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及建议

2016-11-19蒋小平张学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紧迫性特征建议

蒋小平 张学玲

摘要 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紧迫性,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特征;紧迫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334-02

截至201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第13年聚焦“三农”问题。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将成为关注的焦点。尽管过去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年增收,但农产品供需矛盾,耕地分散减少、水资源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接踵而至,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资源节约型、集约经营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今后一段时间农村深化改革的主旋律。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式发展,必将助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1 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迈开,农村青壮年劳力都涌入了大中城市,实现着他们“城里人”的梦想,农村只留下了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时至今日大部分农村还延续这种局面。目前,农村人口平均年龄为55岁左右,经常是“一个老支书带领一群妇女来开会”的现状。农村青年长大后便离开农村,他们被称作“农民工”,春季挤上春运的列车去城里务工,冬季陆续回到农村,过着像候鸟一样的生活。外出后,有的把责任田交给亲戚朋友耕种,有的承包给别人耕种,有的甚至让田地撂荒。责任田想丢又不敢丢,不丢又成为务工路上的思念和包袱。

当前农村劳动力状况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呈现“三多三少”局面,即为老年多青壮少、妇女多男性少、低素质者多高素质者少。从表象上看属于趋利性,实质上是由于农业效益低,现代农业不强、主导产业不大造成的。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轻农化、去农化、离农化趋势明显,农业发展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50后老人无力耕种,60后、70后不愿意耕种,80后、90后不会耕种。试想10年或20年后,可能已无人从事农业生产。

时代呼吁大批有专业知识,有专业劳动技能,懂市场,擅长经营管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出现。培育职业农民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 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征

职业农民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职业群体,是以农为业、以农为生、以农为根、以农为本的专业人员,是一种新型、职业化的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

目前,职业农民成为各界关注和议论的话题,认识十分混乱。有人认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理所当然是职业农民。其实不然,是农民,但不一定是职业农民。职业农民不同于普通农民,他们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农业技术水平高。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必须明显高于普通农民。其不仅对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且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优于一般农民,是名符其实的“农把式”。二是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农业。衡量一个农民是不是职业农民的要看他的收入是否绝大部分来自农业,一般指80%以上来自农业。三是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一般认为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时间应占其总工作时间的80%以上。四是经营规模较大。职业农民的经营规模一般在7 hm2以上,因为只有这么大的规模,即使种植效益较低的粮食作物,其获得的平均利润也会比农民工的收入高,甚至比白领职员的收入高。如果职业农民的收入普遍低于农民工或白领职员的收入,那么就不会有人选择农民这个职业。因此,社会必须让农民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获得基本相等甚至更高的收入,以保证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到现在的一种新提法,其实在国外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了职业农民,从农民身份到职业农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农业发达国家采取科研院校开展定向委托培养、政府开办农业职业学校等形式,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农村管理人才、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手和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依靠职业化的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才具有经营农业的资格。

美国没有农村,农业人口不到2%,种粮户经营面积为500 hm2左右,养牛、猪的农场面积为100 hm2,四周没有邻居。美国农民收入也很高,200万个家庭农场比蓝领工人的收入要高。美国把太空等先进科学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上,农业经费支出仅次于国防,农民的收人中大约有1/3左右来自政府的补贴。由此可见他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3 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3.1 长期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职业农民培育指明了方向

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含泪上书朱镕基总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03年末陈桂棣、春桃伉俪发表《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历时3年,跑遍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提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从此,中央下决心深化农村改革,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村和农民问题。2008年10月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历经15年改革发展,农村先是解决温饱问题,继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地方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一大批包括职业农民在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连续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了职业农民培育和教育的问题,可见中央对职业农民培育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2012年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制定了《“十二五”职业农民培训规划》和《2012年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引起了农业部的关注并做了经验交流,农业部调研组来陕西省开展了专题调研,把陕西省列入试点。

3.2 培育职业农民的意义

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使务农农民更有尊严,解决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从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转变,使农业走向集约、持续、高效的良性发展之路。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个体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使农民逐步走入“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可以重点提高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者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和能人;改变了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3.3 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催生出对农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国家“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指出:大力發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据农业调查资料显示:陕西省职业农民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0.7%,占农业从业人员的1.2 %,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不足10万人。职业农民数量少已经成为制约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重点要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省、市、县要做好配套政策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快土地确权,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实现职业农民规模化持证经营制度。四是构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包括重点对象、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遴选等方面。五是制定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工作。

5 参考文献

[1] 韩福庆.影响农民职业化水平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7-111.

[2] 郝丽霞,委玉奇.农民职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12):82-83.

[3] 蒋旋新.新农民素质与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39-42.

[4] 张春莲.新型农民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29):461-463.

猜你喜欢

紧迫性特征建议
抓特征解方程组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试谈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必修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析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地区中华母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代人的建议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FOOD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