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小学数学与生活1+1>2的效应
2016-11-19陈前龙
陈前龙
摘 要:数学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觉得数学很好玩,便将学生领进了数学的大门。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效应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数学与生活1+1>2”的效应。
一、生活融入数学
生活融入数学就是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生活中去挖掘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1.链接生活现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數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和活力的知识。如,在教学分数的混合运算时,班级学生间正流行编手链。于是,我设计例题:同学们编一个大的手链需要米彩绳,编一个小的手链需要 米彩绳,两种手链各编21个,共需要多少米彩绳?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中去,很自然地想到可以先算出一个大的手链和一个小的手链共需要多少彩绳,再算出21个手链共需要多少米彩绳。也可以先算出21个大手链需要的彩绳米数,再加上21个小手链需要的彩绳米数。通过列式比较,学生非常直观地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将水到渠成。
2.挖掘生活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灵活优化组合教材。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我就设计了“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住校生36人,住校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有的以男女生人数编题,有的以手里的零花钱编题,还有的就地取材,编出了“数学书共116页,已经学了72页,已经学的比还没学的多百分之几?”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资源,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数学学习。
3.采用生活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从教学手段看,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手段,增添学习的趣味,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用剪刀从中间剪开,共剪成了几段?学生如果只是靠抽象的想象,很难一下子做出来。这时可以用一些废旧的绳子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然后再分析其中的规律,继而可以拓展为“对折三次后剪开,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有了之前动手的经历,分析起来就容易多了。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摆一摆等多种生活化的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二、数学融入生活
数学只有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机械的数学练习转化到生活中去灵活运用。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如,要在一条100米长的景观河两岸植树,每隔一米栽一棵,每隔一棵柳树栽一棵桃树,河的两头栽柳树,需要买柳树苗和桃树苗各多少棵?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批发一大堆树苗,按要求栽完,剩余的扔掉。100米长的河,学生在纸上一棵一棵先画出来,再数需要多少棵,也不现实。所以学生只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由于左右两边规律一样,可先算出一边的棵数。可以从第一棵桃树起将一棵桃树和一棵柳树看成一组,到最后一棵柳树结束一共50组,其中每组都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柳树,所以有50棵桃树,50棵柳树,最后再加上最前面的第一棵柳树,即桃树是50棵,柳树是51棵。所以左右两边桃树棵数为100棵,柳树棵数为102棵。用数学方法计算后,让学生知道可以按所需的数字挑选树苗,而不用担心不够栽或剩余浪费,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生活中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很多,如购买桌布,给墙壁上涂料等,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一定会出现“1+1>2”的神奇效应。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