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借助文本彰显中学生习作个性

2016-11-19563421贵州省正安县乐俭中学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仿写作文教学

563421 贵州省正安县乐俭中学

【摘 要】中学生的写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且能表达对社会或人生的一种独到的感悟或是体验。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其个性发展。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平时的习作中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会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通过插图和文本的空白,以及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作文;仿写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这势必是新时期作文的新导向和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特点,不拘一格,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最大程度地彰显学生的个性。

一、仿写课文经典段落

语文课就是要以认字识词、理解文章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基本的训练目标,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精神情操得到陶冶,知识得到积累,语感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教材为依托,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课堂小练笔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异,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二、用课文插图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从而,学生把观察到的一步一步地,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这样就会达到练笔的作用,且各自观察的不一样,于是写出的文章就不一样,学生的个性化作文才能产生。当然,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还要根据大纲要求,从学生一开始文章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其实,我们现用的语文教材插图精美,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本中的插图为语文课堂进行随文练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而为展现出学生习作的个性化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三、补写课文故意留下的空白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包括“发展思维的能力”,包括“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研读,就会发现,由于行文的需要,文本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这样的“空白”能留给人们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空白”包括课文中的课题处、问题处、关键词处、重点句处、标点处、人物处、场景处、结尾处以及言尽而意不尽处等。纵观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就特别重视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空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

一句话,倡导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就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我口说我想、我笔抒我心”,从而到达自觉关注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写出有个性有情趣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潘月芹,中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学浅谈,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22期

猜你喜欢

仿写作文教学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