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地区中华母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6-05-24侯占香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是中华民族汉语教育的重要阵地。广西的少数民族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存在着矛盾使得加强这一地区的中华母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能有针对性地其进行中华母语教育。
关键词:广西;母语教育;必要性;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H2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和民族精神之源。母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个性的塑造、民族性格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母语教育一直秉持以语言为本位的语文教育工具观,把语文当作纯粹的交际工具,忽视了其传承价值观念和人类文化成果载体的功能。这一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并行的地区尤为明显。广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又都有自己的母语或方言。据统计,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对这些地区的人们而言,汉语是第二语言。特殊的语言环境一定程度影响了其语言态度,而语言态度又是汉语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与价值的直接体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语言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华母语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一、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态度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语言态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至于这种认识或评价是如何产生的,即影响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感情和理性两方面。感性方面指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说到、听到某种语言时,在情绪、感情上的感受和反映,这种感受和反映是十分自然甚至是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出现的。理性方面指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对特定语言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理性评价。
王远新先生在《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中认为我国各少数民族普遍对本民族语有着浓厚的感情,对汉语汉文本身持肯定态度,对学习和使用汉语文以及兼用汉语文持肯定态度,愿意主动学习。袁善来在《广西平南县普通话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的分析与对策》一文中对广西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人们对普通话有着极好的印象,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由此可知,广西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在对民族共同语——汉语上,语言态度相同,但语言能力却并不相同,汉语语言能力的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的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地区中华母语教育的必要性
广西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矛盾的存在使得提高这一地区汉语的语言能力成为一项迫切要解决的任务,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地区中华母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他们理性地认识到汉语作为民族共同语,长期以来所发挥的重要社会交际功能和所获得的社会认同是本族语言无法比拟的,汉语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从感性上看,各民族语言人都对本族母语有着天然的、浓厚的感情,出于对本民族语言的忠诚和保护意识,人们对本民族语以外的语言则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排斥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学习普通话不够重视,不够热心。再加上羞怯和自卑以及盲目乐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广西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母语基本能力总体较差,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书面文字的使用质量越来越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地区中华母语教育的紧迫性
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母语教育,是一件群策群力的事情,必须营造一种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热爱汉语的社会氛围,明确责任主体,发挥政府、学校、家庭三方连动效应,共同努力,为说好普通话、提高汉语能力尽一己之力。
(一)政府
现阶段我们的民族之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待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政府引导的缺失。
1.加强宣传,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就全社会而言,缺失的氛围使得汉语的学习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如此。语言忠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与安全感,对其他语言则会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汉语对他们来讲只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语言工具,汉语所承载的文化与传统并没有渗透到骨髓里,融入到血液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大力宣传。
早在2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将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节日,却唯独没有一个“汉语日”。政府应该设立“汉语日”,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多发起一些普及性的活动,如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宣传手段,制作宣传片、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举办各类竞赛等,大力宣扬汉语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使命,让他们意识到中华民族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民族兴亡,匹夫有责。近来中央电视台和某些地方电视台相继举办了一些汉字听写竞赛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书写汉字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与讨论。
2.以推广普通话为契机,建立民族认同感
汉语之于少数民族,只是第二语言,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语言工具。学好汉语,可以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进行沟通,学校教育、工作、求职、参军、经商等等都离不开汉语,因此,汉语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而普通话就成了衡量他们汉语学得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广西,尽管人们对普通话有着极好的印象,但对学习普通话不够重视,不够热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这与相关部门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社会各行各业对推广普通话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事实上,普通话不但可以沟通不同的群体,还能唤起民族情感,是国家身份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不仅有利于各民族之间融合,还有着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宣扬“同祖同根,同声同心”“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等推普口号,把中国心、中国情与普通话紧密相连,使得每一位华夏同胞在说普通话时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使其在国家建设和民族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二)学校
学校教育是汉语教育的主阵地。多数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是从学校开始的,学生的汉语知识和能力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教育获得的。在课堂教育中,他们仅是一个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获取汉语的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现阶段我国的母语教育只能称之为语文教学。所谓语文教学,是指教师把语言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是一门实用的工具课,而语文教育指则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人才,教师应“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民族精神的人文主义教育。这种在语文课堂上重语言技能而轻文化传承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国人母语水平下降,母语地位尴尬、传统文化被漠视的严重后果。对少数民族而言,汉语是第二语言,虽然在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处于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他们在学习汉语时也会遇到文化和心理上的障碍。相比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深入了解我国的文化知识。因此,在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必须实现从“语言工具说”向“语言文化说”的转变。只有在鲜活的语言生活中切实有效地把握语言体系,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造的责任,这也是语文教学与母语教育的共同目标,学校教育理应承担这一重任。
1.应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在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语言技能的训练虽然重要,但更应该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基础工具。它不仅是在校期间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走出校门、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语文教育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因素,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从基本的字、词、句、篇到语文能力、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透过汉语的表层形式揭示背后蕴含的汉族文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例如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等应穿插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对民族文化差异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及时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融入到汉语文化的语境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既学习汉语又学习汉文化的目的。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加以实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进一步完善汉语教材,优化教材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从“语言工具说”向“语言文化说”的转变,教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语文学科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要求我们必须突出母语和母语教材在国家生存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这一点,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三位先生在《关于母语教育的十点建议》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他们认为,应根据语文学科的规律,结合我国国情、汉语文教育传统和现代社会发展,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教材编写之中,充分体现语文鲜明的民族性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这一特殊属性。具体分为三点:
第一,母语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母语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始终秉持严谨而审慎的态度,选文既要有经典,又要与时代结合,能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成果,必须充分认识到优秀课文的示范作用和传承文明载体的地位。
第二,母语教材内容优化的基本原则。在科学合理地安排语言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文学鉴赏和文学熏陶,鲜明地反映国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充分显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三,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母语教材中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的表达技能与作品的文化含量是成正比的。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规范、生动的语言文字,才能成为陶冶情操、文化含量丰富的优秀范例,才能让学习者感受到文化之美并从中得到文化的熏陶。
(三)个人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每位华夏子孙的共同义务。身为中国人,如果仅能使用母语进行生活上的交流,却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并将之发扬光大,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因此,必须牢记“汉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热爱汉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远新.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J].满语研究, 1999,1:88-98.
[2]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关于母语教育的十点建议[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8:3-6.
[3]袁善来.广西平南县普通话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的分析与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6:25-29.
[4]王本华.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51-55.
[5]王莉,崔凤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语言认同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5:266-269.
[6]赵燕,谭晓云.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J].学园,2012,7:4-6.
[7]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47-48.
[8]高星斗,许文秀.中华母语教育的演进与历史的走向[J].滁州学院学报,2006,1:87-88.
[10]瞿继勇.湘西地区苗族语言态度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202-210.
[11]许多会.语言态度研究述评[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1:50-53.
[12]沈依青.语言态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1997(2):92-98.
[13]肖肃.西部开发与语言规划——重庆地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43-146.
作者简介:侯占香(197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