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下优化
2016-11-19索红波
索红波
摘 要: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了教学媒体、教学形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努力探寻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最优化,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不断探寻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优化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节课的40分钟内,有意注意往往达不到一半的时间,其他时间多为被动学习状态。为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资料信息,并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信息,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解疑化难,直观形象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讲解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变得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例如,我在执教《詹天佑》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和不同的隧道开凿方法这两部分,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动画技术,引入教学课件,不但能使学生对“人”字形线路、不同隧道开凿方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且解疑化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感观认识,从而自然地使学生被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三、丰富语境,激发学生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自身经历、接触范围等条件制约,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不够,缺少朗读的情感触发与情感体验,难以将单调的文字语言变成自己的情感语文,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现代信息的运用,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语境的空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在朗读过程中找感觉、悟情感。例如,在学习《小池》一课时,学生对诗文所描写的情境美难以直观感受,也就体会不到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诗歌的描写景象,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触,加之恰当的音乐配合,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将内心中的情感冲突变为语言表达,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四、拓展资源,增加学习积累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实践、积累、再实践、再积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不断积累是成长进步的前提。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查找所需资料,搜集数据,在网上进行作文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更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欲望,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充分自主地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任课教师在课前鼓励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资料,下载相关的图片。教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通过这样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不仅增进了友谊,还实现了知识的互补。一堂课下来不仅获得大量有关“桂林山水”的一手资料,对美丽的桂林也有了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五、利用网络,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对于一些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的课文教学,为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预习,查找资料,自主感知。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贝多芬,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了解贝多芬及《月光曲》。课学伊始,我问学生:“谁了解本文的主人公——贝多芬?”有好多学生举起了骄傲的小手跃跃欲试。又如,教学一些诸如《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鸡毛信》《七律·长征》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观看相关的革命影片,使学生对课文有更为直观的感触,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