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补充

2016-11-19张卓鹏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6年4期
关键词:噬菌体引物双向

张卓鹏

中学教材中关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一般提到两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突飞猛进,发现DNA分子复制还有许多新的特点,如真核生物DNA分子的多起点双向复制,所合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等.在近年的高考中,有关DNA分子复制的试题常以新情境、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如进行相关的内容补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DNA多起点双向复制

DNA分子复制时,双链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许多实验证明,DNA的复制是从固定的起始点开始的.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有一个复制起点.通常,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的DNA分子都是作为单个复制子完成复制的,而真核生物基因组可以同时在多个复制起点上进行双向复制,也就是说它们的基因组包含有多个复制子.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是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的复制方式进行的.复制叉以DNA分子上某一特定顺序为起点,向两个方向等速前进.

例1图1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信息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从图中能看出有3个复制起点,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真核生物DNA分子这种多起点的双向复制,显然提高了复制速率.选项A强调了多起点,还强调各起点同时开始,有一定的迷惑性.从图中形成的复制环大小来看,各复制起点的开始时间是有先后的,其中右边的复制起点处应先开始复制,故A项有误.解好此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图文信息转换能力.

答案 A.

例2 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需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2).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

(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图3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请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4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5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起点复制的.

解析本题同样是通过图示信息,考查学生分析DNA分子复制的新特点.

(1)问中介绍了推测DNA分子复制起点数的方法:DNA分子复制开始时首先需解旋,在复制起点位置会形成复制叉,有一个复制叉,便有一个复制起点;有多个复制叉,便有多个复制起点.如(4)问中,从图5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一个复制叉,故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的.事实上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DNA复制的起点数是有区别的,真核生物DNA分子的复制常有多个起点.

(2)通过绘图,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的掌握情况.其中第二代DNA分子应有两种情况:一是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仅有一条含放射性标记;二是DNA分子两条链都含放射性标记.

(3)从图4看出,DNA分子复制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边同时进行,可见是双向复制,这也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1)(规则)双螺旋 复制起点数量

(2)见图6(3)DNA复制是双向的

(4)单

二、DNA半不连续复制

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冈崎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该假说后经实验得以证实.

例3图7为高等植物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 .

(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 .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分子的合成还需要 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其中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是.

(4)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有;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 .

(5)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解析(1)由图可知,复制出乙、丙2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亲代DNA的一条母链,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解旋酶使氢键断裂时需要消耗能量,而丙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两个片段的连接需要DNA连接酶.以往DNA连接酶只在基因工程中提到,此处考查了学生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

(3)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但是复制的方向都是由5′→3′,所以复制的方向是相反的.其中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形成即先形成短链片段,然后再由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

(4)植物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还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复制后的两个子代DNA存在于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故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

(5)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复制以后,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的DNA中有一碱基对A=T将替换成T=A,而四条染色单体最终要进入四个子细胞中,所以卵细胞携带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4.

答案:(1)半保留复制.(2)能量(ATP),

DNA连接.(3)相反, 不连续形成即先形成短链片段. (4)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1/4.

例4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

短链片段(如图8).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9.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 .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 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 .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 .

(4)图9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 .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 .

解析本题考查DNA复制及实验分析能力.(1)T4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在侵染细菌时,将自身DNA注入到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胞提供的原料(氨基酸、脱氧核苷酸)、ATP、多种酶(如DNA聚合酶)、核糖体等分别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和DNA,最后组装成完整噬菌体.而噬菌体是细胞内寄生,不能直接从培养基中获得营养物质,必须用细菌培养.(2)由于在双链DNA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DNA分子中碱基数量存在A=T、C=G;在有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中,胸腺嘧啶350个,胞嘧啶650个,第四次复制形成24-23=8个DNA,需要消耗650×8=520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时间内均出现较多的短DNA单链片段,说明在DNA复制时先形成短片段,可以支持冈崎假说.拓展:在细胞内DNA复制时,形成的短片段之间(图8中缺口)需要通过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长链.

答案:(1)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2)5200, 2.(3)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氢键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4)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在实验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

三、DNA合成由RNA引物引发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有引物.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它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这是在体外.事实上,细胞内的DNA的合成也是由RNA引物引发进行的.

DNA聚合酶不能发动新链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链的延长;RNA聚合酶则不同,只要有模板存在,不需引物,就可以转录合成新RNA链.因此在体内先由RNA聚合酶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从RNA引物的3′-OH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催化RNA引物合成的酶称为引物合成酶.引物长度通常只有几个~10多个核苷酸,冈崎片段合成也需要引物.RNA引物的消除和缺口填补是由DNA聚合酶Ⅰ完成的,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接.

例5DNA复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DNA复制的引发、DNA链的延伸和DNA复制的终止三个阶段.如图10所示为DNA复制的部分示意图.结合此图,下列对遗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DNA复制过程中,与DNA母链相配对的碱基种类共有4种

②DNA解旋后,单链结合蛋白的作用可能是防止母链间重新形成氢键

③图中a过程表明引物发挥作用后将会切去,使DNA碱基纯化

④完成a、b、c过程应需要多种酶的催化才能完成

⑤与DNA复制过程相比,转录过程所需模板、原料、酶的种类等均不同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DNA复制时,RNA引物将会与DNA母链结合,可见与DNA母链相配对的碱基种类有5种,①错误;DNA解旋后,为了防止母链间重新形成氢键,单链结合蛋白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正确;DNA完成复制后,子链DNA中不含引物,这样可以使DNA中碱基纯化,③正确;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多种酶的催化,④正确;DNA复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所需的酶有DNA聚合酶;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所需酶有RNA聚合酶等,⑤正确.

答案 A.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噬菌体引物双向
植物青枯菌噬菌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科学家发现最大噬菌体
有害细菌终结者:噬菌体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PCR技术原理和应用”考点的复习建议
基于RPA技术检测向日葵茎溃疡病菌的方法、RPA引物及试剂盒
朴素高效的双向快充
西藏砂生槐EST—SSR引物开发及多态性检测
例说乘法公式的双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