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和短镜头
2016-11-19马泽洪
马泽洪
摘 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界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设计千变万化,但有些教学环节是不变的,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抓某一段斟字酌句的品读,这一过程犹如拍摄过程中的长镜头和短镜头。
关键词:阅读教学;长镜头;短镜头
这里讨论的长镜头与短镜头,不是电影、电视作品中的长镜头和短镜头,而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长镜头和短镜头。阅读教学中的长镜头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中的短镜头就是抓住课文的某一内容斟字酌句,反复进行动情诵读、静心默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学像《最后一头战象》这样篇幅较长的小说时,利用阅读教学中的长镜头和短镜头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走进文本,利用长镜头,了解事件梗概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依据认知规律有效设计教学流程。要教会学生,其教学流程应该是“认识领会—实践运用—反思总结”。根据这一教学流程,阅读教学中,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就要对课文进行整体认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长镜头。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好,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1:这些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勇猛。
生2:这些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八面威风的。
师: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人们在埋葬它们尸体的时候,复活了一头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师:这节课就是走近它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21页,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有好多同学读完了,这课中有几个地方要注意,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日寇 斑斑血迹 摩挲 扑喇喇 浴血搏杀……
师:这个日寇的寇字不但难读,也不好写,把手举起来跟着老师写一遍……学生跟写,在本子上写一遍,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好多同学写得字非常漂亮。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想好一件事说。
生: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回到了自己战斗的地方。
师:我们把它归纳成披挂象鞍。(板书)
师:能不能用四个字来归纳重回战场之后的事呢?
生:之后它回到了埋葬自己战友的地方,葬在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旁边。
返回战场。
师:用更简洁的语言说。
重回战场(板)光荣归去。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就是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临死之前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师:我们在阅读篇幅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聚焦镜头,斟字酌句,动情诵读,教出语文味
阅读教学要教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寻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聚焦镜头,斟字酌句,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动情诵读,教出语文味。
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徜徉在优秀的文本材料中,进行感知、理解、欣赏和积累,充实自身汉语言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曾經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就让我们的学生在长镜头和短镜头的阅读方法中去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姜红梅.如何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J].小学语文教师,2012.
[3]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胡国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