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习作的“春天”

2016-11-19金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阅读积累春天

金丽

【摘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和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畏难情绪。笔者认为,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 “多学”、“多读”、“多练”,三管齐下,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课堂练笔;阅读积累;课外拓展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形式为写作。而学生,最害怕上的课就是习作课,因为绞尽脑汁憋不出几句话;老师,最害怕上的课也是作文课,因为怕学生绞尽脑汁也只能憋出几句话。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爱上写作,让老师爱上教学写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认为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 “多学”、“多读”、“多练”,这样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以课堂练笔为平台,多学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等特点,学生容易习得。

(1)关注课堂小练笔,从课文中学。一节语文课堂上,听、说、读、写贯穿始终。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当堂进行小练笔,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学到相应的写作方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随处都可以挖掘出小练笔的素材。只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多多进行练笔,久而久之,他们的习作能力定会有所提升。

(2)关注课堂小练笔,从同伴中学。课堂小练笔有一个好处就是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当练笔规定的时间一到,教师就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往往会让优秀的学生先交流,而那些还处在“困难时期”的学生就充当了听众。在倾听了优秀学生的发言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开自己的思路,从而获得一些写作的灵感;对于那些“困难户”,他们即便把优秀学生的发言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至少他们也动笔了。

二、以课外书籍为养分,多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可见,多读书必定会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面对浩瀚如烟的书籍,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1)精读书目,以一带多。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新书出版,每一本书都去细细地品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博览群书的方法。每一个学期,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可以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很多名师,如蒋军晶、张祖庆、周益民等会在各个假期推荐孩子们看一些课外书籍。

我们也可以让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大家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同一系列的书籍,再扩展到其他类型书籍的阅读。这种以一本带多本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性地去阅读。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仅仅靠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积累。

(2)好词佳句,积累为主。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写话废话特别多?其原因在于,孩子的词汇量很少,他表达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词语。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并在写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流畅和生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平时遇到一篇好文章,应该多读几遍,把文章的美读出来;哪些词汇用得好,句子写得妙,就把这些好词佳句摘录到自己的“采蜜本”里,进行反复品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运用,语言更生动,写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三、以课外拓展为实践,多练

有阅读为养分,有积累作保障,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1)以生活日记为载体,积累习作素材。都说“我手写我心”,虽说学生还是小孩子,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体验,那么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手段。我们不必硬性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可以灵活机动一些。

(2)以交流互评为契机,提高鉴赏能力。不少老师拿起学生的作文,总是改了又改,似乎改的越多作文就越精彩。事实上,老师改的作文早就失去了学生作文的童真童趣,既不是学生作文,也不是教师下水文,成了“四”不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并自觉地修改。作文写完后,首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找几个同学再来评价。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评改中,感悟写作的奥秘——原来这样写更恰当,这样写更生动。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地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进步,集腋成裘,一起触摸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丁仁森:《以日记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小学语文》,2011.6.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阅读积累春天
精挑细选出华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从“畏写”到“乐写”的转变
本科批次合并:民办高校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