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情境教学

2016-11-19石永良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格七巧板尺子

石永良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综合要求逐步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不再是以往单一、抽象、枯燥的数学了,而被多样、形象、有趣的数学所代替。如果面对新的教材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将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只能消极的促使学生厌学情绪早期形成。我作为教学一线的工作者,深感压力重大,在十多年的摸索学习中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有卑微的感受,请共同探讨。

一、在教学情境中要会“思”

一年级学生听课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同样一名话重复多次,也不能达到100%的效果。这样,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要积极设计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性学习。例如:小熊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35米,离学校还有55米,小熊家离学校共有多少米?在讲这道题时,出示小熊上学去的动画路线图,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从家开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离学校还有55米是哪个部分?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明白蕴含在小熊上学这一鲜活的情境中的数学道理,那就是已经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一块积木12元,可以怎样付钱却感到有些难度,我在教学中,出示准备好的5角、1元、5元、10元、1角、2角零钱,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进行正确的排列组合,轻松的解决问题。

二、在情境教学中要会“静”

设置有序的情景、场合进行室外教学,会非常有力地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变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显,容易消化的知识。如在教学一册数学方向与位置时,若要在教室讲解,显得课程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苍白无力。因此,我让学生在很安静的情况下带队沿左边从教学一楼走到二楼,再靠右边下来,这样往返一趟,在静观中互动,既保证了讲课秩序,又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性,及方位存在空间的真正含义。

三、在情境教学中要会“动”

教学七巧板相关知识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块七巧板,让学生观察七巧板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分别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哪些图形最大?哪些图形最小?在明白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拆开七巧板,大胆的想象、尝试、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组成部分进行不同的有机整合后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图案,通过小组合作,学独立思考,构思,拼成的图案各种各样,风筝、兔子、小狗、小鸭等。让学生快乐遨游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创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潜能。又如:在教学小红和同学们排队的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三,从后面数她是第二,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有时会多说一个,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我就指几个同学演小红,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情况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自然明朗,马上欣喜自信地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烦琐的讲解。

四、在情境教学中要会“记”

数学教学中概念性知识是教师最难讲解,学生最难接受的问题。在学习加法、减法算式名称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顶头饰帽,上面写有一些加法或减法算式卡片,然后同桌在对面叫准对方所准备的算式卡片中的数字名称,这样要求每人与对方进行对话学习,在具体的游戏中多次重复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学生便会正确加以区分性记忆,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学长度米,厘米的认识及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米长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观察1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再用尺子画出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数一大格有几小格,1米尺子共有几大格?共有几小格?让学生反复地数一数,加深印象,归纳得出1米等于100厘米,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在知识形成中加深知识的记忆,又在记忆的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形成,收到了相辅相成的好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的形成不拘一格,可以因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进行设置,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设置,也可在数学硬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设置,只要有一点情境,学生就会增添一份乐趣,达到因材施教,培养素质型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小格七巧板尺子
奇的七巧板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有趣的七巧板
尺子变身记
炫彩七巧板
安小格的夏天
尺子
在篱笆外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