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有效的历史课堂

2016-11-19赵真刚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历史构建

赵真刚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构建有效的课堂,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历史教师面对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以生文本、学以致用等方面简单阐述了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构建;效率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一堂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授要富有指导性,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也应做到简明、高效,课堂评价要具有实效性。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如下的问题:一方面,历史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在初中学科中作为“副科”来设置,导致家长、学生,甚至历史科任老师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课余时间不鼓励学生学历史,甚至认为学生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是在看闲书,浪费时间,而应把时间更多地分配到“主科”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历史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会涉及到许多年代、人物、地点、事件、原因……纷繁复杂,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导致许多学生在历史课上出现畏难情绪。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增强历史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地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纸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何时发明的?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3.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4.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的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听课时才不会分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以生为本,适时点拨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为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应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的能动性,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有序地进行。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点拨,使之触类旁通,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润滑剂。适时地点拨能使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三条线:时间、人物、事件。抓住这三条线进行教学才能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条理清晰,直观形象,易学易掌握。

例如,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中,先让学生了解三个时间:1917年3月、1917年11月7日、1918年3月;两个事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一个人物:列宁。然后再围绕背景、过程、结果、作用、意义等让学生自主分析,该课的内容就不难掌握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就如同站在了巨人肩上,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学以致用,及时检测

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冷战”与“热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几道课堂检测题:1.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国家是();2.标志着美苏冷战政策开始的事件是();3.马歇尔计划是希望通过()手段控制西欧;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还要明确教学目标,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探究的主人,精心选择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历史构建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