全面的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灵活的根据事物的变化随机应变,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已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更好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J].数学教育学报.2014(03)
[2]顾沛.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J].数学教育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