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阳县同品种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试验研究

2016-11-19韦兰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对比试验再生稻

韦兰新

摘要 为探索再生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方法及头季稻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在田阳县五村乡五村村早稻田开展了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再生稻的影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要实现头季稻产量9 750 kg/hm2,再生稻产量3 750 kg/hm2以上的产量目标,采用头季稻前氮后移施肥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头季稻氮肥后移的4种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3∶1(施用量分别为252、126、42 kg/hm2)的产量最高,达3 225.3 kg/hm2。

关键词 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比试验;广西田阳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022-02

田阳县是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县之一,以“稻—菜”“稻—稻—菜”种植模式为主,即种植一季水稻,再种植秋菜,或两造水稻再种冬菜,全县每年种植秋冬菜达4 000 hm2,是田阳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创新再生稻示范推广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田阳县再生稻生产发展,发挥再生稻在全县粮食增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高田阳县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结合项目工作实际,开展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比试验,以探讨再生稻头季稻前氮后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再生稻生产合理施肥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五村乡五村村某农户责任田,面积1 000 m2。试验田属潴育棕泥田,肥力中等以上。试验田排灌方便,旁边有条小河常年有水流过,可自由提灌,试验田所属的示范片建有水利渠道,水利基础设施完善。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具有分蘖力强、大穗重粒型、米质优的特性。秧苗有1~3个分蘖,秧苗粗壮,秧龄30 d,叶龄3.5~4.5叶。

头季稻播种期为3月28日,移栽期为4月27日,收割期为8月14日,全生育期为139 d。再生稻收割期为10月22日,生育期为69 d。

1.3 试验设计

头季稻设4种氮肥运筹方式处理[1-3],具体如表1所示。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除壮苗肥施用外,再生稻田间管理参照“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4-5]。

1.4 观测项目与验收

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观察记录。定期、定点观测分蘖动态,即头季稻插秧后5 d开始观测,立苗后每7 d进行一次苗情调查,直至收割;头季稻收割后前3 d每天观测再生芽情况,以后每5 d观测1次,直至收割。每个处理选具有代表性的定点10蔸,观测记载出苗速度。生育期记载播种期、移栽期、抽穗期、成熟期等。成熟收获前,每个处理均取3个点,每点数10蔸计有效穗数,再取平均值3蔸进行考种。收获时分别对每个处理进行全田单收、单晒,过称产量。

1.5 种植管理

1.5.1 育秧和移植。采用434孔大孔塑盘育秧,稀播匀播,用壮秧剂15包/hm2。结合“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工程,用种量由原来的12~15 kg/hm2增加到22.5 kg/hm2(秧田播种量225 kg/hm2),保证大田插足基本苗30万蔸/hm2以上。3月28日播种,4月27日移栽,秧龄30 d,移栽时叶龄为3.5~4.5叶。采用手插秧,行株距为30 cm×10 cm,每蔸2苗,插秧苗30万蔸/hm2(每个小区600蔸,即30蔸/m2)。

1.5.2 大田管理。具体如下:

(1)分厢栽培,节水灌溉。轻耕后起厢,每厢宽4.0 m,长5.0 m,在厢上起低垄,每厢插30行×20行,即每小区600蔸。小区四周起埂,用塑料薄膜隔开,以防肥水渗漏。浅水插秧,插时厢面有3.33 cm左右的水层。水分敏感的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施肥用药时保持浅水灌溉。5月28日为分蘖盛期,6月8日为分蘖高峰期,但由于5月21—27日和6月7—14日连降大雨,不能做到保持浅水分蘖,分蘖数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够苗露晒,湿润灌浆,干湿交替,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至成熟。其田间排布如图1所示。

(2)配方施肥,补施催芽肥。按照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插秧前2 d,即4月25日用云南普钙(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均匀撒施于大田作基肥,尿素按方案设计的4种氮肥运筹处理施用,即处理N0:294 kg/hm2,处理N1:252 kg/hm2,处理N2:210 kg/hm2,处理N3:168 kg/hm2。施作基肥后再犁耙。

插后1周,即5月3日进行追肥并拌合撒施本田除草剂15包/hm2。施氯化钾90 kg/hm2,尿素按方案设的4种氮肥运筹处理来施用,即4个处理均施尿素126 kg/hm2作分蘖肥。

倒4叶时6月6日(有穗分化开始前3 d)追促穗肥施氯化钾60 kg/hm2,尿素按方案设的4种氮肥运筹处理来施用,即处理N0:0,处理N1:42 kg/hm2,处理N2:84 kg/hm2,处理N3:126 kg/hm2。

头季稻齐穗后20 d,即7月24日施催芽肥,施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再生稻各处理的施肥量和施用时间一致,头季稻收割后6 d,即8月20日施壮苗肥尿素75 kg/hm2,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40 cm。

(3)防控病蟲,保护稻桩。针对水稻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积极做好预防及防治工作。主要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康宽、吡蚜酮、井冈霉素等进行防治。第1次用药时间在插后24 d,即5月21日用康宽45包/hm2、吡蚜酮45包/hm2进行第1次预防和防治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等;第2次防治时间为6月23日,结合预防和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用康宽60包/hm2、吡蚜酮60包/hm2加井冈霉素45包/hm2进行喷雾;第3次防治时间为7月6日,用井冈霉素60包/hm2加康宽60包/hm2、吡蚜酮60包/hm2进行喷雾,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4)追肥壮蘖,完熟收获。8月14日进行头季稻收割,头季稻成熟度在95%左右。收割时,尽量做到整齐一致、平割,留桩高度为40 cm左右,尽量不踩或少踩禾蔸,不让禽畜鼠害糟踏以确保苗数。

头季稻收割后及时灌水,于8月23日追施壮苗肥,施尿素75 kg/hm2。3个处理等同。促使再生苗整齐粗壮,施肥后保持湿润灌溉至抽穗。9月20日即幼穗即将破口抽穗时,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1 500 mg/hm2和尿素7.5 k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防止包颈,提高抽穗整齐度。抽穗扬花时,灌浅水养穗防寒。齐穗后即9月28日用磷酸二氢钾1.50~2.25 k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增强叶片活力、提高结实率。灌浆后,转为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养根保叶,促进后期光合产物生产与运转,成熟时落干田。

10月22日进行再生稻收割。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如表2所示,各处理间产量均偏低。究其原因:一是供试品种中浙优1号再生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头季稻播插时间偏迟,导致头季稻收割后遭遇降雨时间过长,因试验田所属五村乡为南部山区,早晚气温较河谷平原乡镇低,且2013年降温时间偏早,不利于再生稻早生快发;三是头季稻稻飞虱发生危害严重,虽控制了灾情,但稻桩的后续生命力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产量。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N1产量最高,实际产量为3 225.3 kg/hm2,即头季稻设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252、126、42 kg/hm2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最显著。

2.2 长势分析

如表3所示,對照处理(N0)为头季稻氮肥不后移,与其他处理的腋芽标出没有多大差别,说明头季稻氮肥后移不同的运筹处理间株高、苗数(苗/蔸)、叶龄差异不大。

2.3 虫害分析

2013年的再生稻生产,主要是头季稻发生稻飞虱较为严重,其他虫害主要有钻心虫(三化螟、二化螟)、卷叶螟等。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得出了头季稻氮肥后移的4种氮肥运筹方式,以处理N1:基肥∶分蘖肥∶穗肥=6∶3∶1的产量最高。头季稻氮肥后移要获得高产量须对基肥、分蘖肥、穗肥进行合理安排,才可避免因早施、多施对再生稻生长所需N素的影响,为再生稻取得高产量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

[1] 田阳县农业局.田阳县耕地地力评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黄尚宁.超级稻垄栽稀植密度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12.

[3]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5(3):243-248.

[4] 任天举,蒋志成,王培华,等.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6(4):613-617.

[5] 刘国华,邓化冰,陈立云,等.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J].杂交水稻,2002(1):45-47.

猜你喜欢

对比试验再生稻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永川区再生稻种植效益及优劣分析
再生稻生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分析
CORE—DS型白光测量机对某叶片的测量与对比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