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探讨
2016-11-19王维马强
王维 马强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优点应运而生,并代表了中国养老方式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与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构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分析我国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责任分担的价值理念,多层次发展、配套性支持的设计原则,以及整合资源、拓宽筹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快速转变为老年型,到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国务院新闻办《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200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1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最高峰值25%。妥善解决大量人口的养老需求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1 居家养老概念界定
根据养老资源的提供渠道,养老方式可以分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即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所需资源和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养老资源提供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提供社会化,养老地点不脱离居住家庭和所在社区的新型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成为了大家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2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养老服务层次水平较低
我国老年人在希望获得服务的同时,也更看重家庭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目前社区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康复保健、家政服务等日常的物质生活帮困居多,即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较多的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精神慰藉服务发展不足。然而,现实中老年人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于对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
2.2服务对象范围仍需扩展
老有所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服务供给是关乎社会全体老人生活质量的事,但从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对象仍然主要是独居、孤寡、困难、残疾和高龄五类老人,一般老人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对象范围需要不断扩展。
3 社区居家养老选择的必然性
3.1社区居家养老符合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
3.2养老功能的转移
养老功能的转移为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可能性,这也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随着政府作用范围愈加缩小,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也在市场经济下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或是直接提供无形服务,或是通过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提供服务,例如家政市场的兴起、医疗保健市场的丰富等,为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的实现提供可能。
4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筹集机制
针对目前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的状况,“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来增加社保基金”;地方上可以建立居家养老基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同时,吸纳民间资本,开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之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和低偿服务,丰富资金来源。
4.2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内容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服务内容由易到难,服务顺序由急到缓,服务项目由少到多,逐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4.3实施社区居家养老运行模式标准化
当前,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有很多认识尚未统一,这也造成了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区、不同街道的做法各不相同,运行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未能实现标准化建设。因此,当前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标准化,应对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厘清,试点并推广一些好的模式和做法,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确立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和规范来指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实施与开展。
5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能为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因其固有的经济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人文关怀性强的特点,成为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许义平,何晓玲.现代社区制度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92.
[2]柴效武.养老资源探析[J].人口学刊,2005,(2):26-29.
本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地区医药及健康养老行业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编号:HB15SH068,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