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与地方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

2016-11-19梅琼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中职

梅琼

【摘 要】学校内涵建设逐渐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内在和自发的需求,当前中职学校已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过渡,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职学校发展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地方文化的内涵,明确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职学校在传播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地方文化传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学生幸福感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地方文化;幸福感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就业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内涵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学校发展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建设,教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等。而地方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并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职学校是地方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对地方积极的持续发展和地方文化的全面普及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中融入地方优秀文化,培养出兼具高技能和高幸福感的学生,使得中职学校、地方文化、地方经济和民众生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中职学校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影响中职学校

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对中职学校的办学提供了全面的精神指导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凝聚,一座富有地方文化的学校才是蕴涵丰富的学校,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山,以其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有着独特芬芳的“天台山文化”。与古都文化和其他名山文化不同,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各组成部分相互渗透,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对人类文化的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造像工艺,茶叶种制技术,和茶道等造成世界性的影响,“天台宗热”,“寒山热”,“济公热”在海外久盛不衰,就是最好的例子,被视为“佛宗仙源,文物之邦”。我校充分利用了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上,设置多个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专业,如旅游服务与管理、餐饮管理与烹饪、表演艺术等;在德育上,倡导校园“和合文化”,提倡“和合精神”,体现了宽容的品格和文化理念。在这些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下,我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中职学校30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治安先进单位等。

2.中职学校服务地方文化

中职学校是地方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并进一步通过其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优秀人才输出等方式引领着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在地方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等职业学校不是钻在象牙塔里不闻不问,而是脚踏实地的深入社会和民间,对地方文化产生强有力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地方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中职学校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地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极大的活力,同时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中职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就业人才,其对地方软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将地方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向外界展示,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本地区初级中学中综合成绩和人文底蕴相对较弱的学生,三年后多数学生会直接走上就业岗位,因此如何在这段时间既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同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这将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很好的适应现今社会的职场,并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生活。

1.中职学校传播地方文化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职学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加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等文化方面的培养责任。而地方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中,使得地方文化独具特色,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会对职业学校产生最基础和根本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传播地方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方面,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那些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又具备地方文化情怀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具有较高竞争力的。

2.中职学校传播地方文化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文化培养了一方人才,同时,一方文化也需要大量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来弘扬发展并传承下去。职业学校在培养这类人才的时候,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只有正真具备人文情怀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中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与策略

要想构建和谐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职学校就应当从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现状出发,界定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原则,并推进有效的策略。

在原则上,首先,要全面性与个性化的协调发展。中职学校要想实现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的目标,就应当使优秀的地方文化全面的得到传承,具体应涉及的领域包括:校园安全文化、公寓文化、社团文化、校园文化、校外文化、校史文化等。另外,中职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有效开发并尊重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志趣爱好,针对性地创新和传承地方文化,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的和谐统一。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中职学生既是地方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受益者,也是地方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参与者,所以学生才是主体,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在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策略上,首先,构建特色中职校园文化。中职学校要结合地方文化和时代特征,将先进的建设经验和文化精华融入到本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当中,不断丰富本校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涵,让具备鲜明个性和特征的中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中职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其次,引入地方企业的特色文化。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毕业生要在当地完成就业,因此将地方优秀企业的特色文化引进到中职学校,将企业文化精髓纳入到校园文化中,实现校企的对接,有效对接课堂理论和企业见习,使“体验式”职教模式在中职学校中得到有效推广,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尊重他人、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结束语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幸福学生,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生活。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但现前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罗列了学生要学习的各种知识,却没有教给学生最宝贵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幸福。我们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学校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因此,中职学校必然要重视内涵建设,传承创新地方优秀文化,建构具有鲜明“幸福”特色的学校文化,探索一条幸福的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晓娥,张伟鑫.青少年价值观与其父母学历、教养方式、工作性质的相关研究[J].职教论坛,2015(29):25-32

[2]梁茼,赵巾帅,张目.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课外文化建设探讨[J].职教论坛,2015(17):42-45

[3]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5.

[4]梁立新.神奇的天台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内涵中职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