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案例分析

2016-11-19燕宝菊

亚太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燕宝菊(1991-),女,汉,山东东营人,教育硕士,广西师范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对教师和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通过还原真实课堂,并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对本节课的分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65-01

一、案例背景介绍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这节课是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刘平平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的参赛课题。这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参加的学生是实验学校7年级的学生。所用教材为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和相交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成三个阶段螺旋上升:第一阶段为七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平行线;第二阶段七年级下学期,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研究平行线的特征;第三阶段八年级下学期,研究平行线性质、判定的形式化表述。本节课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第一课时,上承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内容,并为下一课乃至后继的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打下了基础。从本节课起,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同时,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实验中学7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学习,学生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能灵活运用三角板作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过程,掌握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2)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三线八角的辨别

二、事件纪实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教师采用直奔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七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概念。知识点虽然在七年级上册所学,但距离时间并不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很快的回忆起这部分内容。接着用图形展示: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平行,引出本节课题。

分析: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所问问题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既回顾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又引入了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教师通过白板演示,生活中工人确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往角的方向上去考虑,从而引出“三线八角”中同位角的概念,为后面探索两条直线平行做铺垫。

分析:教师通过白板的演示,直观鲜明的将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的相对较快。这样不但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两条直线平行,而且从理论上去探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但是,白板演示也有不足,学生过多的注重图片以及教师操作本身而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演示,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轻而易举的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但是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并没有帮助。在这里,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即学生合作交流,动手转动木条,自己发现新知更好。

(三)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容易得出两个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关键就在于这两个角是什么样的角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两个角的位置,并总结其关系。之后,教师给出同位角的概念,并在此基础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同位角的位置关系,得出同位角是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在所截线段的同一侧,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然后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让学生判断同位角,加深学生的理解。

分析: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到结论,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更容易记住,真正掌握同位角的概念,轻松化解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练习巩固,归纳总结。同位角的练习巩固之后,学生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将刚才所得到的内容,用标准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方式表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由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并在这一部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不仅仅是从口头上表述推理过程,更要从文字上体会数学的严密推理过程,为后面学习复杂的推理作很好的铺垫。

在同位角的辨析部分花费的时间太多(大概20分钟左右),导致学生在推理这一部分时间相对较少(只有5分钟左右),这样虽然学生对同位角辨析上有清楚的认知,但学生并不能从文字上的推理能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并且整节课没有及时的小结,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失误。

三、分析思考

(一)在教学目标中。本节课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完成了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操作观察归纳得出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并发展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上完成的也相对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中,积极与同伴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

(二)教材处理上。本节课教材处理得当,整节课课程紧凑,与前面的内容联系密切,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对教材有一定的认知水准,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也做了很好的处理,唯一不足的是在重难点的确定上非常准确,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解决难点从而忽视了重点的教学。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上。本节课是探究、交流、引导、归纳式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块的处理上非常好,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引导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著.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4.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