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2016-11-19戴长征
戴长征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专著《智能的结构》中,对智力进行了重新阐述。他认为,智力除传统的语言和数学智能外,还包含节奏、空间、动觉、自省、交流等七种智能,它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个体用于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或创造出有效产品时所必需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运作的,这是对于传统的“一元理论”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发展,为我国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我国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关研究如下:
1.课程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对新一轮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新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上,还体现为对其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的完善上。
2004年,福格蒂等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中阐述了多元智能和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实施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策略与课堂案例,对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霍力岩在《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中对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谢世谦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中指出,课程评价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教学改革
与传统的一元论智力观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它是多种不同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特殊组合,受个体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这一新的智能观对我国教学观念的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钟祖荣等主编的《多元智能理论解读》一书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变革的影响。Linda Campbell等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书中,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中,为拓展教师的思维,林宪生详细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应用。托马斯·阿姆斯特则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书中总结了许多教学案例,为中小学教师将多元智能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柏灵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学基本观》中,从多方面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
3.智力评价
2004年,贝兰卡在《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一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和真实性评价为依据,就如何为每一种智能设计特定的表现标准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教学范例与评价工具,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戴维·拉齐尔在《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中,比较、分析了量规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传统的评价,以纸笔为主要形式、侧重于考查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量规评价,则全面反映了学生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表现水平,有助于师生运用智能的各个方面来深化其对于课程的理解。
4.差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智能观:个体身上至少同时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差异的学生观、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等深刻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为我国当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汤姆林森在《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阐释了多元能力课堂,论述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如何关注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秉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层次等来开展差异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书中大量的差异教学策略与案例,对于启发和提高有效教學亦颇有帮助。张敏、刘竑波编著的《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和学校》,则通过50个教学案例来阐述多元智能理论是如何影响和改变实验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生活的。
此外,多元智能理论提高了教师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若干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反思与总结。2007年,霍力岩在《重新审视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中,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的再思考,分析了该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学习者与实践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反思。他与赵清梅在《多元智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分析了多元智能理念具有情境、发展、多元及独特性特点,就“多元智力化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受到追捧,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因为它既契合我们重视差异教育与多元发展的后现代精神,又关注到了我国当前教育中较为忽视的一些重要层面。
参考文献:
刘奇慧.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D].扬州大学,201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