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良故居

2016-11-19高洪福

时代报告 2016年4期
关键词:张良菩萨

高洪福

禹州西南25里,有中州名镇——张得,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此人姓张,名良,字子房。他博浪一椎,惊天动地;鸿门一宴,千古传说;他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四百年基业,人称“帝王之师”;他经天纬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世人尊其为“谋圣”。张良为汉朝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被封为留侯,故张得乃“留侯故里”是也。

出张得寨西行里许,有河名曰父城河,河北岸苍松翠柏之中,有一座千年古刹——子房寺。佛寺依龙山岗而建,乾龙入首,卧龙发脉,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三山相护,三水相绕,三寨相拥。寺前父城河水,清澈见底,微波潋滟。河上圮桥,相传为黄石公与张良授书处。寺中花木园林,协调别致,树木成荫,风景如画;寺侧假山小道,自然成趣,冬至松柏苍翠,春来桃花映红。

子房寺原址为张良祖父张开地始建的张氏祠,后经良之父张平再建。两汉时,张氏后人感念张良功德,将“张氏祠”更名为“子房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子房祠”被扩建为子房寺。

踏上圮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居中山门,殿房三间,进深一间,门首额书“子房寺”三个镏金大字。山门两侧有侧门,东侧角门楼额书“洞天福地”,西侧角门楼额书“绿波莲”。寺外围墙高约八尺,红墙绿瓦,进入山门殿,两侧分立“金刚力士”(俗称哼哈二将),高一丈有余,手持金刚杵,怒目圆睁,呲牙咧嘴。据说他们是警卫佛刹的夜叉神。

进入山门的第一座佛殿为天王殿。天王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四根大柱,飞龙盘绕,庄严肃穆。天王殿居中塑韦驮大将军,手执金刚杵,威风凛凛。据说韦陀善走如飞,又是捉鬼贼的能手。两边分立“四大天王”,着古代武将装扮。依次是掌青光宝剑的增长天王,职“风”;掌琵琶的持国天王,职“调”;掌宝伞的多闻天王,职“雨”;捉龙执鼠的广目天王,职“顺”。威严孔武的佛教护法天神,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成为风调雨顺保丰收、护国安民保太平的四位神将。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俗称大殿。大殿居中,前有拜台高约三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歇山式建筑,两山出檐,重檐飞角,四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悦耳动听。殿内八根大柱,飞龙盘绕,直托屋顶梁架,四周走廊环立二十根大柱,高约6米,均有浓墨重彩,镂刻绘画。门扉全为填花透雕,花瓣经精心设计,纹理清晰,花叶相称。殿脊为歇山式,雕花瓷砖配以祥禽瑞兽图案,两端瑞兽面向中间宝瓶。

大殿内居中,塑释迦牟尼像,佛祖坐在莲花台上,台下众佛供抬,形象迥异,惟妙惟肖。佛祖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成环形,名为“说法印”。佛祖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姿态庄严而又敦厚睿智,嘴角略翘微含笑意,似向芸芸众生传递着慈祥与和悦。他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与礼佛者瞻仰圣容的目光相遇在一起,引起人们心灵的颤动,进而使人肃然起敬。佛祖头顶龛额上,大鹏展翅,气势磅礴。

佛祖左右,分塑迦叶、阿难二位尊者站像。迦叶年长抱拳在左,阿难年青合掌在右。迦叶、阿难面容恬静,俯首聆听,似有所悟。

大殿东西侧金刚台上,分塑有释迦牟尼十八弟子(十八罗汉)的金刚像。相传他们不入涅槃,常住人世,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具有超凡神力,水火不伤,能降龙伏虎。

大殿外拜台上东西两侧,各立御碑一通,碑身通高八尺有余,皆名人撰文,镌刻俊美。东侧为唐元和年间所立,当时寺内僧、尼及常住共八十余人,元和九年禹籍进士陈夷行等联名奏请宪宗,皇赐寺东二十亩,寺前十余亩地为僧、尼“口粮田”。该碑额书“皇恩浩荡”。西侧为清顺治年间所立,当时寺内有僧、尼及常住共一百余人。顺治十年,禹籍进士赵来鸣,知州朱裴等联名上奏顺治帝,加赐寺后西北跑马岗旁二十亩地为“口粮田”。其感念张良盖世功德,诏明寺东子房祠由寺院及张氏族人共同管理,碑额篆书“敕赐皇封”。

大殿外拜台下,立有各代重修子房寺功德碑数通。

大殿后为石佛殿,又称后殿。石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内四根大柱,雕梁画栋,后殿房脊正脊处,书有“九品莲邦”四个大字。殿正中供奉阿弥陀佛石佛坐像,像高六尺有余,其右手垂下,坐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据说这金莲台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坐位。佛端坐于八角莲台中,面庞丰满圆润,神情静穆祥和,两眉间深刻一双智慧眼。

关于石佛,有一段传说:明嘉靖推崇儒道,抑制佛学,对佛教严加控制,朝廷中设僧录司,管理宗教、僧侣事宜,不许百姓任意出家。嘉靖七年,钧州(现禹州)知州刘魁到任后,大讲儒学,痛斥佛、道教理论,令所有僧、尼一律还俗,并捣毁许多佛殿僧庙。寺内主持得知消息,连夜将石佛埋藏于寺前西侧父城河旁一浅水塘中,并命僧、尼常住四散而去。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直到清康熙二十年重修寺院。那时辛酉七月,恰遇大雨数日,父城河上山洪暴发,圮桥又一次被冲毁,桥西塘中石佛突现,佛僧及乡里认为天降祥瑞,佛祖显灵,相互道贺,遂置办隆重道场,恭迎石佛归寺入龛。

阿弥陀佛的左肋侍是观世音菩萨,左手拿着杨柳枝,右手持净瓶,示大慈大悲状;其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表示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接班者。阿弥陀佛右肋侍为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茎,示其力大无边,能驱除妖魔鬼怪。大势至菩萨天冠里有观世音菩萨像,表示他是观世音的接班人。二位菩萨,皆坐在莲花座上,幢幡上均有莲花图案。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尘,莲之为物花色清淡,常为佛教喻用。莲花作为佛教的圣花,在佛殿中几乎无处不在,诸佛结跏趺坐,称为“万莲花生”,所着袈裟,叫“莲花服”;就连佛祖说法达到的最高境界,也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三座大殿外,均置有宝鼎、香案。佛殿里,木鱼、磬声常响,续明灯长明。

佛殿两侧,分别建有十二间廊房。据说取佛学典籍“三藏”“十二部”之意,廊房为下搭椽,廊式结构,进深一间。西侧从南至北依次为:客堂三间(接待室),经堂(听僧尼念经的地方)三间,菩萨殿三间,云水堂(上客堂)三间,供客人借宿。东侧依次为:库房(办公室)三间,法堂(又称讲堂)三间,药师殿三间,僧寮(僧、尼宿舍)三间。

菩萨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观音居中,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中,面容祥和宁静,双手合十胸前,嘴角微翘,略带笑意,佛经里说她(他)的德能是“大慈大悲”,众生遇到灾难,只要呼喊一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现其音声,皆得解脱”。甚至有人向观世音祈求生儿生女,也可遂愿。

观世音坐像两边分别侍立一童男、一童女。据说童男为善财,他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菩萨。童女为龙女,她是龙王的女儿,自幼智慧通达,年仅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说法,顿然觉悟。

菩萨殿左侧靠北墙处,供奉文殊菩萨。这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盆中,手执玉瓶,神情恬然,双手塑得浑圆丰满,颇具东方女性魅力。脸庞圆润秀丽,神情中透出微妙的喜悦,两手下垂丹田,表现出闲适自若的神态。据说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多才善辩。

菩萨殿右侧靠南墙处,供奉普贤菩萨,她(他)手持莲花,表情恬静,庄严地坐在莲花台上,佛经上说,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的行德本体。

东边的药师殿供奉着药师如来,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右手做结三界印,左手执药器。据说药师如来,曾发下十二道救渡众生的大愿,要解除一切众生的生死、苦恼、重病等。他不仅医治众生身体上的疾病,也医治众生智慧及悲心俱不圆满的心灵。

从西侧门进入西跨院,院内前为竹林精舍,修竹茂密,奇石、假山缀落其间,曲径通幽,别有情趣。据说竹林年代久远,当初张良正是利用园中竹子,制风筝、制萧,楚汉战争中,涣散楚军士气,灭了项羽,成就大汉基业。

西院后院为桃园。亭、榭坐落其间,阳春三月,桃花嫣红,香客、游人如织。相传张良生时,面如桃花,自幼喜欢食桃,其父张平,对良十分钟爱,命仆人在张氏祠西邻种植桃树二十余棵,年来年往,桃熟桃落,繁衍成园。这桃园的桃子与别处不同,不仅个大、味美,而且每年五月初就早早成熟。据说张良是五月十五日得道成仙,桃子是要赶在张良爷成仙前成熟,供其食用。张得人为纪念张良,称此桃为“五月先(仙)”。子房寺有个规矩,每年五月十五,山门与园门大开,香客及游客在桃树下自摘自食,不收分文。

山门东侧靠南院墙建有门房三间与东侧廊房呼应。廊房南山外不远处,有石券古井一眼。只见井泉涌动,水色梧桐。水面离井口多有二尺,小沙弥提桶而来,不用绳索,俯身汲水,惬然而去。据说此井水势,不论旱涝,不涨不落。又传说此井水能祛病除痛,益寿延年。于是十里八村,香客信众,端盆提罐,前来寺中取水饮用。

又有传说更为神奇。说是此井直通乌江,霸王项羽原是大禹治水时脱逃的一条蛟龙,垓下兵败身亡后,潜入乌江,悔不当初。张良得道升仙后,他常来此处寻访。

从门房前东侧门进入东跨院。但见约三尺高台上,坐北向南,建有二进院落,院门青砖圆券,额书“子房祠”三个大字。进入前院,但见苍松翠柏之中,矗立着几通古碑。这些碑中有历代为张良歌功颂德的功德碑,还有文人雅士咏颂张良的诗碑。

院内建有简陋瓦房两间。其中东边一间比西边一间进深宽半打椽,内供张良像。西边一间比东间少半打椽,内塑黄石公像。据说当初建祠时,东边大间内供黄石,西边小间内供张良,以示张良尊师重道。有一年夏,大雨数日,父城河水泛滥,漫过高台,塑像毁损严重,寺院住持择定吉日,请来泥塑匠师徒二人重塑。恰在此时,县城城隍庙神像也被损毁,县衙派人请泥塑师傅速去县城修复。师傅无奈,又碍寺里择吉已定,就留下徒弟,匆匆进城应付官差。临行前,徒弟问师傅:“像如何塑?”师傅忙中答道:“左黄石,右张良。”五日后,师傅返寺,见徒弟塑了个反劲,大声责备说:“黄石为师,子房为徒,子房得黄石传书而功成名就,今徒尊师卑,此有背世礼也!”徒弟倒也聪慧,慨然答道:“黄石虽有满腹经纶,不为韩王所用,遁居于栎松山中,其不悲焉!访得子房,得以弘道,身列仙班!若无子房,谁知黄石!此世间常理也!”师傅诺许。从此张良居东,黄石居西,自然成俗。

从前房西山间便道进入后院。迎面三间廊房,进深丈余。房内神龛上塑有张开地、张平二位坐像。开地居东,金盔铁甲,腰系青龙宝剑,足蹬虎头朝靴,左手持剑,端庄肃穆,俨然一古代武将装扮。张平居西,面情深邃,手执简册,身着文官朝服,一副儒相装束,神龛额上书“克文古武”四个镏金大字。房前设有宝鼎、香案,宝鼎前铺有一块红黄相间的拜石。说此拜石,倒也神奇,据传每逢初一、十五,夜深人静之时,凡张氏后人,站此石上拜上三拜,西北天空即立现张平神像,人们称此石为“阴阳石”。

后院东屋小三间,进深八尺。神龛上塑赤松子坐像,道貌岸然,神情飘逸。右手执拂尘,左手自然放在胸前。神像右侧,塑一童男,双手抱拳站立,屋内南北两山,绘有风神、河伯故事。传说赤松子生在神农时代,职神农氏的雨师。他的神力被天帝知道了,便把他请到天上,封他为雨神,掌管下雨的事务。

汉朝建立后,张良托病辞朝,习辟谷而不食五谷,随赤松子游。对此史家评价不一,一说张良体弱多病,事在情理,一说张良技高一筹,明哲保身。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位于子房祠后,东侧廊房外辟有侧门,过此侧门进入东跨院,该院南、北、东各有房三间,分别是寺院内的斋房(厨房),斋堂(食堂)。

出山门东行,寺院东墙外,是塔林,塔林是有成就高僧死后的墓塔。据说塔林原有塔十几座,其中大多为砖塔,毁于金、元战乱及以后。至清末,此处仅剩有琉璃塔两座。塔高七层,四丈有余,塔身呈圆形,琉璃砖砌成,间嵌有唐僧取经故事的三彩图案,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辉煌。民间传言,每遇风雨天,塔上还能传出悲凉箫声。

塔林东为寺院菜地。菜地东头,辟有茶庵三间。夏天,寺内主持常在此纳凉、会客。清末宣统年间,寺主持慧远,广结善缘。常与文人雅士、社会名流交往,其情甚密。其中清末秀才杜希春,时常造访,谈经、论法,吟诗颂文。希春为人倜傥不羁,鄙视科举仕进,不拘小节,出语见胆。有一年夏天,希春登门到来。慧远法师在葫芦架下,忽然站起,头碰葫芦。慧远双手合十,问:“不知先生今日到访,有何赐教?”希春应答如流:“今日拜访大师,有新诗一首能否入耳!”“有何佳作,快快吟来!”希春不紧不慢吟道:“葫芦搭个葫芦棚,葫芦架下葫芦迎,架下葫芦碰葫芦,葫芦不痛葫芦痛。”吟罢二人捧腹大笑。

说起子房寺还有一段故事,广为人知。子房寺周边有三寨:张得寨(又称大寨),西是子房寨(现杜庄村),南是小寨,因张得寨大,建得早,又是子房故里,故寺院一直归张得寨地方管辖。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叫花子在寺内死去。人命关天,县官派捕役询问,因张得寨当时仅有张姓秀才一名,势单力薄,王寨首不敢应承,推托说寺院乃归子房寨管辖。而子房寨当时有举人、秀才多人。特别是秀才甄陶,又是七省经略袁宝恒的老师,势大气壮,县官也惧怕三分。就草草了结此案,命子房寨人掩埋尸体,了结此事。从此,子房寺归子房寨管辖,至今临近张得的寺地仍由杜庄村民耕种。

千百年来,子房寺久历风雨,几经盛衰。民国初期,曾一度改为杜学。后又因长年战乱,寺院得不到及时修缮,僧尼锐减。解放后,寺院被张得机械厂改造占用,机械厂搬迁后,荒废几年,后又被杜庄小学占用至今。现寺内大殿及东西廊房的房基仍在。大殿前边仅存的一颗松树,还在深情地守望着,生机盎然。似在期盼着子房寺的重生。东边的子房祠,仍有两间小瓦房,内塑张良及黄石公像。初一、十五,不时有信众及张氏后人前来祭拜。

猜你喜欢

张良菩萨
菩萨
赌徒求佛
张良拜师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张良拾鞋
佛像面前的菩萨
八戒审猪
生气的狼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