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的问题反思与对策

2016-11-19张楠刘丽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张楠 刘丽敏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未来力量,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学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和时代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大学教学全面引入网络技术,在思政教学的课件制作中存的问题也越加突出,对思政教学的效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改进对策,想给与教育行业以借鉴。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学课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社会的进步起到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和教师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中使用教学课件,但是随着课件使用的频繁,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如果教师不加以面对和重视,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1当前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

1.1资料过多

当前思政教学课件主要顽疾之一就是资料过多但是深度不足。丰富的课件资料可以全面的说明问题和分析问题,但是资料太多就成了累赘,堆砌过多的资料很容易淡化教学主题,让人觉得深度不足,内容繁杂,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讲述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些教师罗列了二十多条资料,但是只在同一平面进行阐述,不能将学生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行领引。

1.2过于形象

当前,思政课的教学课件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虽然丰富多样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注重思考却是错误的。教学课件最关键的作用就是通过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升华学生的理论知识。但是课件过于注重形象而不具备思考价值,那么课件就是多余的,甚至可能成为学生思考的一种阻碍。很多思政教师为了实现课堂效果,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形象而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么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1.3成为主导

由于教学课件过于形象,资料过多,本来应该处于教学助手地位的课件,反而占据了教学的主导,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远离教师而亲近课件,使教师失去教学的威严性,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感到失望。

1.4依赖课件

思政教学的主导者和教学核心理应是教师,课件只是起到一定的教学延伸效果,配合教师进行知识讲解,不能淡化教师,甚至取代教师的地位。当前,思政教学课件内容日趋丰富,也更具活动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年轻教师,更是注重对课件的利用,慢慢的思政课堂被教学课件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念读课件,给学生播放资料影片,对课件依赖程度逐渐加深,这种依赖性会降低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越来越低。

2优化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的相关对策

思政课教学课件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但不是因为存在问题就不予使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是对现代科技的蔑视,是不符合时代的落后观念。因此,我们要针对上述问题,优化教学课件,使其更好的为思政教学而服务。

2.1精深与宽厚结合

针对教学课件内容深度不够的情况,教师要在制作的过程中,将精深和宽厚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多种类型的资料,并且在提供资料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资料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依据,而引发学生思考是资料的目的,因此,教师剪裁资料一定要尊重学生对于思考的需求,避免出现为了资料而去剪裁资料的情况,防止资料出现喧宾夺主的局面。

2.2前沿性和基础性结合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思政课的前沿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以课程知识为基础进行课件制作,同时还要注意将党的新思想、新成果以及新理论穿插进去,将国内政治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补充进材料中,实现前沿性和基础性的充分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脉络和基础知识,让学生感觉思政课的现实性,体会到思政课的代表性和在场性,避免空谈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

2.3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

在大学思政课堂运用教学课件的作用就是避免教学模式的呆板化和单一化,强化教育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及现代性,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接受和理解知识。可是当前,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只重要其知识性,忽视其趣味性,如何将现代媒体和思政知识进行充分结合,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进行充分结合,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些趣味软件,将思政课的内容融入其中,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充分结合。

2.4问题和资料结合

制作思政教学课件,要以问题为教学主线,将资料穿插其中,实现问题和资料的充分结合。在填充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资料服务于问题,而问题则是资料的方向和灵魂,要杜绝为了资料而找资料的情况,不具备价值、或者价值较小的材料要坚决舍弃,在填充资料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到说明问题、验证问题。

2.5思考和简洁结合

思政课教学课件的质量不取决于资料的数量,资料一定要简洁,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资料不能啰嗦、复杂,否则容易淡化主题,如果资料很难理解,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同时,资料数量不要过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资料就可以,如果资料太多会耗费学生的精力,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感,进而对思政课失去学习的兴趣。

2.6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主见、思维能力、知识基础的个体,在大学学习是为了锻炼自身能力、拓宽思维视野、深化知识结构,因此,思政课的教学课件要充分照顾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的,不能仅仅追求感官和视觉的享受。当前,很多学生对思政教师过分依赖教学资料非常不满,思政课就像电影课,教师除了播放资料影片就是播放资料图片,同时,思政教师也缺乏对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新理念。因此,思政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自觉而清晰的认识到大学生的特点,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

2.7突出教学课件的助手地位

在思政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一定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驾驭。课件是教学的助手,其目的和宗旨就是配合教师,完成好教学任务,因此,要突出教学课件的助手地位,如果课件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要及时作出调整或者取消。优秀的思政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学课件,如果教学课件占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那么教师就是一个教学的失败者,是一种对学生、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要真正发挥课件的教学作用,不断完善和改进课件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思政课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引导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良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和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技术服务与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正视教学课件的作用和地位,这对思政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岚.浅析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的问题反思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4,(15):207-207.

[2]张天勇.大学思政课教学课件的问题反思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8,(35):208-209.

[3]李梁.积件式课件:现代教学媒体演化过程的思考和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65-69.

[4]李晓衡,代艳丽.形势与政策课网络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0,02(3):51-54.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