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之我谈

2016-11-19徐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作文指导选材作文教学

徐红

【摘 要】笔者针对作文教学的导入、审清题意、拓宽思路、指导范例、编列提纲、说评结合、作文收尾、板书精辟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使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创意。

【关键词】兴趣;选材;作文指导;范例;作文教学

目前,对于小学,有的教师习惯于“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动笔作文——教师精批细致”的教学模式,结果事倍功半;有的则是在学生动笔之前,从提纲到词句,乃至如何开头和结尾都一股脑儿塞给学生,使指导学生作文几乎成了代替学生作文。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抑制。而且连独立思考等基本的学习品质都得不到培养,以致学生作文一离开教师就茫然不知所措。有鉴于此,作文教学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笔者就作文指导教学谈些体会,与之探讨。

一、悉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课堂高效,课的导入必须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兴趣就没有写作的欲望。

(1)谈话导入式。可巧用导语,引导回忆,现现生活画面,诱发写作情感;可巧妙设句,引发思考,诱发表达欲望;可联系实际,描述画面,引入生活情境,唤起写作激情;可欲擒故纵,反语激志,激发写作兴趣……

(2)情境导入式。根据教材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的需要,或引导聆听故事,或引导观察画面,或引导现场表演,或引导观看实物,或引导感受音乐,或引导美妙想象……如,在《假如我是……》的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学伊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个“0”,让学生进行“0”的畅想。又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给学生播放《喜洋洋》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想象,再现生活,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相关素材,燃起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弄清题目意思,明确写作要求,学生才能写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来。因而,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对于直接明确了写作要求的文题,可让学生自读理解;对于题目要求不清楚或学生易理解错误的文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推敲,让学生弄清题意,审明体裁,明确取材的范围等。如,在《我和××》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就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区别“我的××”与“我和××”的不同。(“我和××”不能单写我的事,也不能单写“××”的事,必须是“我”和“××”之间发生的事。而“我的××”写的是“××”的事。)

三、调动积累,拓宽思路

儿童的习作,少不了两个积累:一是生活的积累——来自观察体验;二是知识的积累——来自课内课外阅读和电视、广播所得及自身能力的提高。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就要引导学生在立意时,选材时多向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思路,甚至逆向思维,帮助学生脱俗求新,写出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好作文。

(1)独特的立意。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帅,它对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以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起着主宰和制约的作用,时代大学问家王羲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教师指导学生立意时,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可以不同的人物来发掘,可以不同的思想角度来审视,可以不同的景物来构思……如,指导学生写《读<跳水>有感》一文时,学生有的从“遇到紧急情况要像船长那样沉着冷静,当机立断,采取正确措施”谈看法;有的从“做事前要考虑后果,不要像孩子那样,一生气就不顾后果”谈感想;有的从“人类的勇敢和机智再次闪现”谈认识;还有的从“开玩笑要有分寸”来谈体会……习作百花开放,争奇斗艳。

(2)新颖的选材。在选材上也要创新立异,避免老生常谈,千人一面。新颖的选材须做到两点:一是材料要有时代气息,二是要尽力避开别人写过了,写烂了的内容,应选取那些别人还不曾发现,不曾涉及过的,或者虽然见到了,想到了,却很少人写到的题材。当然,并不是提倡追求新奇怪诞的材料,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大家都能理解又不被人们常用的事例。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浪花,以小见大,以全新的角度去表现主题。例:在《我在小伙伴》的作文指导中,从人物方面选材,可以是同学、亲属、邻居,可以是社会中结识的年龄相仿的朋友;从结交时间方面选材,可以是长期交往的,也可以是短暂结识的;从交流方式方面选材,可以是直接交流式的,也可以是间接交流式的。从人物特点方面选材,可以从小伙伴的性格、品质、爱好、特长、生活习惯等方面来思考,找出他与众不同的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来写。这样,学生写作思路开阔了,文章也不千篇一律了。

四、指导范例,领悟方法

教师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应根据作文要求提供适当的范文(或报刊上的好文章,或者老师的“下水文”,或课文等),以范文引路,指导写作。但并不是简单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写人们常说的“葫芦文”。( 葫芦文,即先学范文,将范文的框架列出;再将写作特点写出;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材料套在这个框架之中,机械地学习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写出的文章。)而是让学生从范文中明晰而形象地感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学中模仿,仿中求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如,在《我的小伙伴》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先以范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口述作文与范文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发现差距,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范文为什么能把小伙伴的特点介绍得那么清楚具体,他是怎么介绍的?”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小伙伴的语言、动作、表情及自己当时的心中所想,都是帮助突出其特点的地方。最后,组织学生自己总结出本文的写作要求和应注意的地方。这样,学习方法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讨论中自己领悟出来的,他们势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印象深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必然得心应手,而且,他们在这一节课中的收获也会自然地迁移到其他的习作之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写出新意,写出创意。

五、编列提纲,说评结合。

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说得清写得就通。因而,在作文指导教学中,要用一定的时间,大面积地,或分点、或分段口述成文。这一环节的步骤为:一、学生自行编列作文提纲;二、学生按提纲自由练说作文内容;三、教师指名按提纲口述作文,大家根据作文训练求加以评议。实践证明,说评结合,有利于学生思路的顺畅,有利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六、精心收尾,总结扩展

上课如同写文章一样,既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好的课堂结束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疏理、储存、迁移和运用。

①总结式。教师根据完成教学目的的情况进行小结。

②强调式。教师对作文中的重要训练要求在结束语中加以强调,以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注意。

③期待式。如,在《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的作文教学中,结束语为“现在,大家快快拿起笔,因为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味你们笔下惹人喜爱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七、板书精辟,言简意赅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份“微型教案”。板书的设计要做到言简意赅、纲目分明,以帮助学生“掌握训练要点,理清说写脉络。”板书设计宜“月明星稀”,忌“繁星满天”。如《学做家务事》的板书为:

千里行军非一刻可至,万里航行非朝夕之功,同样,作文教改的成功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而,我们风雨兼程,锲而不舍!我们坚信,作文教学的大血肪中,涌动着的必定是新鲜的滚烫的血液!因为“源头活水,生生长流”!

参考文献:

[1]秦兆基、尤志心主编。小学作文模仿·创新写作大全.2000年7月第2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陈乃忠.小语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十).江西教育.1998年第9期.

[3]何水山.“写人作文”的教学指导.江西教育。199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作文指导选材作文教学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关于小学作文指导中的想象和观察研究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