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016-11-19谢丽婷
谢丽婷
摘 要:历史证据意识是获取史学知识、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形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形式多样的历史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探寻电影中的历史,编演历史剧,挖掘乡土资源,开展社会调查访问等等。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取证”“断案”的过程中享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强化证据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证据意识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解读可能有万千,历史证据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了解更真实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具价值的心理活动。只有重視历史证据的历史学习才是对我们人类过去的尊重,也才有可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的过程强调对史料证据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史料证据,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解释和分析历史。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历史证据元素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学生掌握认识史实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形式多样的历史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平台,也使学生能够在“取证”“断案”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学习乐趣,获得新技能和新思维。因此,探究利用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比较有意义的,以下是笔者对这一方面的思考。
一、捕捉课堂“意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又不能过难,以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科研究动态和学生兴趣点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毕竟“研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证据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课本建议开展的活动课,也可以来源于平时上课的意外发现。
有位教师在上《鸦片战争》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发现了英国1841年入侵的路线其实有两条,而教科书上只提及一条,却忽视了另一条入侵台湾的线路,于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在下节历史课上,学生很踊跃地分享了他们的查找经历和成果。有的学生查找了“百度百科”,找到“台湾军民抗英斗争”的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在大学教科书上找到相关文字;还有的学生提到了《话说中国》中的相关记载;另有数位学生也就网上查到的相关材料做了交流。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这一材料证据,发现、探索英军侵略台湾这条线路背后的历史。这种由“已知”中发掘、探寻“未知”,通过探究与实践获得“新知”的生成性教学,既让学生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之外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从历史地图中发现问题,如何收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增强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总体而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诱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猜想,帮助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主题,然后指导学生从课外书籍、论文、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二,实施阶段。学生各自阐述观点或者展开辩论,要求言之有据。
第三,总结阶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的同时,重点指出学生在搜集、筛选、运用史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赏析影音资料,辨析艺术作品中的历史
现今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繁多,学生喜欢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获取历史信息,但我们往往很遗憾地发现,忽略历史事实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开设影视赏析,通过发现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培养学生尊重历史、重视证据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讲授“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时,笔者播放了电影《虎、虎、虎》与《珍珠港》两段电影片断。随后连续提出了以下问题:(1)《虎、虎、虎》和《珍珠港》能否作为研究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原始史料?为什么?(2)就这两部电影而言,你觉得哪部更为写实?为什么?(3)这两部电影可以作为原始史料吗?如果可以,你认为可用作研究哪个问题的原始史料?通过引导,学生得知:二者均不能作为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原始史料,但可作为研究以电影艺术方式呈现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原始史料。由此说明,证据的可信度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会因为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相比于夸张搞笑的《珍珠港》,《虎、虎、虎》虽然在艺术呈现方面较为逊色,却更为“写实”。当然,历史电影在反映历史时都难免带有夸张、虚构的艺术成分,那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从电影中提取到的历史信息?如何核实这些信息的可信度?可通过哪些方式呢?
三、编演历史剧本,再现历史,亲历历史
现今课堂教学中,“虚拟情景”逐渐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的重要教学手段,那我们是否也可以指导学生自由创作,以已有的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收集资料编写自己穿越时空的情境故事或是编写历史剧本呢?编演剧本不难,编演历史剧本很难!因为这些剧本的信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由不得半点胡编滥造,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史料、图像、实物材料、历史遗址等,通过语言描述、角色扮演、文学和影视作品等方式间接体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如,学生在学习了辛亥革命后,以自己作为民国时期各个阶层人物的角度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就涉及对辛亥革命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了解;又如,学生在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后,编写、表演《郑和下西洋》,就要深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明朝的服饰、礼节等相关知识。历史创作同样要秉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原则,才能不落俗套,流于戏说。
四、参观档案馆、博物馆、历史遗址,挖掘乡土史资源
历史虽讲述的是已经逝去的人和事,但她也是活的。我们现在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周围存在着很多跟历史有关的证据,并且利用这些证据激发自己对历史的想象、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也遍布各地,档案馆、博物馆之类更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观察、感受历史;也可以带领学生翻阅档案馆里的档案、报刊、日记等,触摸历史;还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参观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感受乡土遗风。如,笔者在讲授民国历史前,要求学生到珠海的烈士陵园参观,了解这些烈士们曾经的生活,他们的目标追求。
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活动,恰当地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历史,寻找到历史的真实面貌,获得有效证据,进而主动地探究和解释历史。历史不再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乏味无趣的六个要素,而是充满了各种新奇和发现,充满了探究的趣味和喜悦。由此,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备,学生也树立了历史的证据意識,乐在其中。
又如,在讲授“日军侵华和抗日活动”时,笔者除了讲授《南京大屠杀》,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珠海抗战,结合珠海历史讲述珠海抗战史事。学生运用口述、实物、文献等不同类型的史料,互为佐证,进一步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及其证史信度。再以被害人的控诉为正面论证、加害者的自供为反面论证、第三者的旁证为侧面论证,三方内容彼此印证,较好地给学生示范了如何运用历史证据来论证自己观点。
五、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让生活走进历史教学
当今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构建生活化的历史。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都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而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与过去的历史、现在的世界之间的联系。
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前,先将班上的八个小组按兴趣分成了四个任务组:第一大组,负责搜集老照片以及有关衣食住行变迁的文字记录;第二大组,负责搜集有关衣食住行变迁的影视、口述资料;第三大组,负责采访摄影,了解教师的就业经历和感受;第四大组,负责深入社区,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对自己家、周围邻居的影响。最后的成果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呈现,邀请教师和家长作为嘉宾进行点评。在这期间,学生抱着极大的兴趣翻阅了大量资料,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更通过对家中长辈的采访加深了对自己父辈、祖辈以及家族历史的了解,与父母长辈有了更多的交流。正如后来学生自己所言:“若不是通过这次的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我很难理解长辈们曾经唠叨的心酸过去,他们的艰难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福,但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从现在做起!”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探究的眼睛。小到家族历史,再到地区历史,我们可以发动学生从身边寻找与历史相关的人、事、物,观察、查找、分析、探究,在行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利用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感知证据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生活中资源的重视。然而历史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思索如何将证据意识的培养方法系统化,使之更具指导意义仍是进一步需要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夏辉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於以传.史料教学应充分关注证据价值及论证逻辑[J].历史教学问题,2013(4).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