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用教材 打造高效课堂

2016-11-19季春华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挫折师生

季春华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贯彻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材无疑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要正确把握教材的具体内容在单元、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任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有必要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破其卷,取其精”,优化教学结构,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做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然而,在用教材的方面,我们的一部分教师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依赖教材,始终如一地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教材使用和现实生活及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教学随意性较大,想到哪,说到哪,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教学中,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进行了尝试:

一、巧设情境用教材,让教材充满灵性

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撞击过程,本本主义是思想品德课的大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知识背景为依托,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事例巧设情境,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平面的、书面的、文字的、静止的教材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达到情感融合,使教材的价值和精神充满灵性。

如,在学习七年级教材“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播放了参加“中国梦想秀”的坚强乐观女孩杨佩的一段视频,同时用文字资料做补充。围绕“挫折”话题,结合本节课知识,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挫折?(2)杨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3)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4)结合材料,导致杨佩遇到挫折的原因有哪些?(5)面对挫折,杨佩的态度如何?结果怎样?(6)设想一下,如果有人也遇到了类似杨佩这样的挫折,可能会采取什么态度?结果又会怎样?(7)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你是什么态度?(8)结合杨佩的事迹,谈一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本节课由于运用具有真实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杨佩用脚绣十字绣的过程,被杨佩的精神深深打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创设情境时用教材,我们应注意:(1)情境内容真实可信有感染力。(2)情境呈现方式应多样,可以是文字、漫画、歌曲、视频。(3)设置的问题指向性要明确,有层次、有梯度,能集中学生思维,有感悟、有升华。(4)与三维目标相结合,服务于课标,避免误导。所以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巧设情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开放性,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生活的基础上,面对成长中的问题,让初中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我,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就會束缚学生的发展,不能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知识与生活的链接,从而影响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增强开放性,就要将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融入生活事例中,提高学生运用教材内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有大局观念,采用主题小报、演讲、辩论会、新闻播报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己的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进课堂,从而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在学习七年教材“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节课后,配合班主任在班级开展了“法制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班级的一位学生现身说法,因与人打架致人轻伤,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三、有效重组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情不同,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一定要按照教材设置的框题、目题顺序照本宣科,我们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在学习八年级教材第四课第二框“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时,按照师生交往关系的改变到师生有效沟通原则和策略是本框的逻辑线索。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直接呈现“师生交往新观念”这一知识点略显生硬,于是,我把第二目的内容“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的内容通过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常见的矛盾冲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解决师生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探索有效的方法,通过双方的努力,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型师生关系,虽然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上有所调整,但是从教学效果上看远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教师应该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提高课堂实效为目的,认真研读,感悟体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学“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侯英勇.科学开发教材功能,倾力打造高效课堂[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4(6).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品德课挫折师生
挫折使我更坚强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麻辣师生
生活需要挫折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