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
2016-11-19唐志龙
唐志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创新”二字在全篇出现多达27次,可算当仁不让的关键词。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显然,深入研究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对认真贯彻落实《公报》精神,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筑牢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坚持创新发展,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具体要求。但首要之点,就在于切实筑牢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具备科学的思想引领。实践表明,创新发展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是凝固不变,其本质要求在于自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达到实事求是,使创新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获得坚实、恒久与正确的思想理论支撑。
注重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的深厚源泉,也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胡锦涛曾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仍然是我们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强大思想武器与重要法宝。创新发展要顺利实现,必须敢于创造、勇于开拓,这种精神又总与解放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解放思想,是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教条式的束缚与禁锢中解脱出来,从因循守旧、观念僵化的羁绊下解放出来,获得精神自由。更为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能促使人们敢于随着发展变化的情况,实现观念更新,即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而及时改变过时的旧思想、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崭新思想观念。可见,解放思想并非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打破旧观念的束缚,不断确立科学新观念的过程。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强调:“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显然,解放思想的实质是主观符合客观,精髓在实事求是。创新发展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路才活,门路才广,创造力才旺盛;倘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慵懒懈怠、按部就班,不敢吃“第一只螃蟹”,就永远不会有创新活力。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奋力开拓进取,才能真正筑牢人们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一是培育乐于创新理念。习近平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成果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由此对人们创新能力的要求十分迫切。解放思想能增强人们坚持求真务实,永葆思想活力,勤于学习探索,永不满足停顿,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开启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局面。二是充盈敢于创新意识。任何创新都需巨大勇气和魄力。解放思想能启迪创新人才,无论是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还是社会组织和管理创新,尤其是体制机制创新,不仅需要观念上不断更新,还会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特别遇到冒风险、担责任、得罪人、损私利等,没有勇气与闯劲,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很难奏效。因此,通过解放思想鼓励创新者大胆具备“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敢于超越常规,敢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而只唯实,才能使创新发展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三是总结善于创新方法。创新是精神、勇气与社会担当的承载,也是方法、素质及各种能力的结合。解放思想要求人们努力坚持实事求是,自觉根据本单位、本部门及本人具体情况,在尊重客观规律中大胆行动;同时尽量避免抱残守缺、一味蛮干的愚蠢做法,积极寻找与开拓新鲜、可行、管用的创新路径,切实提高创造力水平,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变为现实。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显然,离开了解放思想的理念指引,创新发展的落实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还要看到,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深刻动力源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实现必须依靠艰苦拼搏,更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党的自身建设实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尽管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就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只有通过解放思想,坚持“敢想”革命胆略与“求实”科学态度的统一,才能达到“唯实”境界,使解放思想法宝在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十三五”规划顺利实现中,映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把握创新发展的主体尺度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人类实践是一种自觉的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与理想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基础上,人们除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规划行为外,还必须根据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规划行动。创新发展也不例外。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要顺利推进创新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其主体尺度。
作为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主体尺度。本质上说,当代中国的创新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接引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和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问题成堆,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我们不搞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及时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等,都是为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认真面对与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习近平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显然,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根本点就在于解决问题和矛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及发展需要,映现了我们党崇高的主体尺度。习近平多次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他同时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及时因应人民利益实现与国际环境互动优化的时代诉求,积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直接而现实福祉的热切期盼。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期目标上,不仅涉及领域广,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六位一体”的升级发展,而且“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映照出我们党注重创新发展的科学主体尺度。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创新发展着力点,给出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赋予了创新发展理念鲜明的时代内涵。放眼全球,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习近平反复阐明,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国际经济竞争甚至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创新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所带来的深刻革命正在加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正在与即将发生“化学反应”。从正在形成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到“互联网+”所释放的“风口效应”,再到《中国制造二○二五》所展示的崭新气象,都使我们看到了创新驱动带来的美好图景。然而在世界发展链条中,我国不少产业还处于低端,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出现一些“卡脖子”问题。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刚刚超过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唯有创新才能培育经济增长点、抢占发展制高点。全会不仅突出强调了创新这一发展理念的建树,更指明了努力的重点方向。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目的旨在锐意改革,激励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一步凸显了创新发展的主体尺度。
三、拓展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创新发展,落点要实。当代中国创新发展,围绕科学主体尺度具有丰富内容,需从多向度展开。创新不是孤立的,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系统工程。同时,创新发展还涵盖了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全方位性,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现实坐标上的发展动力,也是“十三五”期间“两个中高”即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走向中高端的关键环节。在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面对“十三五”宏伟目标,创新发展在实践中的层次与要求都应该上一个新台阶。
科学确立创新思维。创新发展不能离开创新思维的有效引领。习近平强调:“一定要注重在养成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应该看到,创新发展的哲学基础在于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人类实践与认识过程推移的无限性。反映到思维领域,必然形成创新性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具有新的发现、独到见解和最优方案的思维模式。确立创新思维必须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努力突破思维定势。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时间长了会产生惰性,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才能具备灵活应变能力,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发展性、多向度特色。二是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只注重形式,否定内容,搞照搬、照转、照办,体现出思想上的懒惰主义,工作上的马虎主义。有了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效果,要害是前怕狼后怕虎,缺少闯劲,患得患失。实践中确立创新性思维方式,要具备问题意识,强化独立式、发散式和综合式思考等能力,一句话,破除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习近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有创新也是如此。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真正融入人们的血液,形成创新蔚然成风的思想引领,使创新发展确实见到成效。
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队伍是基础。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着我国未来发展的海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发展,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善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训练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努力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建设基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还要搞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海外引进相结合的路径,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及时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加强创新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作风建设,使之恪守“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之基本原则。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问题,认真抓紧抓好,特别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的创新人才,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对创新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发展经验及成果,使各类创新人才与广大群众有机统一起来,组成强大的创新大军,为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力量保证,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充满生机的局面,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最牢固的基础。
努力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注重发挥国家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的氛围、政策与体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平台,拓展强大的推动力和宽松广阔的空间。积极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提供能有效激发社会创造力的政府服务,让创新真正成为我国发展的基点,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发展成果,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力量。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同时,推动创新发展需要更加富有激励性、倾斜性的政策保证。创新依靠的主要资源和要素是人力资源,发挥后发优势依靠的是低成本的劳动力,而形成和发挥先发优势则必须依靠优质的人力资源,即科技劳动者和人文劳动者。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认真破除以往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充分调动所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切实肯定创造性劳动、创新性劳动的价值,让这些劳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恰当的报酬,使创新激励政策更明确地向人倾斜,向创新劳动倾斜。此外,创新发展还要强调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创新往往是艰苦的探索过程,创新的方向、路线、步骤、要素配置、逻辑推演、分部合成,等等,往往需要创新者个人或团队充分发挥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深邃思考,并现实地寻求合适的创新项目、课题以及人员等要素,按照特定的构想去组织和配置各类资源。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组织和领导者,统筹整合各方面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形成高效统一的体制通道和平台,使投入创新的公共资源、市场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应主动给创新者必要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允许人才的合理流动,宽容创新的试验与失败,为创新提供更为宽松的空间和条件,让创新发展尽快驶入快车道。
(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