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批注式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9徐艳昌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个性阅读教学

徐艳昌

摘 要: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不但会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剂“良药”,还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终身能力,使其受益终身。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之实践,对批注式阅读法这一学习形式进行了研究与思考,以期让学生体验阅读乐趣,形成阅读个性。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法;阅读教学;个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何谓好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一目了然和一目十行,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进入深度阅读,才可以称之为好的阅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批注式阅读方法对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它通过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将阅读的感受、思考的过程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读写的方式,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语文教学之实践,对批注式阅读的几种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感悟型”批注

学生在品读课文时,只要用心阅读就会心生感悟,而只有学有所“悟”,方能学有所“得”。但很多时候某种感悟只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会出现,如不善于捕捉则会转瞬即逝,这些感悟却往往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其中会存在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思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感悟型”批注,即在阅读的同时将自己的感悟随时批注,养成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如学习了《五柳先生传》之后,某学生就在诗的后面写下感悟:“只有具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胸怀,名利皆为心头浮云的豁达,在乱世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与个性才会写下这清新且闲适的田园诗篇。一个人只要不心存市侩,就会享受到悠然自得的惬意。”这样的批注说明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有利于他们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并可以借此培养他们文学思维的“敏感度”,长期坚持于读、于写、于思均十分有益。

二、“疑问型”批注

有思考的阅读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阅读,怎样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从阅读中激活他们的思维,是值得教育者关注的。我们常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带着质疑去阅读,将自己无法理解或者认为自己的理解与作者有异议的地方进行批注,对于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星星变奏曲》里,有的学生觉得将晚上形容为“柔软的像一片湖”这句话不知道怎样理解,所以用记号笔作了标号并在后面打了问号。在上课时,教师就会根据他的批注重点讲解该部分,这样教学就具有了针对性,而且能够及时地答疑解惑,让学生的阅读热情得到持久保持。同样在学习《敬业与乐业》这一内容时,某学生就作了如下批注:“作者认为木匠与政治家创造的价值相同,这个观点我不认可,如果是这样,就不存在所谓的自我价值了,做什么反正都是一样的价值”。这种带有一定质疑的批注教师完全可以将其当作一个话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是直接以“人与人创造的价值是否相同”为主题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从而引发学生的深思。一旦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学生的问题就会随着经验的丰富,时间的累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有价值。

三、“想象型”批注

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掌握如何从文本内“迁移”到文本外的技巧,有助于他们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归类,“活化”语文知识。如在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课时,学生在阅读时特意点出了“痕”“点”“芥”“粒”四人量词,觉得这几个字将雪景刻画得非常到位。在诗句中学生写下了如下批注:“读着诗句,仿佛也置身于一场雪景之中,带着些许欢喜的同时也伴有淡淡忧伤,同时还有酒沸时与知音相遇后发自内心的一股‘热气,冲淡了这雪的寒冷与憂伤……”在想象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世界,走进了诗句营造出的意境,理解了张岱,理解了世上所有的“痴人”,同时给予了他们深深的敬意。这样的阅读,这样的批注,让平白的文字“活”了,通过理解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某种思想和某种能力,这种阅读,谁又能说是不深刻的,不成功的?

四、“补充型”批注

“补充型”的批注是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能力进行质的提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主要是鼓励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补充。可以补充一段话,也可以对原文进行改写和续写。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具有一定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学生,如在阅读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有的学生就进行了“补充式”批注,他写道:“虽然我们改乘了圣玛洛船,但是很巧,我们又遇到了于勒叔叔,但是奇怪的是他再不是一个又脏又老的‘讨饭人的模样,而是西装革履的像个上流人士,这一次他也认出了我们,他向我们微笑着走来,告诉爸爸妈妈刚才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玩笑,他故意装出那个样子想看看他们是否能够认得出他。他拿出了一个钱袋,里面的钱够我们一家人幸福地过上几十年。父母亲也变得温柔了,他们哭着诉说他们对叔叔的担心与想念……”问及学生为何要做这样的续写时,他说他不喜欢那样的悲剧结局,他想让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阅读,不应该仅仅是提升语文能力的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以张扬,形成独属自己的阅读个性,从而体味到阅读真正的乐趣。而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情感体验更加丰富,让他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够找到阅读的乐趣,拥有自主的精神和神采飞扬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景洪春.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改革新视野[J].湖北教育,2002(Z1).

[2]周小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6).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个性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