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行为细节,构建高效课堂

2016-11-19赵文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扫路挑水长城

赵文军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有人说:“细节铸就完美,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均说明细节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但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一种理念:注意生活和学习中的细节,学会学习,做真正的社会人。而这种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旨在传达有效学习、积累语文知识的方法,具体以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细”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备教材、备学生下工夫。首先细心研究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智力、认知、学习习惯等差异,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一差异。据此,我认为以下细节是我们在备课中应关注的落脚点:一是文本潜在的教学细节,如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二是文本对话的教学细节,包括教师对文本“内核”的独特建构和智慧生成,对语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再次,在学生初步接触文章时,也要有要求、有目的地去让他们把握文章,做到认字解词、积累优美句子、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把一篇文章解析为整体与细节,课前做到整体把握,课内做到细节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再漫无目的地去读、去写。

二、课内积累“细”

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学习语言文字重点在于积累,关键在于语言的欣赏。也就是说,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是学生简单地读一读,记一记,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能力。如在教授五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教师通过以下细节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细节一:分析教师精选的飘飘悠悠、顶天立地、层层叠叠、九百多级;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止步、半途而返;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炯炯有神、朗声大笑十二个四字词语,先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词语,然后分为三类,得出山险、游客累、扫路老人乐的特点;

细节二:扫路老人的乐与游客的累形成对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游人与老人的句子,得出写游人累是为反衬扫路老人的乐——乐山、乐水、乐过程、乐自然美;

细节三:写一写对扫路人想说的话。当然,这种发现、引导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需要,学生乐于接受的引导,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是符合情境要求的引导,而不是东拉西扯,无中生有。但我以为,方法虽可列举,但最重要的恰恰不是方法,而是教师的敏感心和直觉力。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三、课中运用“细”

语文教学是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隐含着文本与学生的生长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去捕捉与挖掘。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王红梅老师上四年级《一路花香》这一课,在品读了“烂水罐和挑水人”的对话后,王老师结合他们谈话的内容,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语作为切入点,提炼形成了一个辩论话题:“挑水人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让学生站在两个角色的立场,形成辩论双方的辨题:破水罐——觉得挑水人没有必要把水洒一路;挑水人——觉得应该洒下一路水,种下一路花香。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地激活了,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的内心,并展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然后冥想:好水罐听到他们的对话会怎么想?怎么说?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随后教师作出小結,升华情感,“一路花香”的深刻蕴含就在自己的动和做中得到了更完满的诠释。

四、课后拓展“细”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又是对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在阅读中享受自然,体验人生,经历苦难曲折,步入更高的思想境界,领略无限的意境风光。而且,学生在享受文本塑造出的美的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享受向深处发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些严肃而又不是唾手可得的问题: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自然如此,等等,把学生的美的情感感悟引入学生灵魂的更高层次,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美育的更高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长城》时,我设计了以下细节:

细节一:修建长城,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中探索修建长城的艰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细节二:介绍文化与自然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介绍某一处景观,与大家分享,最后归结到课文,与课文对比,总结写法。《长城》中所描写的景观是大气磅礴的,但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之中,还会体会到《长城》不仅写出了大气磅礴,还写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在修建长城过程中所承受的苦难,一种对祖国,对美好明天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并由此引导学生拓展到具体生活中:我爱国,我爱家,我爱父母,从而增进普遍需要的爱与感恩的良知。这也是拓展阅读的目的所在。

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能否发现、捕捉课堂教学的闪光细节,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也是教师能否深刻影响学生的决定力量。珍视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完美课堂。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612)成果。

编辑 赵海宏

猜你喜欢

扫路挑水长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2019年我国扫路车市场回顾及2020年前四月市场分析
守护长城
扫路车多功能配置分析及研究
挑水
周而复始
徐工“环保小蜜蜂”纯电动扫路车正式下线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