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2016-11-19高闻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闻

摘 要: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悠远,是我国文化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巩固学生的文学基础,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完成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介绍背景;反复诵读

古诗词是古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哲理、向世人传达的情感以及营造优美意境的手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新课标出台之后,古诗词占教材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古诗词的翻译上,当然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古诗词教学必须要抓住的关键点展开论述。

一、介绍背景,加强理解

每一首诗都包含了作者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如果学生知道了诗词创作的背景,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诉求。笔者在讲解《泊秦淮》一课时,为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作者杜牧想要表达的内容,对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做出了以下介绍:“作者杜牧非常关心百姓疾苦,而当时的唐王朝统治已经走向了没落,与此同时藩镇的势力日益强大,边患频繁出现,这些社会现状使作者对唐王朝的统治充满了失望,《泊秦淮》正是以这种思想为基调进行创作的。这首诗是作者夜泊于秦淮河上的所见、所感、所伤,诗中引用了陈后主由于贪图享乐而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故事,讽刺了当时唐王朝的封建统治者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一种忧虑。”通过对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学生可以加深对《泊秦淮》这首诗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拼搏进取、居安思危的情感。

二、反复诵读,重视积淀

现阶段的初中生,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重视时尚、现代,忽略了自身文化的积淀。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藏,对于这些精神财富,我们绝对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而需要学生将其消化、吸收,将它们转化为内在的一种意识形态。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每天都会在晨读的时间选择几首教材中的古诗词要求学生来反复诵读,读熟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并且要求学生互相考查对方的背诵情况,笔者自己也会随时抽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以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除此之外,笔者还在每节课预留出10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诗。讲诗的过程是:首先对诗进行范读,然后对作者、意境进行介绍,最后背诵整首诗。讲诗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另一方面则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品味诗词,感悟意境

古诗词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能够营造出一种悠远绵长的意境,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词中所传达的那种意境,并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悟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比如笔者在讲解《夜雨寄北》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时,就引导学生展开了这样的想象:“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一句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在此之前就收到过妻子的来信,来信的内容是询问丈夫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而‘未有期一句则是作者对妻子的答复,‘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中包含了无限的思念与些许的无奈,作者仅仅使用了七个字,就将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无可奈何表达出来,看似平淡无奇,却也耐人寻味。”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孩子的想象力,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使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去把握诗人的心境。

四、运用诗词,融会贯通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同时应用又是最有效的复习。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利用一切机会,甚至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使用贴切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比如,笔者发现有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故意问其他同学:“李白在《将进酒》这首诗中,有一句自我勉励的话是什么?”同学们都抢着回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笔者带领学生去春游,登上了山顶时,问道:“你们最想使用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境?”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也有一个学生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起同学的一阵欢笑。显然这位学生不但理解了这句诗的真正含义,同时还能够幽默灵活地运用这句诗,这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这句诗。

综上所述,古诗词有着言语精练、意境深远的特点,广大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教育,在巩固学生文学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学品味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灵川.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快乐阅读,2011(3).

[2]蔣永胜.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浅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